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在校内就能看“非遗”
南海首个校园非遗展览室在九江南方小学揭牌


■展览室内设有九江八大非遗文化项目展示。
珠江时报讯(记者/朱明菲通讯员/张永辉刘颖君摄影报道)九江双蒸,古法酿造全球“米香”;九江煎堆,香脆手艺传百年;九江灯谜,代代相传……近日,“九江非遗进校园”南方小学非遗展览室在九江南方小学揭牌。据悉,这是南海首个校园非遗展览室。
南方小学非遗展览室面积约40平方米,设有九江八大非遗文化项目,包括九江龙舟、九江双蒸酒、九江煎堆、九江鱼花等介绍,摆放了龙舟模型,有近年九江龙舟队参加各大比赛的奖杯展示等。
“学校非常注重传统文化和非遗文化的传承教育。”南方小学校长张永辉表示,非遗展览室建在校内,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更好走近九江非遗、了解九江非遗的学习与体验场所,通过“小手拉大手”的形式,孩子不用走出校园,便能获得丰富的学习体验。
事实上,南方小学只是九江开展“非遗进校园”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九江镇充分利用资源,通过举办非遗展览、嘉年华、讲座、比赛等形式,将非遗项目送进校园,形成立体式的传播平台。此前,九江镇为镇内8所学校进行了九江鱼花生产习俗传承学校授牌,进一步促进学校在九江鱼花非遗传承方面教学、宣传展示、交流研讨等活动常态化,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深度融合发展。而南方小学非遗展览室的揭牌,更是九江从“非遗进校园”向“非遗在校园”深化工作的又一亮点。
“下阶段,我们将以南方小学非遗展览室的建设为起点,在全镇中小学推动非遗进校园,创新打造非遗与学校的深度合作,通过在学校打造非遗展示区、举办非遗课堂、定期举行活动等形式,让学生深入了解非遗。”九江教育发展中心主任谢景如表示,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让非遗的种子在每一个学生的心中深深植根,用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学生成长之路,为教育固本、铸魂、打底色。
接下来,九江镇将继续以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推进非遗融入学校教育和学生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