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涉案陷困境 合规整改成模范
佛山市开展涉案企业合规改革试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珠江时报讯(记者/李春妹通讯员/佛检宣)G公司是佛山一家“专精特新”企业,因涉案濒临“生死关头”。启动涉案企业合规整改后,该公司不断提升内部规范化水平,同时利用研发优势,新增申请了四项国内实用新型专利,从而渡过难关,还成为行业模范。
这是在11月3日举行的“企业合规改革促发展”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的一则典型案例,也是佛山市开展涉案企业合规改革试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的印证。当天,发布会还介绍了佛山市涉案企业合规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有关情况、涉案企业合规改革试点工作的亮点做法与经验成效。
全市办理10件企业合规案件
涉案企业合规改革,是指检察机关对于办理的涉企案件,在作出不批准逮捕、不起诉决定或者根据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提出轻缓量刑建议等的同时,针对企业涉嫌的具体犯罪,结合办案实际,督促涉案企业作出合规承诺并积极整改落实,促进企业合规守法经营。
2021年4月,佛山市检察院和南海区检察院、顺德区检察院被省检察院确定为涉案企业合规改革试点单位。于是,市区两级检察院强化组织领导,采取针对性措施,积极探索开展试点工作,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助力佛山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目前,全市已共计办理10件企业合规案件,没有企业因涉案而破产,也未发现企业有新的违法违规行为。
发布会上,市检察院检委会专职委员、三级高级检察官吴安平介绍,佛山市依法有序推进涉案企业合规改革试点工作,推动了涉案企业内部治理优化升级,促进了涉案企业合规守法经营,同时也从涉案企业这个“小切口”入手解决行业合规“大问题”,减少和预防行业性犯罪。
探索两种涉案企业合规改革模式
涉案企业合规改革,是一项集前端治理和末端处理的改革创新。试点工作启动以来,佛山市检察院根据两个区的经济发展情况和构成模式,指导南海区检察院、顺德区检察院分别开展不同路径的涉案企业合规改革模式,督促涉案企业建立符合自身特点的合规体系,从而推动涉案企业内部治理优化升级,促进企业健康经营成长。
据了解,南海区检察院结合区内中小微企业规模大的特点及其“信用全链条激励约束机制”建设的优势,创造性地探索“专项合规+信用监管”涉案企业合规改革模式。对企业经营状况、涉嫌犯罪性质和犯罪情节、是否自愿配合合规整改等情况进行审查,同时通过查询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名单信息、信用档案,全面了解掌握涉案企业及犯罪嫌疑人的信用情况,综合分析企业是否符合开展专项合规的条件及是否采用“信用监管”。若属于守信激励名单,优先启动企业合规考察程序,若属于失信惩戒名单,则需在规定期限内提高信用等级后才能启动企业合规程序。
顺德区检察院通过引入ISO37301标准“七要素”,综合运用文书审查、“超级通行证”与合规听证等审查方式,精准保障涉案企业合规整改考察评估实质化,以“真监管”促“真合规”。
如何确保涉案企业合规改革真正做到客观、中立、专业、公正?市工商联党组成员、秘书长俞红平介绍,首先是积极推动建立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建立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管委会,并成立了涵盖多个行业人员在内的专业人员名录库,抽选人员组成第三方组织,有针对性地开展监督评估。另外凝聚各方合力,通过联合举办检察开放日活动,邀请佛山民营企业、商协会代表近距离了解企业合规改革试点工作情况,倾听企业呼声,增进司法认同。
接下来,市检察院、市工商联将继续紧紧围绕市委“515”高质量发展战略目标,立足自身职能积极推进涉案企业合规改革,营造更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