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镇初级中学劳技节“脑洞”开大了
机器人迎宾 “小汽车”赛跑


■同学们设计了各种小车。

■学生用小物件设计创意小作品。

■创意十足的物件体现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珠江时报讯(记者/区辉成通讯员/陈欣琪陈欣廖晶晶梁平摄影报道)4月18日,佛山南海九江镇初级中学举行第二届劳技节闭幕式暨成果体验活动。学生代表展示各种劳动创作成果,1000多名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不亦乐乎。
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活动现场,学生的各种“脑洞大开”的科技创意让人大开眼界。走进校门,“花见花开”感应灯马上打开欢迎宾客到来,近3米高的大黄蜂机器人智能互动。
九江镇初级中学劳技节从3月启动,一个多月的时间开展了近30项活动。其间,同学们纷纷拿起各类工具,体验动手实践带来的创造力。例如汇演中的“赛车总动员”,同学们制作不同动力驱动的小车进行比赛,有水动能的、风能的,有爆发性强的、有会拐弯漂移的……各式各样的“小赛车”看得台下的嘉宾和同学们心情澎湃。
在参观者眼中,九江镇中学生制作的小发明小玩意,好玩接地气,科技感十足。其中,了不起的“智能垃圾分类器”成长记、“AI教练”的故事、“360便携式家庭吸烟器”这三项实验成果,把技术应用于劳动实践,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如俯卧撑的计数推动正确训练、垃圾的快速分类、家庭烟雾的吸收等,这无不展现着学子对未来探索的劳技智慧。
劳技节还举办了家庭收纳日、最美储物柜评比、为父母做一餐饭等活动。同学在每周的实践中养成“劳技在身边周周做劳动”的习惯。在“我是收纳大师”“衣物巧手叠”的比赛中,各班参赛选手用巧妙的方法将杂乱的物品分类摆放、叠放整齐,用细致、细心的技巧通过劳动创造出生活之整洁美。
劳动生产中有许许多多的平凡物件,例如一根铁丝,如何让一根铁丝持久转动起来?要想创造劳动生产价值,就从最小的零件开始开动脑筋。在活动现场,铁丝陀螺PK赛正是展示出了同学们对劳动生产最基础的创造潜力。
初二年级陈文熙同学则利用小物件设计制作机器小车参与展示。他认为,劳技节要求学生动手参与,跨学科融合让他的动手能力得到大大的提升。
在闭幕式上,学生代表以沉浸式体验、研学分享、现场比拼等形式,使劳技节中全体学生们的辛勤劳动过程可视、可回味。“精致、精美、精巧、精细、精湛、精密。”九江镇初级中学校长陈海燕连用6个“精”表示对学生成果的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