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2年04月07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8日上午隆重举行
    • 统一招生环节不能开展跨区招生
    • 南海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入选国家创建名单
    • 心贴心服务企业 实打实纾忧解困
    • 南海招才引智云平台上线
    • 南海这3所学校9月起转为公办
    • 南海今年将修订路内停车收费标准

    第A02版:大沥观察

    • 做活土地文章 推进全域发展

    第A03版:要闻

    • 今年将修订路内停车收费标准
    • 远离电子产品 促进家庭和谐
    • 共奖励超两千万元南海三家企业上榜
    • 调配8万毫升血液支援黑龙江抗疫

    第A04版:镇街

    • 狮山企业扶持奖励开始申报
    • 拆违不手软 复绿紧跟上
    • 路人身体不适 志愿者伸手救助
    • 治理“六乱一占” 扫除市场脏乱差
    • 佛山市南海公有资产流转服务 有限公司公告(物业招租)

    第A05版:文化

    • 洪永争:用笔尖记录疍家人的故事

    第A06版:健康

    • 未病先防中医养生的践行者
    • 一救一防 谱写健康“心”篇章

    第A07版:南海朋友圈

    • 抢跑新赛道 氢实力出圈

    第A08版:天下

    • @外卖小哥 新型工伤保险要来了
    • @高校毕业生 这些新补贴与你有关
  • 数字报首页

A05:文化

坚持业余文学创作近三十年,作品曾多次在文学大赛中获奖

洪永争:用笔尖记录疍家人的故事

2022年04月07日

◎人物简介 洪永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文学院签约作家,广东省作协儿童创作委员会委员。多种文体作品散见于《人民文学》《儿童文学》《小小说月报》《中西诗歌》等报刊。曾获首届广东省小说奖;第二届“青铜葵花儿童小说奖”最高奖“青铜奖”;首届“小十月文学奖”小说组金奖。已出版儿童长篇小说《摇啊摇,疍家船》《船儿归》,纪实文学《水岸之间》,短篇小说集《月亮坡》《疍家船下水如天》,散文集《来自光的连结》等。

《摇啊摇,疍家船》 简介:疍家男孩水活生活在一个贫穷的家庭,从小与姐姐相依为命,他十岁那年,亲爱的姐姐要出嫁了,水活非常不舍。但生活中总是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磨难和坎坷,就在水活渐渐适应了没有姐姐的日子后,他日趋平静的生活又掀起了巨大的风暴。原来,水活是阿爸阿妈收养的,他出生不久就被亲生父母抛弃了。十年过去了,亲生母亲生命垂危,一直想要再见水活一面,而倔强的阿爸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自己养了十年的儿子被带走。水活又陷入了一场巨大的人伦矛盾和情感纠葛中……

《船儿归》 简介:疍家男孩杨向阳调皮顽劣,经常惹阿妈生气。美丽的漠阳江、飘荡的疍家船给他的童年带来无尽的乐趣。但幼小的他不知道的是,温柔善良的阿妈已经陷入了崩溃的边缘,疍家人艰辛的生活,阿爸对她的漠视,紧张的婆媳关系终于让她不堪重负。有一天,杨向阳发现阿妈不见了,伤心痛苦之余,他反思是因为自己太顽皮,所以阿妈才走了。为了让阿妈早日回来,他艰难地让自己一点点改变……

“我一般都是在早上六点至七点写作,这已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洪永争是南海大沥黄岐小学的一名老师,多年来一直坚持业余文学创作,作品有小说、散文、诗歌等,曾多次在全国、省市文学大赛中获奖。

近年,洪永争更把目光聚焦到“疍家人”和儿童题材为主的小说创作中,作品得到了社会的关注。2017年,其长篇小说《摇啊摇,疍家船》获第二届“青铜葵花儿童小说奖”最高奖“青铜奖”;2018年,长篇小说《浮家》获首届“小十月”文学奖小说组金奖。他希望用笔尖记录疍家人的故事,用文学反映社会生活。

创作近三十年 收获累累硕果

洪永争是一位业余作家,从上初中时就开始零散写作,如今四十多岁的他已有近三十年的创作经历。2000年,他从家乡阳江来到佛山工作,便开始了密集创作,有小说、散文、诗歌等,近几年还致力于儿童文学创作。“佛山是一个经济发达的城市,这里聚集了许多来自全国各地的高端人才,给了寻梦者很多机会。”洪永争说。

洪永争在小学、初中时期的梦想是成为画家和书法家,想成为达芬奇和张大千那样的人。喜欢文学是受父母的影响,父亲是他的文学启蒙者。

“小时候爸爸经常在日历纸上抄一些唐诗和山歌,在耳濡目染之下,我对诗词和文学产生了很大的兴趣。”洪永争说。在这样的氛围下,洪永争爱上了阅读和写作,陆续看过很多名人传,如《西方艺术家故事》《毛泽东传》《华盛顿传》《拿破仑》《徐悲鸿传》《齐白石故事》《张大千》《王羲之》等。上初中后,语文老师让他加入文学社,参加了各种文学讲座。初二时参加阳江市首届青少年作家班,更是让他受益匪浅,并萌生了成为作家的想法。

从初中开始,洪永争就有短小的记事文章在报刊发表,他的坚持创作开始迎来了累累硕果。2002年,他凭借中篇小说《校长》获得写作生涯中的第一个奖——南海业余创作一等奖。随后,《人民文学》征文奖、首届全国网络文学奖、佛山文学奖、首届全国青工文学新人奖、首届“大沥杯”广东省小说奖等奖项都被他收入囊中。

如今,写作成为了洪永争生活的一部分。“上班时间,我就做上班的事情,回到家里之后,我就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样我的工作和业余创作就没有冲突了。”洪永争介绍,每天早上6时到7时是他的写作时间,每天如此,“两三百万字全是这样积累下来的。”

以儿童视角 书写疍家人故事

雄浑壮阔的漠阳江,生动鲜活的捕鱼场景,宛转悠扬的“咸水歌”……在长篇儿童小说《摇啊摇,疍家船》中,作者洪永争用感情真挚的文字,把读者带到了水波摇曳的广东漠阳江上,通过十岁的疍家男孩水活的视觉,走进疍家人的水上生活。2017年,凭借《摇啊摇,疍家船》,洪永争摘得第二届“青铜葵花儿童小说奖”最高奖项“青铜奖”。2018年,他的长篇小说《浮家》摘得首届“小十月文学奖”小说组金奖。

不难发现, 从《摇啊摇,疍家船》《浮家》《船儿归》,再到近年的《水岸之间》《耳朵里的怪声音》,洪永争的作品多以“疍家人”为题材,并且大多都是儿童文学。他通过儿童的视角,反映时代大潮下,传统疍家渔民的亲情、环境和风俗的变化。

“《摇啊摇,疍家船》是我创作的第一部儿童长篇小说,也是我创作生涯中的一次转折,当中倾注了不少心血。由于是第一次开拓‘疍家人’这个写作领域,我在前期还到闸坡、南海、三水等地对疍家作了很多调查和体验,深入了解疍家渔民的生活,力求每一个细节都具有真实的力量。”洪永争介绍,《摇啊摇,疍家船》在2015年开始动笔创作,于2016年完成创作,历时两年。其实,当初他并没有刻意去创作一部儿童文学作品,只因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孩子,所以全文以儿童的眼光来观察,以儿童的视角去描绘和表达情感。

一部部小说的推出,让“疍家人”的文化受到读者的关注。那么,当初洪永争为什么会选择“疍家人”作为创作题材?

“我之所以热衷于疍家人这样一个题材,是因为这个题材鲜有作家涉猎。同时,这一题材是我故乡阳江的风物,也是我童年抹不去的记忆,我有责任和义务把这一题材写深写透。”洪永争说,所谓“疍家人”,即水上居民,一般指生活在水上以打鱼为生的渔民,他们长年累月漂浮于海上、江上。但随着时代不断发展,打渔已经不能维持生计了。如今,绝大多数内河疍家人已经迁上岸居住,干起别的营生,结束“水上漂”的生活。这些年来,洪永争致力于对疍家人的书写,希望以文字记录这一段风俗画卷,打造属于自己的文学高地,建设一个属于自己的文学故乡。

不断创新求变 尝试不同题材创作

洪永争不仅是一名业余作家,还是大沥黄岐小学的一名老师。作为小学语文老师,洪永争有一大批粉丝——他的学生。

“有不少学生看了我的作品后,还会写读后感,让我看了心里暖暖的。他们说不仅喜欢我的作品,看了之后还很感动,‘催’我继续写更多的作品。能够得到学生们的喜欢,作为作家,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洪永争说,为了激励和培养学生,他还经常结合亲身经历,给学生们剖析如何选材、写作,学生们很喜欢听,“我坚持写作的劲头,对学生也有带动作用,可以引导他们更喜欢阅读和写作。”

创作是一个不断成长的过程,随着作家年龄的不断增长,其人生阅历会更加丰富,就有更多的创作题材可选。对于洪永争而言,创新求变是他一直的追求。

洪永争说,他一直在尝试不同的题材,不仅是与疍家人、乡土有关的,还涉及当前的城中村等。同样也会尝试不同的写作表现形式,如最新的作品《巷子里木棉树》就是以珠三角的村落为创作背景,以木棉树棉絮和棉籽为意象,反映外来工子弟漂泊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讴歌他们落在哪里就在哪里生根发芽的坚韧品质。

“只要条件许可,我会把自己写作的触角伸得更广,不会局限于某一个地方、某一种形式。”洪永争说,接下来还将尝试创作科幻、童话类型的作品,让自己的写作王国更多彩。

文/珠江时报记者 洪晓诗 图/珠江时报记者 穆纪武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