南海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如何走好华山一条道
南海将纵深推进试点工作落地落实,加快推动﹃百千万工程﹄起势成势

■现场会上,钩机出动拆除旧厂房。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黄永程摄

在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南海乘势而上,画出新蓝图。
12月11日上午,南海区召开以“雄师领航全域整治万众奔赴活力南海”为主题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现场会。这是继高规格召开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暨深化基层治理现场会后,南海召开的又一场大会。这场大会鲜明地表达了南海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抓手,加快推进“百千万工程”的奋斗姿态。
千钧将一羽,轻重在平衡。在省、市全力实施“百千万工程”的背景下,南海如何贯彻落实“百千万工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将迎来怎样的发展机遇?推进高水平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南海又将如何发力?
南海区委书记顾耀辉强调,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南海必须要走且必须走好的“华山一条道”。南海将以破釜沉舟的决心、逢山开路的闯劲,纵深推进试点工作落地落实,加快推动“百千万工程”起势成势,为佛山建设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示范市贡献更大力量!
“全域整治”成效显著
有效重塑城乡区域发展新格局
2021年11月23日,南海高规格召开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攻坚誓师大会,打响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第一炮”。
这是南海近年来规模最大的一场“空间革命”,是对过去“碎散乱”土地空间的一次重塑,也是南海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的“题眼”。
从南海打响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攻坚战算起,“全域整治”已经在南海推进了两年。来自各界的评价、讨论,也此起彼伏地持续了两年。“全域整治”能否成为南海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变量,一直是各方关注的焦点。
两年来,“全域整治”的成效体现在哪?
会上,顾耀辉以一组数据说明南海“全域整治”成效——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南海招商形势总体较好,去年项目签约总额突破1000亿元,今年前11个月达到1064.73亿元,新签约招商项目开工率达62.5%。
可见,南海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对原有的发展模式进行重塑,对产城空间进行再造,对高质量发展逻辑进行重构。
目前,南海共整理产业用地超1000公顷(超1.5万亩),今年以来供应了产业用地约416.33公顷(6245亩)、商住用地63公顷(945亩),成交金额226亿元,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土地保障。
如果说两年前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大幕拉开时,南海点燃了“凤凰涅槃”的决心,那么行舟至今,经历730多个日夜的探索创新,南海坚定了“行稳致远”的信心。
如今,南海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大势已成、成效明显,正在重塑城乡发展格局。进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后半场”,南海又将如何破题?
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在部署全省高质量发展头号工程——“百千万工程”时强调,要扎实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形成农田连片、产业集聚、生态优美的土地保护利用格局。
对于村、镇分布广泛的南海而言,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成为推进“百千万工程”的重要举措:村集体的建设用地,可实现从“资产”到“资本”的转化;村集体的土地资源,可成为撬动制造业在乡村的发展动力。
顾耀辉强调,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作为南海落实“百千万工程”最有力的抓手,进一步优化“地券”“房券”“绿券”制度,持续推动农业、生态、城镇、产业四大空间合理分区、连片集聚,重塑城乡区域发展新格局。
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南海正在走出土地碎片化困扰产业发展空间困境;南海通过建设“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不断拓展承载空间;南海实施“百千万工程”,强镇兴村有了空间底气。
发布六项新措施
完善政策体系解决土地难题
沿着省、市制定的“百千万工程”路线图,南海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助力“百千万工程”的战鼓擂响,如何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南海路径,考验的是南海扬长补短、全面协调的能力。
此次现场会上,南海发布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专项规划、耕地集中整治区划定、农业产保区和现代农业集聚区划定、房券、村改扶持资金管理、规范执法等六项新措施完善政策体系,针对性地解决各类土地难题,让土地资源禀赋突围“出圈”。
其中,南海推出耕地集中区划定成果,划定约8886.67公顷(13.33万亩)耕地集中整治区,其中新增耕地潜力约3426.67公顷(5.14万亩),计划五年内实施耕地集中整治区范围内新增耕地潜力约1333.33公顷(2万亩),明确耕地集中整治区动态调整规则、管控规则、管控手段及区外管制要求。
南海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区整治办主任徐永强表示,南海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联合执法队伍将不忘初心,一往无前,继续以冲天干劲推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扎实推进“百千万工程”、建设现代化活力新南海逐梦奔赴!
南海的举措还不止这些——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南海支行、南海农商银行等5家银行现场与8家企业进行合作项目签约,释放重视创新、支持改革的强烈信号!
再往前看,今年7月,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佛山市支行与南海区人民政府达成全面合作框架协议,推出300亿元融资额度。9月,全省首笔农发行全域项目落地南海,融资金额1亿元。现场会上,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南海支行向狮山镇融资授信5.4亿元。授信不断加码的背后,意味着南海的探索获得认可,授信就像一场“及时雨”。
南海区区长王勇表示:“只要政策有空间,南海就敢探索;只要实践有需要,南海就敢调整;只要镇街村居干得好,区政府一定承诺说到做到。”
开局起势见精神。在顾耀辉看来,把“百千万工程”典型镇村创建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结合起来,要从区、镇、村“三个层面”发力。在区的层面,推动项目、资金、用地指标等向平台倾斜,把“七湖三湾一站一园”12个重点平台打造成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主战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主引擎和展示南海形象的主窗口;在镇的层面,落实“冲高”“强中”“削低”计划,巩固狮山千亿镇“领头羊”地位,“一镇一策”支持桂城、大沥加速挺进千亿镇,因镇制宜支持里水做强中心镇,加大力度支持九江、西樵、丹灶实现后发赶超、异军突起;在村的层面,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契机,改变土地利用方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在引导集体经济加快公司化发展、成立投资基金等举措的基础上,大胆探索“分润模式”,推动村集体与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
坚定目标,乘势而上。今日之南海,又何尝不是如此?翻开南海地图,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助力“百千万工程”的探索,正在打开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全域整治”迈向新阶段
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贯彻落实广东省委“百千万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抓手,是推动耕地保护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重要途径,也是佛山市推进以市级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的重要基石。
目前,全省现有的42个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均在有序推进中,累计安排了1059个子项目,总投资1354亿元,其中就包括南海的85个子项目。
“当前,自然资源部关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推进态度已由‘稳慎’转向‘加速’,一系列支持政策正在加快出台,我省的政策保障、规划响应、资金支持等各种有利条件也正加速集聚。”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屈家树直言,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正迈向一个崭新的阶段,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作为佛山的土地改革排头兵,南海一直承担着全国土地改革试验田的角色,南海经验对全市、大湾区甚至全省而言,都具有非常高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百舸争流,不进则退。于南海而言,全域土地综合改革之重,无以复加。
佛山市委常委、副市长刘杰要求南海,要以全面推进自然资源高水平保护高效率利用为目标,学习先进地区经验,积极探索出具有南海特色、可复制、可推广至全市乃至全省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模式,将各项分散的工作任务串珠成链,实现1+1>2的工作效果。
创业不易,守业亦然。站在新的起点上,南海要站在更高的政治角度、更远的时间宽度来审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这项工作,从高速推动变为高质量推动阶段。在这样的变化中,创新打法,逐渐转变思路显得尤为重要。
如何抓好“创新”“高质量”两个关键词?这场开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一线的现场会,如“及时雨”般为南海指明了方向。
一方面,南海要坚持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引领,结合专项规划和耕地集中整治区,思考未来一年甚至五年、十年间计划形成的空间格局。另一方面,要把握良机,精准发力,大胆探索突破政策瓶颈,解决制约发展的历史问题,进一步释放政策红利,加快形成一批具有突破性、牵引性和示范性的政策创新成果,形成南海的新改革品牌。
在具体实施路径上,屈家树建议,南海要在试点项目基础上,乘势而上,算好平衡账、长远账,从调查评估、制定计划、编报方案、组织实施、组织验收、监测管护、绩效考评七个步骤,科学谋划、着力推进项目的策划生成和实施管理。要持续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格局,促进城乡土地资源有序有效流动和高效集约配置,激发县镇村发展活力。要在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六大行动”和生态修复项目上,力求点上做靓、线上做精、面上做厚,为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广东样板做出南海贡献。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则未来可期。
“广东是高质量发展的领头羊和火车头,要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南海作为多项重要工作的试点,也要在新的征程、在‘再造一个新广东’的任务中走在前列。”屈家树说,我们对南海未来的新进展、新成绩拭目以待,希望南海奋楫扬帆,积极探索出一套切实可行、有效实用的方案。
自古华山一条道,艰难是它,登顶也是它。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南海必须要走且必须走好的‘华山一条道’。”顾耀辉在会上郑重表态,南海将以破釜沉舟的决心、逢山开路的闯劲,纵深推进试点工作落地落实,加快推动“百千万工程”起势成势,为佛山建设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示范市贡献更大力量。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黄婷戴欢婷柯凌娜通讯员孔娅唐可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