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2年06月16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 坚定不移走中国人权发展道路 更好推动我国人权事业发展
    • 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通电话
    • 落实防汛应急预案 确保安全度汛
    • 今年每个镇街至少建1家公办托育机构
    • 既设“资源池”又出“工具箱” 扎实推进企业数智化转型
    • 5月份国民经济 运行呈现恢复势头
    • 阶段性加快出口退税办理进度
    • 南海区义务教育民校摇号结果出炉

    第A02版:要闻

    • 以数智化协同为突破口 蹚出传统产业转型新路

    第A03版:要闻

    • 渡口停航 全天值守 转移居民

    第A04版:要闻

    • 卫生监督全覆盖 为中考保驾护航
    • 南海区义务教育民校摇号结果出炉
    • 粤剧《南海十三郎》佛山首演
    • 加强老旧装置管理 督促企业落实责任
    • 佛山西站将开行 直达上海高铁动卧
    • p2

    第A05版:经济

    • 助力佛企拓宽境外融资渠道
    • 见证垃圾变废为电 强化绿色低碳理念
    • 走访企业看成效 学习服务好经验
    • 商家承诺诚信经营 擦亮红木金漆招牌
    • p36

    第A06版:镇街

    • “国字号”机构落户 助红木产业升级
    • 学生在校内就能看“非遗”
    • 基层干部“充电” 提升社会治理能力
    • 环保宣传进校园 环保理念入童心
    • p33

    第A07版:镇街

    • 壮大楼长队伍 共促家园蜕变
    • 离乡七十载 兄弟合力编修家谱
    • 11所学校巡回展演 深植廉洁奉公精神
    • 接纳未成年人 歌舞厅被罚1万元

    第A08版:天下

    • 坚定信心,巩固恢复态势
    • 内地流行元素在香港广受青睐
    • 坚定不移走 中国人权发展道路 更好推动 我国人权事业发展
    • 全国铁路6月20日 实行新列车运行图
  • 数字报首页
上一篇 下一篇

A04:要闻

粤剧《南海十三郎》佛山首演

脱胎于粤语舞台剧《南海十三郎》,将开启全国巡演

2022年06月16日

■粤剧《南海十三郎》。(通讯员供图)

珠江时报讯(记者/洪晓诗通讯员/吴文芬)6月14日、15日,由佛山粤剧院、佛山电台联合打造的大型粤剧《南海十三郎》一连两晚在佛山琼花大剧院首演,好评如潮。该剧还将于12月在香港进行三场巡演,随后计划开启全国巡演,向全国观众介绍岭南历史文化。

粤剧《南海十三郎》脱胎于粤语舞台剧《南海十三郎》。自1993年首演以来,这部粤语舞台剧已演出逾150场。2014年起,粤语舞台剧《南海十三郎》复排并在香港、北京、佛山等地巡演,打动万千观众,被媒体评为:“北方有《茶馆》,岭南有《南海十三郎》。”

佛山粤剧院推出的粤剧《南海十三郎》,是由佛山粤剧院、佛山电台联合出品,高志森导演,杜国威编剧,演员李江崊饰演南海十三郎。该粤剧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讲述粤剧天才编剧南海十三郎艺海浮沉的一生,并融合粤剧、岭南美食、广东和香港人文等众多元素,让更多的观众了解中国传统戏曲艺术。

“《南海十三郎》粤剧演绎老广东风情,别有特色和新鲜感,演员对角色的刻画也入木三分。”观众陈先生特地带上家人来看戏,他说,全程精彩不断,尤其是主角出场的时候,立马点燃了全场的热情。

“粤剧《南海十三郎》不仅传承经典作品的精华,还用新的形式传递时代声音。”导演高志森表示,粤剧《南海十三郎》在忠于原著的前提下,与电影镜头叙事不同,更强调粤剧的“唱、做、念、打”,融入了更多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内涵,进一步提升艺术高度。

“我对电影版《南海十三郎》情有独钟,自觉有义务将这个本土粤剧编剧名家的故事搬上舞台,在与高志森导演沟通后一拍即合。”佛山粤剧院院长李淑勤表示,本次的粤剧版《南海十三郎》立足本土文化特色,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

“南海十三郎

”其人——

原名江誉镠,别名江枫,为清末太史公江孔殷十三公子,广东南海县张槎塱边村人。因在家中排行十三,他的剧本出名后,被人们称为“南海十三郎”。江誉镠在香港大学习医时,为爱情而中途离港追随女友到上海,适逢一二八事变而不能回港,无法完成学业。为情所伤后回到广州,以教书为业,业余去戏园听戏,结识名伶薛觉先并自荐剧本《寒江钓雪》,大获成功。而他的徒弟是日后誉满香江的粤剧名编剧唐涤生,两人亦师亦友。

南海十三郎恃才傲物,创作事业如日方中时,却遭逢爱情和事业的打击,生活潦倒,更因神智失常,被送入精神病院,晚年四处流浪,露宿街头,最后在青山医院病逝,时年74岁。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