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文化长街 激发古驿道新活力
狮山组织村(社区)书记到西樵取经,探索文化艺术与城乡融合发展创新之路
■狮山镇各村(社区)党委书记在西樵镇儒溪村参观由旧屋改造成的艺术品。 珠江时报记者/李福云摄
珠江时报讯(记者/李福云曾雯通讯员/狮宣)11月24日,狮山镇组织20多个村(社区)党委书记,前往西樵镇实地参观大地艺术节太平墟(老街活化)、儒溪村艺术点位,旨在借鉴大地艺术节核心理念及方法,重焕千年官窑古驿新活力,赓续千年文脉,全力打造大湾区城产人文融合典范,为现代化活力新南海作出狮山担当。
古驿道见证南海千年繁华
11月17日,南海区召开全区文化发展大会,提出构筑“三带三区”文化发展新格局,狮山在郁水官驿文化带中占有重要地位。
在“三带三区”文化发展新格局中,大桃园产城活力区是南海文旅产业发展的极核之一,将以官窑古驿(七甫、瑶头、文头岭古窑址和官窑十里长街、石门、西华)为核,以“五河”为脉(西南涌、白泥水、水口水道、里水河、雅瑶水道),联动贤鲁岛、广佛青创城、梦里水乡、万顷园艺世界、南国桃园、东风田园、大学城片区等文旅生态和青年创新资源,焕发千年古驿、省佛通衢新活力。
官窑古驿见证南海千年繁华,历史上曾设有递铺和水驿,是进入广州城的重要交通枢纽,并在其周边形成繁荣墟市。“以前这里好旺的,杂货铺、凿石匠、茶楼、邮铺、驿馆等店铺林立,圩内人口过万,繁华一时。”陈炳松说。陈炳松是地道的官窑人,曾是《官窑志》主编,79岁高龄的他,用一首诗谱写官窑古驿道曾经的烟火与繁华。“十里长街十里商,繁荣景象不寻常。五代十国陶碗在,又见当年南汉和。”
艺术节让古村成“网红”
立足于时代之呼唤,如何赓续狮山千年文脉,重新焕发千年古驿道的繁华与活力?
24日下午,狮山镇人大主席刘伟民,镇委委员杜殊同、罗徽、钱通,以及20多位村(社区)党委书记,冒雨实地参观听音湖水上栈道、瀑布堤岸、儒溪村、太平旧墟等处。
“南海大地艺术节共设8个艺术分区,儒溪村是其中一个区域,很多独具特色的艺术展品吸引了很多人前来参观,让我们村增加了曝光度,成了‘网红村’。”儒溪村相关负责人介绍儒溪村因大地艺术节成功“出圈”的经验。
通过南海大地艺术节这扇窗,参观的村(社区)党委书记们切身感受到了文化和艺术在乡村振兴中起到的作用,也引起了大家的思考:我们村(社区)应该用什么样的艺术形式去呈现,广泛发动村民参与,促进乡村共建共治共享,探索一条文化艺术与城乡融合发展的创新之路。
建设古驿道文化长街
赓续千年文脉,激发官窑古驿道新活力。对照儒溪村的成功经验,狮山坚定了这一举措:构建古驿道经济带文化带,以古驿道为线,以儒商文化、历史遗迹为珠,以文脉串珠引线,建设成一条集文化体验、娱乐休闲、商业居住等多功能业态于一体的古驿道文化长街。
“‘三带三区’的提出,对官窑旧城区的建设是一个振奋人心的信号,最近我们也在链接各种文旅团队实地考察,也与西樵山书院、清华文创院做了深度的合作交流。”杜殊同介绍,镇委镇政府主要领导亲自谋划,摒弃传统旧城改造的做法,以挖掘弘扬“驿路文化”为统领,将焕新传统文化贯穿始终,打响狮山贯彻落实“三带三区”新格局的头炮。狮山将通过基础建设、文旅项目等,把整个官窑和松岗片区的活力带动起来,并充分利用省市区给予的优质资源,以官窑南站为核心辐射大桃园产城活力区,盘活整个片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