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灶10个重点断面水质今年一季度达标率100%
科学治污提水质 河清岸绿美景现

■丹灶有序推进水环境科学治理,水环境不断提升。图为有为水道。
珠江时报讯(记者/陈时然通讯员/丹宣摄影报道)当前,“水上南海”建设正火热推进中,作为其中的重要力量,水脉、文脉、城脉相交织的丹灶坚持系统治理、靶向攻坚,推进水环境科学治理,今年一季度镇内10个重点断面水质达标率100%,在全市水质排名中同比上升10名,在全区名列前茅。
污水治理关键在于源头。通过精准溯源,丹灶镇城建和水利办对大型排水单元达标改造进行督促,减少污染物在合流管道的滞留和消化,提高污水厂进水浓度,净化水体环境。
污水管网提质增效也是污水治理攻坚的重中之重。连日来,丹灶对管网进行问题排查、数据统计、分析,持续推进75公里管网建设任务,同时积极开展管网应急抢修行动,对灌溉水入侵影响较为严重的马沙片区、西联八甲以及联沙上良等区域落实整改措施,提升污水厂进水浓度。
2023年1至4月,镇内污水处理系统进水BOD5浓度均同比大幅上升,其中丹灶城区污水处理厂1至4月平均进水BOD5浓度达90.7mg/L,同比上升幅度高达21.6%,远超2023年污水处理系统提质增效任务考核要求。
此外,丹灶扎实推进高质量农村污水治理项目,按照雨污分流原则改造配套污水、雨水管网,实现精准纳污。目前已推进45个自然村雨污分流管网工程建设,实现了“污水进管,雨水入河”,解决雨季生活污水排水不畅的问题。
近期,南海重磅发布“水上南海”—“城产人文”高质量发展战略,提出“1-5-15”的总体发展思路,统筹全区水域资源,文化先行引领,建设岭南水上名城。作为“水上南海”重要组成部分的丹灶,一直坚持一个理念:水质好了,“以水兴城”才有基础,城市品质才有保障。丹灶坚持以“抓源头、补短板、保畅通、强落实”为原则,通过分析原因、明确思路、找准锚点、对症下药“四步走”战略,以齐头并进、逐个突破的方式扎实推进相关工作。
因水而生,依水而建,治水之路,从未止步。下阶段,丹灶将继续夯实治水硬件基础,持续推进大洲河(北段)重点整治工程、官山水系流域整治工程、城区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学校排水问题整治,加强区镇联动,积极沟通村居,保障项目按时按质完成,探索可持续生态治水之路,营造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生态环境,为“水上南海”建设贡献有为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