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干争先须明确“八个不能”
上接A01版
传统产业并不代表低端,不能简单地用淘汰来“一刀切”。比如,汽车产业是传统产业,但如果把汽车的发动机燃料换成氢燃料电池,就变身为新能源汽车,成为各方争夺的新兴产业。
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之间没有天然的鸿沟,转型不是要消灭传统产业,而是要让传统产业以新的面貌出现在产业结构中,使之成为“两高四新”现代产业体系的基石。
同理,推进省实验区建设、“百千万工程”也不是“在一张白纸上随手涂鸦”,要坚决避免大拆大建、推倒重来,不可随意拆除老建筑、砍伐老树木。应该以提升品质、满足群众需求为出发点,在保护历史建筑、景观风貌与传统印记的前提下,坚持“留改拆”并举,有序推动城乡建设。
5不能各自为战
区域之间、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系统之间的竞争,是整体功能、整体效应的竞争。南海区委区政府确立“1114”工作体系,就是要将“城产人文”当做系统工程来谋划推进。实干争先必须善于汇集系统之力、整体合力,防止单打独斗、各自为战。
一是要避免产城相互割裂。有“城”无“产”,城市就会“空心化”,成为“睡城”“鬼城”;有“产”无“城”,缺少城市配套,最终将留不住人。村级工业园是工业化初期的历史产物,功能单一、生活配套缺乏,属于典型的产城割裂。要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契机,大力推进村改攻坚,推动空间腾挪归并,在土地二次开发中实现产城融合。
二是要避免“两业”各自发展。坚持制造业当家,并不排斥服务业发展,不能将制造业与服务业割裂、对立起来,顾此失彼、此消彼长地发展。要认识到二者是唇齿相依的关系,依托国家“两业”融合试点,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现代金融、智慧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更好支撑制造业当家。
三是要避免企业单打独斗。南海以中小企业为主,在分散式、自发性发展中形成的“单打独斗”问题突出,不利于凝聚合力。要推动企业从各自为战的分散状态走向抱团取暖、“联合作战”,大力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引导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中小企业参与共建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
6 不能畏手畏脚
过去几年,受国内外多重因素叠加影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政府和企业都经历了比较困难的时刻,普遍存在信心不足、手头资源不多的问题,因而心神不宁、坐观其变,体现在做决策时行动迟缓、畏手畏脚。
危中有机、变局孕育机遇,关键看我们能否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从危机和困难中捕捉机遇、创造机遇。与其瞻前顾后、左顾右盼,不如以前瞻性思维提前布局,敢于在危中寻机,主动谋划、大胆抢先。
过去几年,有一批南海企业主动出击,以转型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大胆拥抱数字化,不仅良品率提升至95%以上,综合成本还下降10%以上。在先行企业带动下,目前全区共有超1750家规上企业开展“两化”转型。地方政府不等不靠,适度超前布局重大基础设施,保持企业扶持力度不减,仅今年上半年基建投入就超112亿元。
越是困难时刻,越要坚定信心,方能稳住阵脚、因势而为。面对下行压力,必须振奋精神,踔厉奋发向前进,以大魄力、大气度、大毅力沉着应对,方能危中寻机、变危为机。若顾虑重重、瞻前顾后、畏手畏脚,则必将错失良机。
7不能闭门造车
勤于“低头拉车”,同时要善于“抬头看路”,要避免莽撞蛮干、急功近利。近年来,一些地区不断出现“短命政策”现象,政策仓促出台后,却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出尔反尔,或声明废止,或暂缓执行,或改弦更张,最终落个反复无常、朝令夕改的“差评”。“短命政策”的背后是拍脑袋决策、拍胸脯蛮干,不切实际的闭门造车。
闭门造车折射的是目光短浅、自我封闭,甚至自以为是。只有放宽视野才能与时俱进,要主动拥抱开放,善于“向上看”“向前看”“向外看”:
一是要积极向上看。及时学习上级精神、充分吃透上级政策、准确领会上级意图,在大的坐标系中找准方向、准确定位。
二是要主动向前看。虚心向群众、向基层学习,问计于基层、求教于实践,在认清自我中明确向前的路径。
三是要大胆向外看。南海在率先开放中赢得了先机,还要在扩大开放中赢得未来。要把目光从广佛全域同城化,放大到整个粤港澳大湾区甚至是全国、全球,健全开放合作机制,在大格局中形成大视野、在大市场中抢抓大机遇。
企业家也要积极放宽视野、放下身段、放开心胸,敢于改变传统的家族经营模式,主动拥抱金融、拥抱科技,大胆引入资本和职业经理人,让员工与企业共享发展成果。
8不能越俎代庖
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远大,幸福是奋斗出来的,需要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必须找准方向,步调一致向前进。首先,市场要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但市场并非万能,在维护市场秩序、保障公平竞争、促进共同富裕等方面,需要更好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只有市场和政府各就其位、各展所长,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相结合,才能促进资源的高效配置,充分释放发展活力。
然而,一些地方政府大包大揽、越俎代庖,对市场干预过多,对资源进行直接配置,帮助企业做规划,替企业评估风险,最终造成了市场运行效率低下、企业发展活力衰减。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政府首先要摆正位置,凡是市场能够有效发挥作用的,政府就应该坚决放掉,让“有形之手”回到自己口袋中来。
同理,在乡村振兴、社会治理、驻村帮扶等方面,政府都应该守好本分,不能越俎代庖、大包大揽,避免出现“保姆式”帮扶、“政府干、群众看”式的乡村振兴、靠行政命令解决问题的基层治理等不良倾向。
未来属于实干家,奇迹属于争先者。我们要努力当好新时代的奔跑者,发扬崇尚实干之风,永葆奋勇争先之姿,以实干争先的奋斗本色绘就中国式现代化的南海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