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来袭 守护者上阵
南海各部门各镇街主动出击积极落实防暴雨相关措施

■南海交警通过智能交通管理指挥中心对全区路段开展视频巡查。
(通讯员供图)

■清疏员使用铁锹、吸污管等工具疏通下水道口。 珠江时报记者/廖明璨摄

■南海消防全员戒备,设置抗洪抢险力量前置执勤点。
(通讯员供图)

■南海交警及时排查路面险情。(通讯员供图)

■大沥镇综合行政执法办对镇内主次干道户外广告牌进行全面排查。珠江时报记者/黄永程摄
5月11日20时至12日20时,南海普降暴雨。其中,昨日16时32分挂出暴雨橙色预警信号,到18时30分改为黄色预警信号,21时10分解除暴雨预警信号。全区平均面雨量56.0毫米,九江镇录得最大雨量为96.8毫米。
未来天气如何变化?南海气象台预测,12日夜间到13日白天南海阴天,有暴雨。
暴雨当前,人民至上。面对这场大考,南海各部门各镇街主动出击,强化隐患排查整治,提升应急抢险能力,全力保障市民安全、城市运行顺畅。
天气预报
13日
阴天,有暴雨,23℃~25℃,偏南风2级
14日
阴天,有大雨,22℃~24℃,东北风2~3级
15日
阴天,有大雨,19℃~23℃,东北风2~3级
16日
阵雨转多云,18℃~23℃,偏北风3级
17日
多云,18℃~25℃,东北风2级
18日
多云,18℃~27℃,东南风2级
防御 对全区路段开展视频巡查
截至12日17时,南海出现两个积水路段,一个是官窑永安大道西南往北(马鞍岗工业区路段),一个是佛平路南方包装厂路段。两个积水路段车辆可正常通行,市政人员已进行排水清疏工作。
目前,南海交警通过智能交通管理指挥中心对全区路段开展视频巡查,及时发现积水路段,迅速通知辖区中队警力和镇街相关职能部门前往处置。
5月12日零时起,南海交通运输局养护巡查出动207人次,巡查里程409公里、桥梁265座次、隧道5座次,排查水浸隐患点20处,清理公路排水孔112个,清理倒伏路树2棵。
“接下来,公路管理站会加强公路桥梁养护巡查,加强施工路段巡查频率,协同施工单位及时清排施工路段积水。”南海区公路站站长陆坤杰说。
记者看到,在甘大沙路泌冲收费站出口前置执勤点,南海消防大沥救援站队员携带冲锋舟、橡皮艇、救生抛投器等水域救援装备器材,全员戒备,做好防汛工作。
在公交出行保障方面,佛广集团各层级三防应急小组开启24小时在岗值班模式,及时收集并下发天气变化信息和安全行车提示,监督车长安全行车。
佛山水文分局12日17时发布水情简报,东平水道的狮山窦(南海区外江洪水防御以狮山窦的外江水位为标志)外江水位为2.31米,离警戒水位6.3米有一定差距,暂不存在风险。目前,南海区水利工程均正常运行,没有接到异常或险情报告。
农业农村部门发布预警信息2.5万条
“阿伯,我们是南海渔政大队的执法人员,防汛Ⅱ级应急响应已启动了,请你到社区的安置点休息。”5月10日至11日,区农业农村局渔政大队与镇(街道)、村(居)到九江河清渔船停泊点等7个渔村、渔船停泊点落实“船靠岸,人上岸”工作。
“我在船上住了一辈子,什么风雨没见过?”检查过程中,个别渔民仍坚持要留守船上。“阿伯,防汛期间千万不能掉以轻心,社区已安排了集中安置点给大家居住,里面物资很齐全。”执法人员和社区工作人员耐心解释,最终劝离渔民上岸。
南海渔政大队组织渔船实现百分百回港避风避汛,累计巡查渔村、渔船停泊点20处次,出动执法人员20人次,劝离渔民15人。同时,通过渔船AIS定位系统实时跟踪区内在册渔船动态,确保渔船均已停船靠岸。
区镇农业农村部门及时发布天气信息和防御指引,期间累计发布防御强降雨预警信息约2.5万条,提前通知种养殖户、渔船渔民、涉农企业负责人等做好强降雨防御工作。
区农业农村部门紧盯鱼塘(水产养殖)、农田、种养殖棚舍等重点区域,积极做好巡查值守、临灾管控、人员转移等防范工作。区、镇(街道)农业农村部门组织力量深入村(居)检查农业、渔业领域防汛工作落实情况,加强风险隐患排查。截至目前,区镇农业农村部门工作人员出动巡查人员累计790人次,巡查涉农场所2500个次。
应对 24小时待命疏浚城市“血管”
5月12日,狮山镇市政人员在道路巡查时发现,虹岭路谭边社区段道路有积水,市政应急抢险小组15分钟内到达现场处理,6名工人紧急排水,并摆放警示牌,确保车辆顺畅通行。
“虽然仍有三车道可以正常通行,对交通影响不大,但若不及时将积水排出,持续降雨就会导致水浸。”有关负责人介绍,除了将积水排出,他们还现场查找造成积水的原因,发现道路上有个别雨水口堵塞,市政应急队伍立即安排排涝车、应急抽排水设备疏通雨水口、排水管,确保排水畅通。目前积水已全部排干。
负责海八路沿线疏浚工作的三山智慧岛水处理公司清疏员张先奎及其班组成员也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24小时待命严阵以待,让城市“血管”更通畅,“每天,大家都分组在积水黑点附近待命,或者排查下水道管网。一旦发现有下水道管网出现堵塞、损坏,就立即处置。”
12日凌晨,三山林岳某隧道口出现水浸,张先奎、吴民泽等人立即赶到现场疏通。经过一番忙碌,结束疏浚已是凌晨4时。
消除地质灾害隐患点8处
目前,南海正大力推进地质灾害防治三年行动,建立由“区、镇街、村+技术单位”构成的四级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全面开展地质灾害的群测群防、专业监测、预报预警、综合治理和应急救援等工作。
“这几天一直下雨,整个科室都在值班盯着,雨不停下,紧张感就退不下去,守着群里的信息、隐患点现场巡查等,时刻关注着各地的情况。”佛山市自然资源局南海分局地质灾害防治股室工作人员叶伟津说,强降雨呈现突发性强、局地性强、持续性强、间歇期不明显等特点,易引发地质灾害等自然灾害。
近年来,南海不断加强地质灾害隐患点整治工作,各镇街的隐患点陆续得到根治和核销。类似西樵镇大同村委大同圩新地街住宅4号对面公路边坡崩塌、里水镇逢涌村文头岭西滑坡、狮山镇山南村富盈钉厂西北侧山体崩塌等多个令周边群众担忧的灾害“顽疾”均得到了有效完善。
2021年,南海区省备案在册地质灾害隐患点46处。通过整治,2021年底消除地质灾害隐患点8处。南海现存地质灾害隐患点共38处,完成综合整治20处,其中搬迁避让3处;专业监测4处;工程治理13处。其余18处将在今年9月全面完成。
及时拆除破损广告牌
5月10日至12日,大沥镇综合行政执法队对镇内主次干道户外广告牌进行全面排查,累计拆除破损广告3处、整治户外广告牌6处。
5月10日,大沥镇综合行政执法队执法人员巡查发现,万达广场、万益广场户外广告牌存在破损脱落问题。执法人员当即要求业主自行整改。目前,相关安全隐患已得到消除。
在主干道方面,大沥镇综合行政执法队重点巡查广佛路、广佛新干线、沥雅路,禅炭路等重点路段的大型广告、立柱广告。“对于存在隐患且无法第一时间进行处理的,我们先拉好警戒线,以防他人靠近。”大沥镇综合行政执法办主任钟伟星介绍,对存在松动迹象的楼顶广告牌则要求业主进行加固处理。
保障 肉菜价格供应平稳
鲜脊骨13.9元/斤、鲜花肉16.8元/斤、生菜3.38元/斤……在桂城平洲好好多自选超市美心分店,货架上摆满了各种商品,标价和往常一样。
“肉菜价格都很平稳,供应量也很充足,没有出现大量囤货现象。”桂城平洲好好多自选超市美心分店负责人说。
前来选购食材的林小姐表示:“对天气没有什么担心,不会囤菜。菜买多了回家还容易坏,暴雨天不出门还可以吃鸡蛋、土豆等家里常备的耐放食材。”
记者日前走访了平洲东方市场、钱大妈连锁生鲜店等,发现所有菜品的价格和供应量都十分平稳,市民有序买菜。
在映月湖环宇城,商场里的氛围较平日更为热闹,不少家长带着停课的孩子到超市购物。“孩子停课只好带出来玩,还可以直接在商场里吃饭,即使下暴雨也不怕。”带着3岁女儿的郭先生说。
为流浪人员提供“避风港”
连日来,南海区救助站寻找流浪乞讨人员,并发放干粮和雨衣等救助物资一批。
5月11日,在西樵一公路桥底下,巡查人员弯腰爬进桥洞。现场可见几块纸板拼接而成的“窝”,旁边放着装满衣服的布袋,但并未发现流浪人员。随后,巡查人员将矿泉水、八宝粥、雨衣、御寒衣物和口罩等物资放置一旁。
“我们在留下的物资里放入了救助指引卡,如果他们想进入救助站,可以按照卡上的指引获得救助。”巡查人员叶镇棠说。
“目前,南海共为200余名流浪人员和临时困境人员提供救助,其中,36人在南海区救助站得到安置。”叶镇棠介绍,救助站各类物资和常用药品储备充分,向受助人员提供心理疏导,为他们打造一个温暖的“避风港”。
南海区救助站提醒,如果发现流浪乞讨人员和临时遇困、暂时不能回家的人员,请及时拨打电话0757-85210695。
文/珠江时报记者杨慧黄婷周钊泷梁慧恩李福云刘杭邹韵斯郑慧苗
通讯员陈玄龙房国丽区救助站区农业农村局曾德居周月明刘格聂群冼思琪袁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