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至6月30日,珠江流域进入禁渔期
船儿靠岸歇息 渔民带薪休假

■禁渔期到来,渔民整理好渔网,准备上岸。
珠江时报记者/钟梓泓摄
珠江时报讯(记者/郑慧苗通讯员/王鲁冰)3月1日至6月30日,珠江流域进入禁渔期。昨日上午,记者来到平洲水道周边,看看渔民计划如何度过禁渔季。
计划与家人共聚天伦
禁渔期首日的上午,平洲水道比以往要安静一些。在桂城北区渔村,一艘艘大小渔船安静地停泊着,远远看去,蓝色的小船像被晾晒在岸边的鱼干。道路两侧,一根根竖杆是渔民们用来固定渔船的,用缆绳挂住竖杆,渔船在风平浪静的码头里就能安全停泊度过为期4个月的禁渔季。
暖阳下,徐阿姨正在船上检查渔网,“从我爷爷那辈起,我们就靠捕鱼为生。”对于徐阿姨而言,禁渔期就像打工人的年假,她计划上岸去儿子家里“度假”,享受天伦之乐。
徐阿姨的小船边,是吴金成夫妻的船。虽然今年已经73岁,吴金成依然很浪漫,在禁渔期的第一天给妻子送上一朵小花,“平时没空搞这些,禁渔期闲下来了,要给生活找点乐趣。”
浪漫的吴金成爱花,是爱鲜花代表的生命力。有了禁渔期,他眼见着西江的生命力在复苏。“实行禁渔期之前的几年,捕到的鱼开始越来越少,越来越小。”吴金成说,2011年以前,他有好几次出港捕鱼却无功而返,“现在好很多,虽然有几个月不能捕鱼,但鱼的种类多了,个头也大了。”
上了年纪的吴金成在今年禁渔期后,不会再进行捕鱼活动,但他会把渔船、渔网传承给儿子。他告诉记者,他的渔网是改良过的,网眼比一般的渔网还要大,“这样小鱼就可以逃走,才能年年有鱼。”
和吴金成不同,今年68岁的谭金福认为自己还老当益壮,计划在禁渔期间参加南海区举办的渔民安全生产培训,提高自己的安全生产意识和自救、救灾、应急能力,为四个月后的开渔做充足准备。
“禁渔期后,政府会给我们这些符合政策标准的渔民发放补助,按照当年的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发。”谭金福已经盘算好了,这份政府发放的休(禁)渔渔民生产生活补助要用在更新自己的渔船上。
常态化开展水域巡查
渔民迎来“假期”陆续上岸,但还有一群人忙碌于江河之上。
“南海区所有自然水域,禁止一切捕捞活动!”停泊点的宁静被广播声打破。一艘中国渔政执法船行驶在西江水面上,身边围绕着几艘佛山水警、海事部门的快艇。这是佛山市南海区农业农村局渔政大队、佛山市公安局南海分局平洲派出所和佛山平洲海事处,在禁渔首日为打击禁渔期非法捕捞行为开展的联合检查活动。
“这样的巡查,在禁渔期是常态化开展的。”南海渔政大队大队长谢思远介绍,除了日常巡航外,他们还通过AIS定位系统时刻掌握辖区内渔船动态,确保渔船在禁渔期时都在停泊点没有出航。
这时,徐阿姨也检查完渔网,收拾好渔船,正式开始“假期”,她向记者和执法人员挥手告别,“四个月后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