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家中突发心梗 封控小区上演紧急救援
管控区域医疗人员和南海区人民医院接力救援,老人转危为安

■医护人员身穿防护服进行紧急救治。(通讯员供图)
珠江时报讯(记者/方婷通讯员/梁筠仪)7月21日,南海区人民医院病房内,罗叔安心地躺在病床上,情况显示正常的心电图让人仿佛忘却了前两天的惊险。7月19日,罗叔突发急性心梗,在管控区域医疗人员和南海区人民医院的接力救援下才转危为安。
全流程闭环送医就诊
7月19日11时30分,还在家中隔离的罗叔突然感到胸闷,之后更是胸痛不止,伴有大汗冒出。家人立即通过120联系负责管控区域的医疗人员:“喂,120吗?我家里有人突然不舒服,请你们马上派医生过来!”医疗人员上门查看患者情况后,怀疑是急性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是一种急性发作的严重冠心病,多是由于心脏的血管阻塞,导致心脏血液跟不上供应。急性心肌梗死发作后就诊时间非常珍贵,如发病后未能第一时间送往医院接受正确救治,可能会危及生命。
于是,管控区域医疗人员立即联系南海区人民医院发热门诊及隔离病房,全流程闭环将罗叔送至发热门诊。
得知消息的南海区人民医院感染科、急诊科、心血管科等相关科室全体待命,所有参与抢救的人员提前做好防护。
罗叔到达医院后,急诊科医护人员通过特殊通道对其进行心电图检查,结果提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医生通过胸痛中心上传患者病史及心电图,心血管内科住院总医师与急诊科主任叶镱立即作出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
医护加穿防护服救治
“每一分钟都是生命,一刻也等不起。”院长关紫云第一时间要求,采取最有可能挽救生命的措施去挽救生命,同时满足防疫要求。由于患者还处于隔离观察期,所有接触治疗的医护人员都穿上了防护服。
在医务科科长胡明的建议下,将患者转运至隔离病房进行溶栓治疗。同一时间,叶镱在急诊科以最快速度备齐溶栓相关药品直接前往隔离病房,指导溶栓治疗。
溶栓过程中,患者突发意识丧失,心电监护提示室颤,情况一度十分危急。隔离病区医师在穿着厚重防护服情况下,立即予以心外按压,叶镱立即进入隔离病房内参与心肺复苏,并指导电除颤及组织抢救。
经过一段时间的施救,患者神志恢复,心电趋于稳定,医生继续予以药物溶栓治疗,动态复查心电图,随后患者胸痛症状缓解,心电图提示抬高ST段已回落,溶栓成功。
心血管内科二区主任张彤表示,在疫情期间,遇到罗叔这样的患者,开展手术需要严格执行疫情防控“标准三级防护”规定,在原有的防护基础上加穿防护服、戴上面屏,“层层紧密包裹,做完手术就像跑了两个马拉松,内衣都湿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