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四院泌尿外科主治医师王鹏程:
两千病友的“保健医生”义务解答健康问题

■王鹏程(右一)在开展手术。

“王医生,做完手术能喝汽水吗?”“医生,我的伤口好像有点出血,正常吗?”……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南海区第四人民医院外科医生王鹏程的微信信息不断更新,这几乎都是患者或家属发来的信息,有询问病情的,有唠叨家常的。无论多忙,王鹏程都会抽空回复,有时一天要回十几个人的咨询信息。
“每条信息我都会抽空回复,能为大家解决问题我也很开心。”作为该院泌尿外科的一名主治医师,王鹏程除了开诊、查房,平均每天要做3~4台手术,同时还是微信里2000多名病友的“保健医生”。
医德赢口碑
他是2000名病友的“保健医生”
“脾气特别好。”“技术不错的年轻医生,难得的人才。”“很耐心,对患者有问必答。”……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好口碑。从事临床工作8年多,王鹏程的医技水平和服务态度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来自四面八方的褒奖,总结起来就是:医德好、医术高。
说到王鹏程和患者的关系,更是“亲密无间”。他拿起手机向记者展示自己的微信通讯录,一刷过去2000多个好友,除了一两百人是亲戚朋友和同事外,其他都是患者,他们经常在微信上跟王鹏程“唠叨”病情,王鹏程都会耐心倾听。
每周一到周六是泌尿外科的手术日。每台手术结束后,王鹏程第一件事就是拿起手机回复患者的信息。患者多以文字、语音加照片的形式咨询,王鹏程会利用碎片化时间为他们答疑解惑。他的细心耐心、辛勤付出,慢慢得到了当地老百姓和同行的认可。
“今天天气很好,父亲外出活动了。”张涛(化名)是与王鹏程保持良好关系的患者家属之一。此前,张涛的父亲张叔患上前列腺疾病,经人介绍找到王鹏程看诊。张叔住院治疗期间,王鹏程为他选择了最优的治疗方案,叮嘱护士细心照顾,让张叔一家对王鹏程和科室其他医护都十分满意。待张叔出院后,张涛不时会发微信反馈父亲的情况,王鹏程都会耐心查看并回复。
一来二去,王鹏程和张涛的关系渐渐密切。张涛经常把父亲的日常视频发给王鹏程看,一家老小如果身体不舒服也会在微信上向他咨询。“他就像我们家的保健医生。”张涛说,想着父亲的病是王鹏程治好的,自己也总是麻烦他,于是向他转了一些“辛苦费”。没想到,王鹏程看到后生气地说:“你给我钱就是不尊重我,不收受患者红包是我的底线!”
经过这件事,张涛对王鹏程更加钦佩,听到身边有人患泌尿系疾病时,他都会主动推荐王鹏程:“到西樵医院找王鹏程医生看吧,这位医生非常好。”
不止张涛,不少患者出于感激之心都会给王鹏程送“辛苦费”、咨询费,但他都婉言拒绝了。坚守底线、一分不拿,这是王鹏程的原则。
微信做桥梁
为患者提供健康咨询服务
与患者保持密切联系,坚持回复患者消息,这意味着王鹏程的空闲时间更少了,甚至私生活也可能随时随地被打扰。
“我曾经怀疑过这样做对不对,坚持的意义在哪里。”王鹏程向记者坦言,他的从医生涯里,也有过自我怀疑和否定的时候,甚至还动了转行的念头,因为每天都是无尽的忙碌,一台接一台的手术,下了手术台又得坐诊、查房、回患者消息……
所幸,王鹏程在爱人和同事的开导下走过了这段迷茫期。他的爱人是同院影像科的医生,面对王鹏程的困惑,她鼓励丈夫尊重自己的内心,并表示自己会支持他……王鹏程又转头看向自己的科室主任苏寒锦,他何尝不是每天忙得团团转,但仍能把日常安排得井井有条,永远乐观地工作生活。
“其实做什么工作都累,关键在于自己的心态如何。我想起患者对我的信任,想起他们出院时的笑脸,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王鹏程坚持了下去。
谈及为什么会加患者微信并为他们义务提供健康咨询服务,王鹏程讲起了自己的经历:“我淋过雨,总想为别人撑把伞。刚来西樵时,我发现出去办事总要走很远路或者等待很长时间,要绕很多弯才能把事情办好。”王鹏程联想到自己的患者,有许多都是老人家或者外来务工人员,他们在生病的时候,是不是也需要一个可靠的医生帮助他们,让他们少走弯路?于是他思考着怎么给患者提供便利。后来,他选择将微信作为与患者沟通、为患者提供便利的桥梁。患者住院期间有问题,除了可以在查房时交流,也可以通过微信随时提问。患者出院后,遇到健康问题也可以向他咨询。慢慢地,他的微信加的患者朋友越来越多。
治病更治心
他是患者的“定心丸”
“我就是要找小鹏,只要看到他我就觉得舒服!”对于患者杨婆婆来说,王鹏程就像一颗“定心丸”,他在便是安心。
王鹏程曾为杨婆婆的丈夫做肠道手术,尽管最后丈夫因病重去世,但这个认真、亲切的小伙子给杨婆婆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之后,他们加了微信,杨婆婆遇到问题就会给王鹏程发消息。
杨婆婆患有比较严重的基础性疾病,在省内很多医院看过,但也不见起色。认识王鹏程以后,她身体无论哪里不舒服都要找他看诊。王鹏程好几次劝她要到对应的专业科室就诊,杨婆婆都拒绝了,“我自己的病我知道,断不了根的,我在你这看就好了。”
医者治病更治心。就这样,杨婆婆病情加重时就会找王鹏程看诊,每次治疗几天后病情都能稳定下来,精气神也会变好。
“一切以患者为中心是我们医院的宗旨。很多时候老人家需要的是一种心理安慰和依赖。”王鹏程说,像杨婆婆这样的老年患者不少,遇到自己科室不能解决的问题,他就找相关科室专家帮忙会诊,想尽办法为患者解决问题才是最终目的。
“王鹏程医生是我们医院的榜样,虽然很多医生跟患者的关系处得都不错,但能长期坚持跟这么多病友保持紧密联系并提供贴心服务的并不多。”该院党委书记陈振华说,医院在年终总结会上发出了向王鹏程医生学习的号召,呼吁全院医护争做和谐医患关系的健康大使。
“患者的信任就是我们医生最大的动力。”王鹏程说,作为医生,他不能治愈所有疾病,也不能让所有患者都满意,但只要用心对待每一个患者,尽力做了,就问心无愧。
结束采访后,王鹏程又来到即将出院的患者床前,耐心叮嘱着注意事项,“有问题保持微信联系!看到了,我都会回复的。”
文/图珠江时报记者许可可蓝志中通讯员黄春梅苏寒锦李霞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