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经济”活力足 带来更多烟火气和文化味
专家学者建议,南海要顺应新形势新趋势,为市民提供便捷、舒适、安全的夜间服务和保障
■听音湖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通讯员/李均良摄
■大沥广佛智城草地音乐季现场。 (资料图片)
■市民在灯湖西街夜市购买手工艺品。 珠江时报记者/穆纪武摄
■听音湖“仲夏YEAH集市”上的摊位。 通讯员/李均良摄
时过立冬,南海天气微凉,夜晚依然热闹非凡,多个镇街的商业综合体、夜市、沿街店铺纷纷延时闭店。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或约上三五好友,看看电影,尝尝美食;或千灯湖畔泛舟夜游,然后保利西街酒吧里欢唱休闲……丰富多样的夜经济模式,正点燃南海的“烟火气”,让这座城市更富魅力更有活力。
夜经济一头连着市民日常生活,一头连着经济和社会发展,已成为衡量城市活力的重要指标。连日来,南海区政协以“构建现代化活力新南海指标体系”为题的调研组,深入走访南海,专访文化大咖、新南海人、青年创客发现,南海夜经济由简单的“夜市”发展为包含“食、游、购、娱、体、展”等多元形式的夜间消费市场,给城市带来更多烟火气和文化味,也为经济注入了新活力。
镇街“夜”态
“烟火气”搭上“文艺范”赚足人气
“走,去西樵露营打卡”“听音湖畔又有集市活动了”……
今年8月,西樵山下听音湖“仲夏YEAH集市”热闹开市。数十个美食摊位整齐排开,竹筒鸡、虾棒等网红美食应有尽有;樵玩文艺派对奉献了街头艺术、歌手驻场、文艺汇演等多样演出,吹着清凉山风,欣赏夜间湖光水色,夜市氛围感瞬间拉满。
一场vanlife青年文化节在听音湖“仲夏YEAH集市”不远处的草地上开幕,来自大湾区各城市的大批户外活动爱好者呈现了更“潮”的摊车集市,50多辆精心改造和装饰的摊车围成一圈,纷纷悬挂起有趣的摊位标语和绚丽的创意灯饰,一个个潮流感十足柠檬茶店、烤翅店、咖啡店、雪糕店、文创店,开辟了活力游玩新空间。
西樵听音湖片区入选首批“佛山市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仅端午假期,听音湖举办的“盛夏光年”湖畔听音营地活动,圈粉超25万人次。
听音湖的夜,仅仅是南海镇街夜市人气火爆的缩影。
每晚7时刚过,九江镇外滩湿地公园就会“变身”儒林湾之夜——西江湿地集市,面积近1000平方米,进驻摊位超100个。星光、江风,还有车尾箱茶饮档、网红美食摊、草坪露营、露天电影等众多新潮元素,甚至还能买衣服、手办首饰、农产品等,构成了江边夜生活的新风潮。
作为广佛商贸集聚地的大沥,广佛智城中心广场和智城·新街的夜晚同样精彩,潮玩夜市和草地音乐节轮番上演,每周五、周六邀请网红乐队、歌手驻唱。在大沥镇广佛智城内的星空PARK,9月份,这里通过举办各类活动,实现了三大增长:日均人流量超7万人,环比增长约20%;周末日均营业额近300万元,环比增长约8%;9月份整体营业额超5000万元,环比增长约12%。
夜色搭台,夜市热闹。每晚8时许,另一个“网红打卡点”桂城街道灯湖西街迎来客流高峰,“后备箱市集”人来人往,美食摊位的装饰灯光不停闪烁,每辆汽车旁的三四张桌子已经坐满了客人。11时过后,精彩依然继续,不少市民游客仍未离去。一项数据显示,国庆假期10月1日~10月3日,灯湖西街的客流量比平日增加了100%,在营商户的营收相比端午和中秋假期增加了30%。
灯湖西街夜市、万科广场“青年GUY市·理想生活市集”、西江湿地集市、里水艺术河畔……南海区政协调研组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听、一路问,细细品味南海的“烟火气”。
“依托南海各镇街的不同禀赋和特色,不管是文旅景区、商圈,还是开辟闲置空间‘造市’,正逐渐满足不同圈层人群与日俱增的夜间需求。”这是南海区政协调研组共同的“心声”。
政策“加持”
入选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夜间经济的火爆并非南海独有,近年从国家到地方,都把促进夜间经济发展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对于南海来说,发展夜间经济拥有了良好基础。南海有成熟的商圈业态、庞大的人口基数,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文化是夜经济的内核。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南海繁荣夜文化、发展夜经济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追溯历史,从始皇郡、隋帝县到明清时期的“首府首县”,从改革开放初的“首富县”再到如今的“全国百强区”,千年古郡,有着令人艳羡的岭南文化:西樵山被誉为“珠江文明的灯塔”“理学名山”,桑园围水利工程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醒狮、龙舟、功夫、粤剧无一不是重要岭南文化IP。
让文化赋能产业和城市发展。8月25日,在文旅部发布的《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名单的通知》中,共有123个地区入选,其中南海千灯湖片区榜上有名。
千灯湖片区位于南海中心城区桂城街道,毗邻广州,是远近闻名的广佛城市客厅。如今,以夜经济为重要发力点,瞄准年轻人喜爱的潮流文化,桂城正全力打造千灯湖中央活力区,加快建设“网红城市”。
数据显示,千灯湖片区内汇聚大小商户超过4000家,累计营业面积超150万平方米,其中夜间营业的商户超过2400家,夜间营业面积超135万平方米。经过前期的系列投入,目前千灯湖片区已逐步呈现出夜演有品牌、夜读有基础、夜游有内涵、夜展有创意、夜购有去处、夜宴有品质、夜市有人气、夜宿有保证的特点。
以夜演有品牌为例,桂城充分利用千灯湖公园的开放空间布局,夜间常态化展演城市灯光秀、周末音乐汇、《千灯谣》《幻彩耀灯湖》音乐喷泉水秀等剧目,连续多年举办千灯湖音乐节等地方品牌活动。
夜读有基础,片区内集聚新华书店、钟书阁、阅读家、先行书店等品牌书店,以及读书驿站等各类阅读场所及平台近80个。上述场所服务时间均延至22时,着力打造“阅读+消费”“阅读+休闲”“阅读+网红”等新业态阅读空间。
千灯湖片区还形成了形式丰富的夜展氛围。通过举办南海公共艺术展、中国国际户外影像嘉年华等一批颇具影响力的公共展览活动,由此促进区域特色文化创建。此外,位于千灯湖畔的大观博物馆,实行夜间开放,还定期举办“听鸿夜话”等文化沙龙活动,开发研学路线,深受市民喜爱。
以文化为魂,千灯湖片区焕发出新的消费潜力。如今,千灯湖片区内,近10家大型商业综合体组成“千米商贸长廊”,每晚吸引人流车流汇集,是夜间消费主要载体。此外,千灯湖片区的酒店数量充足,较大规模的酒店有20多家。拥有两个市级粤菜美食集聚区,分别是千灯湖环宇城、佛山保利MALL+灯湖西街,片区内餐饮美食云集,拥有各类餐饮商家近1000家。华灯初上,活色生香的文商旅融合,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市民游客前来打卡消费。
文化产业潜力巨大,夜文化的挖掘与打造潜力无限。可贵的是,南海并不满足于现状。今年8月份,南海区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动夜间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简称“《实施意见》”)的通知,当中明确,南海区将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主体、分步推进”的原则,营造多元、活力、开放、有序、安全的夜间经济环境,努力将南海建设成为广佛都市商圈夜生活地标集聚区,为佛山建设区域消费中心城市提供有力支撑。
一起向未来
夜经济不只在舌尖上也在凝望和聆听里
“夜色搭台,经济唱戏”,成为当前中国各大中城市的独特一景。早在2020年10月举办的“2020中国夜间经济论坛”上,佛山入选2020中国夜间经济二十强城市。
南海作为佛山经济实力强区,就在近日,位于千灯湖畔的一个潮玩新地标刷爆了本地朋友圈,这座12米高巨型狮头名为《醒》,整体造型由不同粗细的316不锈钢管手工锻造而成,结合新媒体灯光秀和水景喷雾,一个虚实结合的唯美舞台呈现在市民面前。
“这一城烟火繁华,是南海疫情防控常态化后试图构筑夜生活圈的探索,也是这座城市精细化管理能力的新考题。”南海区政协调研组认为,在疫情常态化的背景下,夜间经济发展仍呈现出总体稳中向好的态势,这意味着,“夜经济”正成为城市消费的“新蓝海”。
一直往返北京和南海工作的南海区政协智库专家、佛山市国信数字技术应用研究院院长李建平建议,政府要合理规划夜经济聚集区,对摆卖选址、经营时间进行引导;对经营者的资质进行审定,持证上岗,做活“地摊经济”,打造“深夜食堂”,活跃社区夜间“烟火气”,带动城市文化与社会经济的正向发展。
“夜经济不只在舌尖上,也在凝望和聆听里。”南海区政协调研组在走访过程中,不少专家学者建议,夜经济的发展,考验着城市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南海要顺应新形势新趋势,为人们提供便捷、舒适、安全的夜间服务和保障,一个多元的夜经济消费市场,不但要有烟火气,更要有文化味。
对南海颇有研究的知名学者龙建刚认为,南海无缝对接广州,是广佛同城发展核心区域,广州有100多万人在南海买房子,有10多万人聚集在千灯湖畔的南海金融高新区上班,这里汇聚说中文、英文的人才,在全国都找不到这样一个海纳百川的地方,这里相当于城市的活力中心,年轻人面孔最多,是最具代表性的。这些年轻人来南海,既要安顿身体,又要安顿灵魂。既要白天,又要晚上。这是南海的责任,也是南海的使命,更是南海的底气。
多一些烟火气,多一些文化味,一座城市就会多一些温暖。点亮夜经济,活力新南海一定会答好这份考卷。
统筹/珠江时报记者付艳霞文/珠江时报记者戴欢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