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3年11月15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 习近平离京赴美国举行中美元首会晤同时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 习近平向 2023两岸企业家峰会10周年年会致贺信
    • 南海再添一张“国字号”名片
    • 让终身学习成为市民的生活方式
    • 南海掀起“举匠”热申报截至11月20日
    • 居“高”思危筑牢高层建筑防火墙
    • p39

    第A02版:经济

    • “南海智造”进博会觅商机
    • 搭平台育队伍 里水好物“双 11”劲销
    • 分享企业出海经验助南企打开销路
    • 13家企业达成融资合作意向超2亿元

    第A03版:要闻

    • 农业发展规模化特色农产品高端化

    第A04版:要闻

    • 4年建成高铁站 建设模式开创全国先河
    • 关于在西樵镇文德路西樵中心小学路段实施交通管制措施的通告

    第A05版:要闻

    • 居高思危 筑牢高层建筑“防火墙”

    第A06版:要闻

    • 赠品遇质量问题可向服务者索赔
    • 走进企业体验 支招旅游资源优化
    • 以爱聚力! 3000多名师生将扬长出彩
    • “舞”力全开! 600余名舞者大显身手
    • p39

    第A07版:健康

    • 刀过无痕 用心呵护“她健康”
    • 关于糖尿病你需要了解这些知识

    第A08版:天下

    • 民营经济发展韧性持续显现
    • 禅规公示2023-1S454号佛山瑞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鹏瑞三龙湾壹号广场项目9#住宅楼,14#-17#、21#-24#商业楼,裙楼及地下室建设项目调整批前公示
  • 数字报首页
下一篇

A04:要闻

4年建成高铁站 建设模式开创全国先河

佛山西站率先采用“下进下出、路地合建”建设模式,向全国展示“佛山速度”

2023年11月15日

    ■佛山西站是粤港澳大湾区西部交通主枢纽。

    ■佛山西站采用合建的方式加快施工进度。

    开栏语

    10年,在历史长河中不算长,但却足够写出传奇故事。10年前的今日,随着一根巨型铁桩打下,佛山西站建设大幕开启,佛山迈进高铁时代。

    10年间,佛山西站片区逐步发展成为粤港澳大湾区轨道交通最密集的区域之一,佛山西站枢纽新城乘势崛起,吸引了腾讯、科创云智汇、石门外国语学校等落户,树起了深圳科技园佛山科创园这一佛深合作标杆……

    佛山西站这十年,包含着各方的智慧和汗水,是一部值得铭记的奋斗史。今起,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和佛山西站建设局联合策划推出“佛山西站这十年”系列报道,回顾佛山西站的建设历程。敬请垂注!

    2013年11月15日,对佛山人而言,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随着一根钻孔灌注桩打进土地,佛山西站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吹响了嘹亮的号角。

    佛山西站的建设,包含着各方的智慧和汗水,可谓一部奋斗史,在佛山发展历程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亲眼看着佛山西站综合交通枢纽打下第一根桩时,我心情十分激动,同时又感觉肩上的担子非常重。”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佛山西站相关工程总承包项目部经理刘爱军回忆道。

    从一根钻孔灌注桩到6.8万平方米,从一片平地到建成我国最大的下进下出线下式高铁站,佛山西站用了不到4年的时间,便向全国展示出敢拼敢干的“佛山速度”,成为了我国综合交通枢纽采用“下进下出、路地合建”(路地指铁路和地方政府)建设模式的典范。

    多番规划 西站蓝图“破土而出”

    从原来的规划4个站台11条股道,到最后调整为10站台23股道,佛山西站被赋予了更重要的使命。

    高铁,于城市而言,既是交通大动脉,又是经济大动脉,引领着城市、经济高速发展。有了佛山西站,佛山经济的发展也如坐上高铁,走得更远更快。

    谈起佛山西站综合交通枢纽的诞生,刘爱军颇为感慨,他讲起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往事:“其实,在佛山西站规划之初,它的定位只是作为贵广铁路上的途经站,仅设有4个站台11条股道,站房建筑面积约5000平方米。”这一建设规模是什么概念?当时武广铁路韶关站站房的面积是1.5万平方米,清远站站房的面积是1万平方米。可以说,佛山西站最开始的规划定位与佛山在广东省的社会经济地位极不相符。

    随着国家高铁战略发展,佛山西站也逐渐成为政府与社会关注的热点。佛山市、南海区两级政府向铁道部、广东省政府提出扩大车站规模、重新审视佛山西站在华南地区定位的诉求,提出将佛山西站调整为广州地区铁路主枢纽站,与广州南、广州东、广州站处于同一级别。

    在铁道部、广东省、佛山市多方共同努力促进下,佛山西站建设规模调整为10站台23股道,站房面积6.8万平方米,为我国最大的下进下出线下式高铁站,也是一个功能完善、换乘便捷,集多种交通方式于一体的大型综合客运交通枢纽,成为我国铁路改制后最先试点建设的新型城市综合体车站。

    “佛山西站规划敲定的消息一出来,大家都很高兴和期待。当时贵广地区许多城市都已开通了高铁,唯独空缺了佛山这一块。佛山西站一旦建成开通,粤桂黔整条线路都将打通脉络。”佛山市南海区佛山西站投资建设有限公司总经理林海佳说。

    纵观那时的广佛高铁线路布局,北有广州站、南有广州南站、东有广州东站,唯独缺少了西部的交通枢纽。在综合考虑地理位置、建设难度和发展方向等因素后,佛山西站最终选址南海区狮山镇。

    匠心设计 打造交通枢纽新典范

    设计团队奔赴全国多地“取经”后,再经多方研究讨论,佛山西站超前谋划布局,打造下进下出线下式高铁站。

    规划既已敲定,佛山西站马上迎来项目落地建设的问题。建设一座高铁站,其工作涉及面广,征拆量非常大,投入资金多,工期长,且牵涉到工程设计、拆迁、施工组织配合、综合开发运营、维护、管理等多方面工作。

    如何以超前的眼光谋划布局,如何统筹协调确保顺利推进各项工作,考验着决策者、建设者、管理者的智慧。

    为保障佛山西站的顺利建成,佛山西站建设管理局、佛山西站投资建设有限公司、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佛山西站相关工程总承包项目部等单位相继成立。佛山西站的工地上,人员兵强马壮,建设热火朝天。

    面对6.8万平方米的建筑体量,佛山西站的蓝图应该如何设计?这一难题落到了刘爱军所在的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佛山西站相关工程总承包项目部团队肩上。

    “设计一座高铁站,需要考虑的因素非常多。就佛山西站这一地块而言,就需要兼顾到机场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地下交通线路的提前布局等各种复杂的问题。”刘爱军说。为了做好佛山西站设计图,他与团队先后去了全国多地调研考察,学习其他城市高铁站设计的优秀经验。

    经过多番调研考察和多方研究讨论后,佛山西站最终确定采用下进下出线下式火车站的设计方案。由于高铁是通过高架进出站的,这种设计在节约站房位置的同时,还可以利用桥梁下空间建设运营停车场及其他配套设施,所以能最大程度发挥土地的利用效率,也不会对佛山西站片区造成物理分割。

    “佛山西站的设计精妙之处,就在于其站点是呈立体式的,不是平面的,不仅可以节约用地,还能实现旅客的无缝接驳,旅客下车后在站内就能快速换乘其他交通工具。”林海佳说。

    如今的佛山西站,除了能够乘坐高铁外,还引入了包括佛山地铁3号线、4号线、广佛环线等轨道交通在内的2条高铁、3条轨道和3条城际线,这都得益于佛山西站在设计之初的超前谋划布局。

    交叉建设 争分夺秒保开通运营

    多部门、多工作人员相互调配合作,顶峰时期现场施工人员多达2000人,合建的方式让佛山西站建设进度大大加快。

    经过多番规划设计,2013年11月15日,佛山西站主站房打下第一根桩,为主站房58号墩桩基。这第一根桩的背后承载了很多艰辛和汗水。

    为了能让贵广、南广铁路尽快打通,当时广东省政府给佛山西站下达了重要任务:2014年底完成贵广、南广正线工程,2015年6月完成佛肇城际正线工程,2017年6月底佛山西站建成投入使用。围绕这三个时间节点,佛山西站建设紧锣密鼓地全速推进。

    如何保质保量完成佛山西站建设的各项工作?探索、创新是关键。

    “当时建设高铁站的方案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分建,一种是合建。因为上级下达的任务时间非常紧,我们决定采用合建的方式,创新性地边征边拆边建,铁路、基站、公交站场等同时交叉施工。”刘爱军说。

    交叉施工建设高铁站,这绝非一件易事,不仅需要多部门、多工作人员相互调配合作,还要考虑施工安全、雨季汛期等多种综合因素。刘铁军回忆,当时为了争抢开通时间,路地各部门协商一致,各施工建设单位加大投入,把满堂脚手架施工工艺改为贝雷梁施工工艺,利用贝雷梁在上面修桥铺路,在下面修建地下空间、停车场和公交站场。施工顶峰时期,现场施工人员多达2000人,投入大型机械设备100多台,密密麻麻地铺满整个工地,灯火通明、昼夜赶工。

    “在这种复杂的施工建设环境下,佛山西站建设管理局在土地征拆、技术方案协调、施工组织协调和施工验收等一系列关键事情上,起到了很大的统筹协调作用。”刘爱军说,2015年高铁运行后,由于存在“天窗时间”施工、广东超长雨季汛期等因素,佛山西站的施工建设又增加了不小的难度。

    正因施工建设难度巨大,佛山西站综合交通枢纽也成为了全国高铁建设的新样板。在佛山西站施工建设期间,就曾有众多来自其他省市的政府单位、建设单位前来考察调研,“下进下出、路地合建”的建设模式为其他城市同类型的高铁站施工建设输出了宝贵的参考经验。

    在所有建设单位和工作人员的齐心协力下,2017年6月,佛山西站就具备了通车条件。2017年8月18日,历时4年建设的佛山西站正式开通运营。“佛山西站顺利开出第一趟高铁列车的时候,我顿时感觉心里落下一块大石头。但同时我也明白,这是佛山西站建设的一个重要节点,更是一个新的起点。”刘爱军说。

    近年来,佛山西站的高铁线路不断增加,地铁、城际线逐一打通,站场运营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佛山西站枢纽新城建设全面启动,深圳科技园佛山科创园、腾讯工业互联网粤港澳大湾区基地、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南海学校、石门外国语学校等重点项目逐一签约落户。佛山西站正在新的征程上,续写新的发展篇章。

    策划/关帅屏区智颖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关帅屏叶绮晴通讯员区智颖图片由通讯员提供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