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聚力 人人都能成为“慈善家”
西樵构建丰富多元的慈善体系,为基层治理注入慈善力量
■在大仙诞集市上,市民举起手机扫描“樵善捐”二维码捐款。
■樵园社区举办“创熟”邻里节,与共建单位开展“慈善”夜集市。
■8个村(社区)加入西樵镇村(居)慈善基金。
人人可参与,处处可慈善。8月9日,西樵镇又有8个村(社区)加入西樵镇村(居)慈善基金。这是西樵镇持续深化“慈善+”模式的生动实践,通过构建更完善、更系统、更丰富多元的慈善体系,不断激发社会活力,为基层治理注入新的创新元素。
近年来,“慈善+”逐渐成为西樵镇推动社区发展的重要抓手,以其独特的优势,激发了社区内在的活力,吸引并整合社区正能量,为社区治理提供新动力。
精准满足需求
设立村(居)慈善基金
各式美食,生活用品,学习文具……8月4日晚,樵园社区携手17个共建单位,在听音湖畔举行“慈善”夜市集。现场不少市民驻足参与,为慈善出一份力量。
2022年12月,西樵镇村(居)慈善基金启动,以点面结合、镇村联动的形式,搭建政社、政企、政府部门之间合作平台,激活群众内在慈善因子,发挥主人翁的态度。截至目前,共有22个村(社区)积极响应设立慈善基金。
7月起,樵华社区幸福院如火如荼地建设起来。为发展社区养老服务,提升长者服务水平,樵华社区大力推进社区幸福院建设,不少热心市民和商家慷慨解囊,积极参与,善心之举延伸到社区治理方方面面。
据了解,西樵镇村(居)慈善基金用途广泛,包括但不限于支持本村(社区)公益慈善项目,发展培育社区自治组织,支持社区教科文卫、扶贫济困等帮扶服务,资助或开展人居环境整治、乡村振兴等公益项目,以小投入激发大活力、小资金撬动大服务,及时解决村(社区)“小急难”问题。
这一新颖的举措,突破了传统的分散慈善管理模式。通过统筹管理,村(居)慈善基金更高效地调配资源,精准满足社会需求,避免了重复投入和资源浪费,确保慈善资金在更广泛的领域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构建更和谐、融洽的社区关系。
人人可参与
慈善是一种生活方式
慈善不以钱财论英雄,只要有心,人人皆为慈善家。2023年初,西樵慈善会联合南海区慈善会发起西樵镇“樵善捐”公益活动,通过“线上捐”“小额捐”的方式,让更多市民参与到慈善事业中。
过去,“慈善就是捐钱”是很多人对慈善的刻板印象,为打破这个思维定势,西樵慈善会以“让慈善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为主题,探索“慈善+”模式,创新宣传方式,设立慈善摊位,以贴地务实的慈善活动激发市民的慈善热情,号召市民为西樵慈善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今年6月,在西樵大仙诞非遗民俗活动中,西樵慈善会以“至善暖樵”主题方阵亮相巡游队伍。队伍行进所到之处,不少市民用手机扫描“樵善捐”二维码,献出一份爱心,凝聚起乐善好施、至善西樵的社会正能量。
在大仙诞集市上,西樵慈善会设置义卖摊位,书画作品、传统竹编、文具日用品等义卖物品琳琅满目。“既能买到心头好,也能帮助有需要的人群,非常有意义。”太平社区居民陈虹毫不犹豫买了一个小竹筒。
听音湖畔“人才夜市”、樵湖夜色晚8点活动、西樵镇“半山扒龙船”锦龙盛会……西樵慈善会以“慈善+文化”模式,设置相关慈善义卖摊位,鼓励群众为公益活动献爱心,“让慈善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据了解,“樵善捐”公益活动主要支持开展扶贫、济困、扶老、救孤、恤病、助残、救灾等慈善救助、综合帮扶服务;促进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发展;资助西樵镇结对帮扶项目等方面。截至6月底,“樵善捐”公益活动吸引超2000人次参与,筹得善款超9万元。
汇聚正能量
花甲老人坚持捐资助学
在樵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每年总能看到温情的一幕:一位戴着特制眼镜,手杵拐杖,攥着数张百元大钞的花甲老人,用微颤的手把钱放进捐款箱。他是热心公益事业的陈日平。小时候,陈日平失去双亲,在儿教院的收养下长大。他常怀感恩之心,十分关注公益事业。为支持樵泰社区贫苦学子继续学业,老人家捐出善款,助力学生圆上学梦,用知识改变命运。
今年6月初,樵泰社区居民刘先生受儿子嘱托,捐赠1500元资助有困难的大学生。“孩子读大学时曾得到过社会人士的热心帮助,如今毕业了,希望自己也能帮助他人。”刘先生感慨地说。这样温暖的善举不断在西樵汇聚。
此外,西樵慈善会积极打造“慈善+教育”模式,汇聚慈善和教育力量。今年3月,西樵镇通过西樵慈善会设立“樵山教育发展基金”,旨在搭建奉献爱心、捐资助学的平台,用于西樵镇奖教奖学、助学救助等各项教育发展事业,彰显崇文重教精神,进一步促进西樵教育高质量发展。自发动募捐工作以来,“樵山教育发展基金”得到乡贤、企业家、爱心人士的广泛支持。
回眸西樵镇慈善会探索的“慈善+”之路,这是一个脚踏实地,坚定前行的过程。“慈善+”模式以其独特的魅力,让每一个人都能成为“慈善家”,让每一份力量都能为基层治理增添新的色彩。
文/图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何泳谊通讯员徐佩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