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3年11月15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 习近平离京赴美国举行中美元首会晤同时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 习近平向 2023两岸企业家峰会10周年年会致贺信
    • 南海再添一张“国字号”名片
    • 让终身学习成为市民的生活方式
    • 南海掀起“举匠”热申报截至11月20日
    • 居“高”思危筑牢高层建筑防火墙
    • p39

    第A02版:经济

    • “南海智造”进博会觅商机
    • 搭平台育队伍 里水好物“双 11”劲销
    • 分享企业出海经验助南企打开销路
    • 13家企业达成融资合作意向超2亿元

    第A03版:要闻

    • 农业发展规模化特色农产品高端化

    第A04版:要闻

    • 4年建成高铁站 建设模式开创全国先河
    • 关于在西樵镇文德路西樵中心小学路段实施交通管制措施的通告

    第A05版:要闻

    • 居高思危 筑牢高层建筑“防火墙”

    第A06版:要闻

    • 赠品遇质量问题可向服务者索赔
    • 走进企业体验 支招旅游资源优化
    • 以爱聚力! 3000多名师生将扬长出彩
    • “舞”力全开! 600余名舞者大显身手
    • p39

    第A07版:健康

    • 刀过无痕 用心呵护“她健康”
    • 关于糖尿病你需要了解这些知识

    第A08版:天下

    • 民营经济发展韧性持续显现
    • 禅规公示2023-1S454号佛山瑞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鹏瑞三龙湾壹号广场项目9#住宅楼,14#-17#、21#-24#商业楼,裙楼及地下室建设项目调整批前公示
  • 数字报首页

A03:要闻

农业发展规模化特色农产品高端化

里水大胆探索实践,推动现代农业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2023年11月15日

    ■千亩鱼塘美丽渔场。佛山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刘勇斌摄

    ■鸿景现代农业产业园中的大豆成熟了,学生进园开展实践活动。

    ■里水盛产蝴蝶兰。

    ■南海花博园里的锦鲤养殖场

    在刚刚过去的周末,里水华穗耘谷现代农业产业园迎来丰收,游客们走进千亩连片的金黄美丽稻田,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这片千亩耕地,见证了里水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接二连三”推动产业融合的发展轨迹,也是里水推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成果之一。

    在里水,一个个千亩现代农业项目、一批批供不应求的农产品,都是农业转型升级结下的“硕果”。拥有约5066.67公顷(7.6万亩)农用地的里水,经过多年探索,走出了一条现代农业规模化、高端化、品牌化、标准化的发展之路。一起看看里水现代农业从量变到质变的探索实践。

    以连片集约为抓手规模化农业增效益

    迎来丰收季的华穗耘谷现代农业产业园,集约了里水镇小布村、汤村村约106.67公顷(1600亩)农用地,是南海区首个社会资本投资参与耕地保护和耕地恢复建设项目。该片区农用地之前以种植传统花卉为主,土地利用呈现碎片化、零散化特征,部分土地甚至出现撂荒的情况,经济效益较低。

    该项目推动农田实现连片整治、连片开发,不仅有效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还打造成为农业科学研究、农业科普、农业旅游服务等特色功能区,推动里水现代农业“接二连三”发展,从根本上提高村民收入和土地价值。

    距离该产业园不远的万顷园艺世界内,“九玖兰业”种植大棚从原来的几百平方米扩大到如今的一万多平方米,年产值从最初的20多万元增加到1500万元,同样见证了里水现代农业发展壮大。

    华穗耘谷、万顷园艺世界、梦里水乡百花园、南海花卉博览园、宏岗梦里花田等现代农业项目均达千亩以上。吸引种植户选择里水,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农田高效集约问题。

    近年来,里水探索出“土地整治+农用地整理”和“土地整治+高效现代农业”模式,大力推动农田连片集约和精准招商,实现农业产业规模化、园区化、工业化发展。

    近两年来,里水成功集约农用地约746.67公顷(11200亩),且全部招商成功,为现代农业项目进驻开拓了新空间,成功引入了大峰水产、鸿景农业、广东蔬源、灏岚农业、生升农业、华穗农业、智旭农业等14个现代农业产业项目。今年9月,贤鲁岛自然农国项目、众米·乐谷项目、同心田园综合体项目三大现代农旅项目签约落户里水,总占地面积约66.67公顷(约1000亩),将为里水带动百万人次客流量,助力打造农业旅游新生态。

    今年10月刚通过“塘改”验收的千亩鱼塘美丽渔场项目,总占地面积约66.67公顷(约1000亩),首批投放的鳗鱼将在明年年初上市,这里将打造千亩连片的鳗鱼、淡水鱼培育养殖基地,集鳗鱼与淡水鱼优质种苗培育、高产鳗鱼与淡水鱼养殖、工厂化养殖、冷链预制菜加工于一体的淡水鱼全产业链的现代化农业养殖与加工基地。项目投用后预计每年可产出875万公斤鳗鱼、淡水鱼,预计产值2.6亿元。

    该项目投资者广东大峰水产集团董事长周添雄认为,里水不仅有优良的自然环境、水资源,而且现代农业集约化发展较突出,推动农产品实现高质量、标准化生产,经济效益好。

    值得一提的是,该集团还在里水得胜村租用了千亩农田,规划打造集“种苗培育选育、种植、销售、研学、科创及休闲文化观光旅游”一体的省级蝴蝶兰现代农业示范园、省级农业生态创新引领区,定位为规模集聚化、现代化、精细管理化的蝴蝶兰专业综合产业园。

    顶级“才智”加持特色农产品高端化

    优质的生态环境、连片集约的良田,吸引了一批批农业技术人才、高端农业公司进驻,为里水现代农业从规模化走向现代化、高端化注入“活水”,推动里水现代农业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今年,南海区发布《南海区种业+发展规划(2022-2031年)》,将聚焦“种业+”六大重点任务,提升种业发展水平;打好六套组合拳,壮大南海区种业发展实力。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近年来,里水现代农业不仅招“大商”,更讲究招“智商”,通过高端项目引入现代化农业技术,以“种业”为突破口抢抓市场空白,重点围绕“种业+水产”“种业+花卉”“种业+粮食”“种业+功能性食品”“种业+乡村振兴(农文旅)”5个方面发力,着力在水产、花卉、粮食方面做大做强。

    其中,在“种业+粮食”方面,里水引入了鸿景现代农业产业园、华穗耘谷现代农业产业园和蔬源农产品种植基地,合共面积约159.87公顷(2398亩),有效保障了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

    在贤鲁岛上,由鸿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的鸿景现代农业产业园内种植了22公顷(330亩)的黄豆,以华夏21和华夏24两个型号为主,目前正迎来收获季。

    进驻里水一年多的鸿景农业,依托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广东分中心主任年海教授及其团队、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广东分中心、广州国家农业科创中心、广东省大豆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目前已获得发明和实用型专利3个,合作审定新品种7个,其中国审品种3个,还有10多个品种在参加各级区域试验。鸿景农业还计划引进国内外一流的现代生物种业团队,并与国际化大公司合作,用企业资本化思维和园区化思维打造生物种业平台,打造育繁推一体化的高科技种业公司。

    在完成保障粮食种植供应和种业发展的前提下,里水将农业重心向高附加值方向招商和发展,近年来引入了智昊设施蓝莓种植项目、智旭设施蓝莓种植项目、灏岚设施蓝莓种植项目等高附加值农业项目。

    今年供不应求的里水蓝莓,就产自里水灏岚农业蓝莓种植产业园,是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陈日远教授团队科研成果,不仅品种优良,还错峰上市,避开了传统及进口蓝莓市场竞争,填补市场空白。以连片集约发展为基础,以“种业”开发为核心竞争力,里水推动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助力农产品高端化。

    品牌化+标准化为现代农业发展插上“翅膀”

    经过多年探索升级,里水成功打造特色农业产业集群,从北到南分布着万顷园艺世界、梦里水乡百花园、梦里花田、南海花卉博览园等千亩特色农业园区,形成了依托佛山一环交通便利的花卉园艺现代农业产业带,整合成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南海区花卉园艺现代农业产业园。

    在这片沃土上,由年产销1100多万枝的百合花、种植面积超200公顷(3000亩)的三角梅、产销占全国四分之一的蝴蝶兰、年销售量达300万尾的观赏鱼构成的“三花一鱼”,成为里水响当当的现代农业名片。

    今年7月,央视两次关注里水现代农业,第一次是7月6日央视财经频道《天下财经》栏目聚焦里水锦鲤养殖、销售、转型升级走向全球;第二次是7月26日央视财经频道《正点财经》栏目报道,有客商在万顷园艺世界原计划采购3000多株蝴蝶兰,但最终只抢到了1000株左右。从锦鲤“卖全球”,到蝴蝶兰“抢不到”,足以体现市场对里水高端农业的认可。

    农产品声名远播,并不是里水现代农业发展的终点。里水更看重未来的发展,

    积极发挥农业优势,持续探索农产

    品生产标准化,当前已完成蝴蝶兰、蓝莓、灶岗番薯等农产品的种植规程,并制定相关农产品品种的种养标准,在里水全镇范围内推动特色农产品生产模式标准化、专业化。

    以即将在年底上市的“双皮黄”灶岗番薯为例,该品种在里水灶岗村已有30年种植历史,其粉糯香甜的口感深受消费者喜爱。然而,每到年底丰收季,市场上会出现很多“山寨”产品,扰乱市场且损害消费者权益。为了保证灶岗番薯的品质,里水于2021年启动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好“里水灶岗番薯”这个里水特色农产品。同时,更加严格规范“里水灶岗番薯”的种植标准,在周边地区发掘更多适合种植的农地,引导更多种植户进行种植,让种植“里水灶岗番薯”成为里水的特色农业产业。

    当前,“里水蝴蝶兰”“里水香水百合”“里水灶岗番薯”“里水锦鲤”已入选南海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储备库,未来将拥有灶岗番薯、里水锦鲤、里水蝴蝶兰、棠溪甘蔗、里水大豆等9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认证。

    值得一提的是,里水还积极探索制定绿色农产品评定机制,引导里水农产品向健康绿色靠拢,鼓励里水农企争先创优,形成独有的“里水牌”农产品标识,更全面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努力将里水健康绿色食品品牌推向更广。

    里水大力推动农产品标准化,既体现了政府的社会责任感,更表明了里水发展现代农业的决心与信心,必将为农业农村农民谋得更多更大的发展机遇,这正是里水推动“百千万工程”的生动实践。

    文/图佛山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欧林菊

    通讯员邓伟芬徐沛然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