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名员工获评全省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优秀巾帼队员
农行南海分行用金融“活水”浇灌希望田野

■招钰君帮助当地农民销售农产品。

■卓奕纯走入田间了解农民贷款之困。

■陈玉清深入社区守护“银发族”的钱袋子。
在河源市和平县浰源镇,招钰君化身“乡土代言人”,帮助乡民找寻农产品销售好路子;在梅州市丰顺县留隍镇,卓奕纯实地走访个体经营户,帮助乡亲解决贷款难题;在汕头市潮阳区河溪镇,陈玉清进村为长者们传播金融知识,守护“银发族”的钱袋子……
招钰君、卓奕纯、陈玉清,这三位来自农行南海分行的金融助理,均在本月获广东省乡村振兴局及省妇女联合会评为广东省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优秀巾帼队员。
据了解,为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去年,广东省乡村振兴局和广东省农行联合开展了“千人驻镇助力乡村振兴行动”。农行南海分行积极响应,成立支持乡村振兴金融先锋队,选派28名员工担任驻镇帮镇扶村金融助理,到粤西、粤北、粤东乡镇,专职开展乡村振兴金融服务。
28名金融助理以双脚丈量乡村振兴的希望田野,以实际行动为助力乡村振兴注入金融“活水”。招钰君、卓奕纯、陈玉清是其中的优秀代表,她们驻镇帮镇的故事,是农行南海分行助力乡村振兴的缩影。
农行南海桂城支行化身 招钰君
“乡土代言人”销售农产品
位于广东西北山区的河源市和平县浰源镇,主要种植水稻、玉米、豆类等农作物,还拥有野生香菇、木耳、灵芝草等土特产。但由于位置偏僻,且农民缺乏销售知识,种植的农产品一直找不到好销路。近年来,受疫情影响,农产品销路更是进一步受阻。
去年7月,时任农行广东南海桂城怡翠支行网点行长的招钰君,怀揣一张驻镇扶村报名表、一纸乡村振兴金融助理录用通知书,坐着大巴车来到了浰源镇,她很快就了解到当地农产品的销售困境。
在浰源镇经营农产品生意的张先生向招钰君透露,长期合作的收购商经营惨淡、发展遇冷,已经难以维持昔日的收购数量和价格。面对优质农产品滞销的情况,招钰君想到可以通过互联网新媒体渠道推广。她首先通过朋友圈帮助宣传优质农产品,一周内成功帮助当地农户销售鹰嘴桃18箱、蜂蜜100余斤。
之后,招钰君又化身“乡土代言人”,通过新媒体途径,以“朋友圈宣传+视频创作推广”方式,推介乡村好物,帮助当地农民销售农产品蕃薯800斤、莲子130斤、蜂蜜50斤。
驻镇以后,招钰君把自己当成乡村一员,设身处地帮农民解决困难。每到一处村居,招钰君就跟乡亲们坐在一条板凳上聊天,仔细聆听村情民意,耐心讲解农行各项惠农金融产品和乡村振兴惠民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招钰君自发将复杂的惠农政策及产品服务进行“翻译简化”,整理成村民们都能看懂的“一页通”。在走访村居时,她掰着手指和村民们算“好处”、计“收支”,帮助八村一居符合办理农户贷条件的村民登记农户信息建档,及时将情况向当地农行反馈,并时刻跟进、积极推动惠农贷款业务的落实。
在驻点乡村振兴工作队和当地农行同事的协助下,招钰君成功帮助68户农户解决贷款资金难题,贷款金额约1188万元。此外,为深入开展帮扶项目,招钰君积极推动当地农行与浰源镇政府签订农行集团e贷协议,助力简化放款流程,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此前,一封来自中共和平县浰源镇委员会及广东省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的感谢信寄到了农行广东省分行,信中不仅表达了谢意,还记录了招钰君深耕乡村的点滴事迹。
农行南海狮山支行 卓奕纯
深入乡镇一线解农民贷款之困
“有了农行的资金支持,我的橄榄菜生意才能顺利做下来。”梅州市丰顺县留隍镇口铺村一餐厅老板桂姐说。桂姐老家在福建,结婚后来到留隍镇与丈夫经营一家小餐厅。餐厅生意在乡村发展较难,桂姐见当地盛产橄榄,就利用闲暇时间钻研橄榄加工工艺,逐步做起了橄榄菜生意。
随着经营规模不断扩大,桂姐面临着资金紧缺的问题。正当她为此苦恼时,去年7月,来自农行南海分行的金融助理卓奕纯给她带来了好消息。
当时,曾担任南海狮山支行营业部高级大堂经理的卓奕纯,主动申请到梅州市丰顺县留隍镇当一名金融助理。在与口铺村干部走访座谈过程中,她得知了桂姐家里的困难,随后主动上门向桂姐宣传普惠金融政策,并协助桂姐完成30万元普惠贷款申请,帮助桂姐解决了经营生产的燃眉之急。
与桂姐一样,留隍镇某手工作坊老板李哥也曾为贷款烦恼。几年前,因为被诈骗,李哥的银行卡被冻结,对再贷款造成了不良影响。眼看着贷款不到位,手工作坊的小本生意马上要经营不下去了,李哥为此忧心忡忡。
在走访了解了李哥的情况后,卓奕纯与驻地农行进行沟通,在层层把控风险的基础上,联合驻地农行对李哥的银行卡进行核实和解冻,确保银行卡状态正常,不影响贷款发放。有了农行的信贷资金支持,李哥的手工作坊又能正常运作起来。
自从成为金融助理,卓奕纯深入村社、走到田边、走近农户,开展普惠金融相关宣讲近10次,助力农户满足贷款资金需求437万元,积极助力留隍镇及周边各镇街成为一片新兴的“金融热土”,为乡村振兴贡献出巾帼力量。
“乡村是希望的田野,但一直以来都面临着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我希望发挥专业特长,结合农业银行惠农金融政策,积极助力乡村振兴“四大建设”,让广大农户获得更实惠、更全面的金融服务。”卓奕纯说。
农行南海里水支行 陈玉清
走街串巷守护“银发族”的钱袋子
“王婆婆,今天没看见您参加金融知识大讲堂活动,是不是忙着带孙子呀?”在汕头市潮阳区河溪镇,刚结束进村宣传活动的陈玉清,偶遇没来参加活动的王婆婆,不忘向其了解情况。
对于河溪镇的老人来说,陈玉清既是“贴心人”,也是“老熟人”。去年7月,陈玉清来到该镇驻镇帮扶后,村民们经常能看到她与乡村振兴服务队的队员们一道,穿着红马甲、顶着炎炎夏日,把金融知识和便民服务送进村里,向村里的老人宣传防范电信诈骗、反洗钱等金融知识。
陈玉清注意到,留守农村的老年群体,对新事物、新科技的适应能力较差,许多老人都无法独立在手机上完成社保线上认证操作。
于是,陈玉清主动与当地村委干部共同梳理高龄、行动不便老人名单,利用下班时间主动上门送服务,帮助他们办理社保认证工作,并教他们手机的基本使用操作。同时协同当地农行,分别于南陇村、湖东村、中田村、西田村设置线下金融服务点,方便村民办理第三代社保卡更换及新办业务,共为河溪镇村民办理第三代社保卡400多张。
“小陈,上次参加了农科院的鱼虾混养培训后,我一直想试一试新的养殖模式,但流动资金不够。这最佳养殖时间马上就要过去了,可惜了。”西陇村村民吴先生很惆怅。得知吴先生的困难后,陈玉清迅速协助吴先生申请办理并到账惠农e贷26.3万元,解决了吴先生的紧急资金需求。
“我早已提前做好了前序准入工作,时刻准备着推广惠农宣传政策,提供惠农贷款服务,解决农户资金需求。”陈玉清说。 (江宛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