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提升项目走进桂城中小学
学生更阳光 对老师更认同


■在美学心理课中,师生共同设计作品,拉近彼此间的距离。(资料图片)
“原来平时印象中严肃刻板的老师,其实是我们最好的朋友!”“孩子们更自信了,班级凝聚力也增强了。”桂城街道首个心理健康教育提升项目去年9月启动,一个多学期以来,“美学心理课”、心理教师专题讲座等走进桂城叠滘中学,让这所学校有了明显的变化。
学生拥抱青春期的自己,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教师认识职业的意义,找到动力与激情;校园营造出“老师可敬、父母可亲、同学可交”的成长环境,构建起一个完整的“学生心理健康保障系统”。
系列课程从“心”出发
“朋友都叫我嘉嘉,我希望和大家都能做朋友,同学们叫我嘉嘉老师就可以了。”在桂城心理健康教育提升项目中,慧爱公益教育机构(下称慧爱之家)负责人胡嘉在叠滘中学为初一(4)班开展慧爱正向心智建设系列课程,亲切的授课方式和新颖的课程内容,受到同学们的欢迎。
在课堂上,胡嘉不断向孩子们传达理解、关爱等价值观导向。同学们在学习设计思维的过程中也渐渐学会了“接纳”,学会了尊重和理解不同的意见和想法。
孩子们通过5个课时的学习,对于设计有了初步的认识。叠滘中学的老师和慧爱之家的老师,与孩子们一起组成小组,合作设计出一部既来源于生活又富含创意的残疾人电梯,在实践和创造中,体验设计的无穷魅力。
学生们在活动中展现了不一样的自己,老师也和学生一起沉浸在活动中,对学生和自己的评价有了新的思考。2022年3月4日,胡嘉又为叠滘中学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开展了题为《懂自己,懂孩子》的专题讲座。
在讲座上,胡嘉针对学生各年龄的特征和各年龄段学生的学习特点,引导老师重新建立对学生的认知,帮助老师更好地认可学生,结合学生特点引导学生对新知识进行内化。同时,她也根据教师的职业意义,帮助老师重新找到工作的激情和动力,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工作。
学子拥有了“相信的力量”
一学期6节“美学心理课”,让初一(4)班的班级氛围发生很大的变化,同学之间的凝聚力、师生之间的和谐度及学生对学校的认同度都得到了提升。叠滘中学学生项宇讲述了他眼中的班级变化:“以前看到有人摔倒,可能只有少数几个人去搀扶,现在哪怕只是你神情中流露出不舒服,就有许多人主动上前关心询问。”
同时,初一(4)班由9月份入校综合成绩及数学成绩全级第七名(初一级共7个班),至初一上学期末跃升至综合成绩全年级第三名、数学全年级第一名,并获得了先进班集体称号。
有趣有用的课程也在叠滘中学点燃了教学改革的一把火。“听完美学心理课,才知道原来心理课程还可以这样上!”专职心理教师欧颖仪大受启发,以此为灵感,她表示,在本学期会尝试开展系列课程,让更多学子受益。
叠滘中学校长何小奎感受到,孩子们的精神状态更加积极向上阳光,对学校和老师的认同度更高,与学校的距离缩小了。“孩子们相信了自己,也相信了学校,他们不断尝试、努力,不断突破。”本学期,该心理健康教育项目还将在三个年级落地开花,为师生带来更多精彩课程。
提供个性化心理健康服务
叠滘中学开展的心理课程,只是桂城启动心理健康教育提升项目开出的一朵花。为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教育,桂城教育发展中心开创性地发起了全面覆盖桂城46所中小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升项目”,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为学校提供专业支持、促进家校合作等相关的工作,让心理健康教育在校园中长成参天大树,这在全国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领域具有不可忽视的前瞻性以及探索性意义。
从2021年起,该项目走进桂城中小学,为校级领导、心理老师、一线班主任老师提供校长学堂、心理老师专业培训、外出学习等专业支持,为家长提供系列的亲子教育培训讲座及工作坊,为学生提供有体系的心理健康课程和专业的个案辅导,以达到更有效地预防和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目的。
“项目要‘用’起来,‘活’起来,以学校的实际需求为导向,将教师培训、个案处理、健康档案等有机结合,明确工作目标,优化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南海区教育局副局长邝颖新说,希望以本项目为起点,不断优化教育方式方法,比如家校社的关系、班级管理、班主任和班干部的关系等,以此形成良性循环机制。
文/珠江时报记者罗炽娴通讯员邓付生李兆年
图片由学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