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区学前教育协会开展“垃圾分一分,生活加十分”项目,帮助全区幼儿园做好教育活动
在孩子心中埋下环保的种子


■幼儿园回收垃圾活动现场。(资料图片)
一个矿泉水瓶、一个塑料瓶子、一块硬纸皮……这些平时常见却不起眼的“废物”,在南海区学前教育协会指导下,丹灶镇有为幼儿园的孩子和家长们“变废为宝”,把垃圾变成了有趣的工艺品,孩子在动手、动脑、边玩边学的过程中成为垃圾分类的“小达人”,心中埋下了环保的种子。
丹灶镇有为幼儿园,是南海区学前教育协会“垃圾分一分,生活加十分”项目的服务对象之一。2020年,南海区学前教育协会以“垃圾分一分,生活加十分”项目,成功申报南海民政局举办的2020~2021年度南海第五届“益动全城家·南海”公益慈善创意汇活动,获得15万元的资助。
送垃圾分类“教学宝典”
垃圾分类从幼儿园孩子抓起,如何以寓教于乐的形式常态化开展垃圾分类活动,教师是关键之一。
为了提升教师开展垃圾分类教学的能力,南海区学前教育协会以“垃圾分一分,生活加十分”项目为契机,走进七个镇街,为全区426所幼儿园送上了《幼儿园垃圾分类主题活动创新设计》1049本,以及幼儿园垃圾分类粤语童谣海报960张,让幼儿园开展垃圾分类教学有了“宝典”,把垃圾分类意识和行动渗透到孩子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将环保教育延伸到家庭,辐射到社会。
“这些垃圾分类主题的创意活动汇编,让教师们既学习有关垃圾分类专业知识,又有开展活动的教研案例指南,真是非常实用。”南海区多间幼儿园的负责人纷纷表示,《幼儿园垃圾分类主题活动创新设计》帮助幼儿园广泛开展垃圾分类教育活动,实现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区,推动整个社会,共同践行垃圾分类。
除了为幼儿园赠送垃圾分类“教学宝典”,南海区学前教育协会还组织开展“垃圾分一分,生活加十分”教师教学活动设计、教学微课制作评比活动。“以评促教”的评比活动共评选出87份教学活动设计,104份微课设计以及7个优秀组织奖,提升了教师开展垃圾分类教学能力,实现优质环保教育教学资源的共建和共享。
创意活动“送上门”
为更好地指导和监督幼儿园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宣传普及垃圾分类知识,进一步增强幼师及家长的环保意识和垃圾分类知识,一年多来,南海区学前教育协会指导各幼儿园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垃圾分类活动、“光盘行动”活动、垃圾分类资源回收活动、垃圾分类知识竞赛、亲子手工作品展、幼儿绘画比赛等一系列活动,大大增强了师生、家长的环保意识,做到大手拉小手,身体力行合力支持垃圾分类。
截至目前,南海区学前教育协会共组织线上线下培训和经验分享7场,服务5004人次;向家长发放垃圾分类倡议书1万多份、发放《南海区垃圾分类指引》宣传册5千多份;多次组织家长、教师义工走进社区,开展绿色环保宣传活动,提高社区居民垃圾分类意识,营造“教育一人、影响一家、带动一社区”的氛围。
另外,为了更好地推行垃圾分类,开展广泛的教育引导工作,南海区学前教育协会还成立了“环保宣传团队”,共同坚守公益初心,在绿色教育之路上奋力跋涉,播撒“环保”的种子。
文/图珠江时报记者戴欢婷通讯员卢洁彭颖欣梁焯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