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第二课堂”进社区,多元化活动让亲子关系更融洽
远离电子产品 促进家庭和谐

■项目社工给家长上育儿课。

几个月前,桂城桂南社区的一场亲子阅读沙龙,邀请专家讲解书籍《微习惯》,与亲子家庭分享如何将书中“微习惯”知识应用到生活中,鼓励家长以身作则,孩子学以致用。
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微习惯”后,家长王女士直夸:以前每天刷视频、刷微信,很少和孩子交流,现在每天运动1小时,与孩子制定每日计划,一起读一本书,亲子关系越来越融洽。
这场亲子阅读沙龙,正是“电子产品依赖性分析视角下,多元家庭服务对家庭关系增进作用的有效性探索计划”项目提供的服务内容之一。
培养亲子共同兴趣习惯
如今,电子产品已渗透到每一个人的生活当中,许多父母对电子产品非常依赖,教导孩子也缺乏经验及耐心,孩子一哭就给手机看动画片,给出的理由是“可以让孩子安静一会儿”。这也导致孩子沉迷电子产品,缺乏与人交流的机会,容易使孩子养成胆小、孤僻甚至偏执的性格。
2020年,南海区阳光家庭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以“电子产品依赖性分析视角下,多元家庭服务对家庭关系增进作用的有效性探索计划”项目,成功申报2020~2021年南海第五届“益动全城家·南海”公益慈善创意汇活动,获得10万元资助。
从社区出发,以家庭为起点,项目开展以来,针对8~12岁社区家庭提供家庭教育“第二课堂”服务,以问题为导向,开展亲子运动会、楼栋家庭日、正面管教体验会、家庭互助计划等多元兴趣培养服务,培养亲子共同兴趣习惯替代电子产品的使用习惯,启发居民有效地增进家庭关系。
营造家庭互助友爱氛围
该项目还联动社区、在职党员、楼长、企业、图书馆等多方支持,发布了“让每个家庭都充满爱和阳光”家庭关系增进盒子,推动营造家庭互助友爱的氛围。
这个增进盒子里装满了促进家庭关系的“干货”,有《正面管教》书籍及配套知识讲解视频,并配有任务卡帮助家长运用和巩固知识,以及针对孩子游戏提供的桌游卡牌,让家长每天都能抽出时间全身心陪伴孩子。
家住怡翠玫瑰园的黄女士感触颇深。她点赞该项目提供的正面管教体验会及家庭关系增进盒子,让她对家庭教育有了反思。“家长是孩子的榜样,也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要以身作则。”黄女士说,注重亲子情感链接,陪伴比说教更有效。
数据显示,该项目两年累计服务近千人次,超过半数家庭对孩子使用手机行为的态度有所转变,并尝试用正面管教的养育工具与孩子沟通。
桂南社区有关负责人表示,该项目的社工进驻桂南社区,给居民带来了很多活力和温暖,多元化的亲子活动深受居民喜爱,尤其是家庭关系增进盒子活动,让家庭远离电子产品,增进家庭和谐关系,吸引了很多家庭和志愿者加入这个团队,增进了居民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文/图珠江时报记者戴欢婷通讯员卢洁彭颖欣曾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