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2年07月22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 习近平向世界青年发展论坛致贺信
    • 《关于进一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公布
    • 丹灶发出南海首批“三券”确认书
    • 打造国家现代农业双创示范基地
    • 2021年我国对外文化贸易额首次突破2000亿美元
    • 我国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走在世界前列

    第A02版:要闻

    • 同台晒经验 比拼怎么干
    • 大沥连片产业升级改造按下“快进键”
    • 让文明交通成南海的靓丽风景线
    • 守好市民“钱袋子”
    • 丹灶开展停车资源普查

    第A03版:经济

    • 升级设备优化流程 生产效率成倍提高
    • 这杯有果香的啤酒 是在狮山精酿的

    第A04版:要闻

    • 老人家中突发心梗 封控小区上演紧急救援
    • 连夜收购转运 解菜农“燃眉之急”
    • 熟人守护熟人筑牢社区防疫墙
    • p2

    第A05版:镇街

    • 一家三代党员他们用行动践行使命担当
    • 南海大学城有个水上桨板基地
    • 确保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向好
    • 夏日送风扇长者直夸“好贴心”
    • p43

    第A06版:镇街

    • 古韵新活力 烟火气正浓

    第A07版:要闻

    • 这些消暑好去处 让你清凉一夏
    • 农行佛山分行联合张槎街道举办退役军人优待证首发仪式

    第A08版:天下

    • 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 英国新首相 是他?还是她?
    • 美国总统拜登确诊感染新冠
    • 夏热尤在秋凉将至
    • 佛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企业、个体工商户及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交年度报告的催办通告
    • 佛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提交年度报告的催办通告
    • p41
  • 数字报首页
上一篇 下一篇

A08:天下

23日大暑:

夏热尤在秋凉将至

2022年07月22日

“赤日几时过,清风无处寻”。北京时间7月23日4时07分将迎来大暑节气,此时节,热浪滚滚,万物如同被蒸煮,我国大部分地区迎来一年中最热的一段时间。

天津民俗专家、专栏作家由国庆介绍,公历每年7月22日至24日,当太阳到达黄经120度时,为大暑之始,它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二个节气,也是夏季最后一个节气。大暑一般在“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中伏”的俗谚。此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天气非常炎热,经常会出现40摄氏度的高温天气,骄阳如烈火,酷热难耐;当阴天下雨时,天气更是闷得令人喘不过气来,如在蒸笼之中。

古人根据对大自然的观察,将大暑分为三候,其中的二候为“土润溽暑”,意思是说土壤浸润,天气闷热,湿气很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对“土润溽暑”有解释:“溽,湿也,土之气润,故蒸郁而为湿;暑,俗称龌龊,热是也。”唐代的柳宗元、宋代的苏轼等文人墨客也都曾用“蒸郁”一词来形容大暑前后的闷热潮湿之感。

大暑前后,土地湿润,天气炎热,农作物生长最快,草木郁郁葱葱,蚱蜢、蜻蜓、蟋蟀等昆虫也比较活跃,所以有些地方的百姓在茶余饭后还有以斗蟋蟀为乐的风俗。

小暑接大暑,大暑连三秋,大暑一到,也意味着离秋天越来越近了。唐代诗人元稹说“大暑三秋近,林钟九夏移”,这里的“林钟”是古乐十二律之一,随着律音响起,夏天(九夏)就要过去了。

大暑前后大众该如何养生?由国庆结合养生保健专家的建议提醒,此时节频现高温天气,要注意预防中暑,合理安排工作,注意劳逸结合;及时补水,尽量少喝冰水;调整好出行时间,尽量规避高温时段出行;注意室内降温;不熬夜,保证充足睡眠;讲究饮食卫生。

在日常餐饮方面,除了要多吃新鲜果蔬外,还应适当多吃些清热祛湿、益气补脾的食物,如荷叶绿豆粥、海米冬瓜汤、老鸭汤、薏仁鲫鱼汤、番茄牛肉煲等。  (新华社)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