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2年03月02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 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
    • 筑牢理想信念根基树立践行正确政绩观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留下无悔的奋斗足迹
    • 认真对待企业需求 保证有回应有落实
    • 助力打造高质量营商环境 助推经济发展
    • 强化“五引”推动质量强区建设
    • 推出十类扶持 单项最高奖 500万元

    第A02版:要闻

    • 发放政策“大礼包”打造更多品质标杆

    第A03版:要闻

    • 凝聚奋进力量 打响城市品牌

    第A04版:要闻

    • 到横琴去 把岭南中成药推向世界

    第A06版:要闻

    • 南海生物医药重磅项目“掀盖头”
    • 南海电子信息产业园又添龙头项目
    • 佛山去年卖出3.1万台机器人
    • 建立长效合作机制 推动纺织产业发展
    • 《民法典》宣讲入企 “典”亮职工心灯

    第A07版:要闻

    • 文明行为有“例”可循
    • 南海5所公办高中与石中南中同批次招生
    • 船儿靠岸歇息 渔民带薪休假
    • 重点抓好三方面 做好退役军人工作
    • 近14天深莞来(返)佛 市民请主动报备

    第A08版:镇街

    • 做实党建工作 激活发展动能
    • 讲好故事 探索社区治理新模式
    • 人行道设铁栏杆 违停彻底解决了
    • 筑牢理想信念根基树立践行正确政绩观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留下无悔的奋斗足迹
  • 数字报首页

A03:要闻

凝聚奋进力量 打响城市品牌

南海凝心聚力推动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迈上新台阶

2022年03月02日

    ■南海区体育中心。珠江时报记者/张志成刘勇斌摄

    数读南海宣传

    思想文化工作亮点

    2021年,南海开启全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征程,推动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迈上新台阶。

    一年来,南海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奏响时代强音,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为推动全区高质量发展汇聚起磅礴力量。

    一年来,南海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守正创新,服务发展大局,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四度荣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走在全省前列,城市品牌形象进一步彰显,千年古郡南海的新魅力持续绽放,文化润民深入人心。

    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引导超300万人次参与社会面宣教活动,全区4903个基层党组织和7.9万名党员实现全覆盖学习教育。

    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社会实践活动,推动55项区领导认领的重点民生实事和153项区级重点民生实事如期完成。

    设立1.5亿元民生“微实事”专项经费,解决村(居)超686项民生“微心愿”。

    全区已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点)884个,形成串点成片的文明实践矩阵。

    全区已建成290个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205间公共图书馆,145个社区体育公园,构建了“十分钟文化圈”“十分钟体育健身圈”。

    持续举办超1000场覆盖100万人次的体育赛事活动。

    开展精品文化活动约4200场,线上线下参与人次超280万。

    培育了一批本土群众文艺精品,获得国家级奖项10项。

    全区旅游接待总人数约221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超200亿元,过夜游客总人数约649万人次。

    高质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为改革发展凝聚强大合力

    欲知大道,必先知史。自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南海全区上下始终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将党史学习教育与当前各项工作紧密结合,传承优良风范,保持奋斗姿态,坚定发展信心,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建设现代化活力新南海的强大动力。

    学在前、走在前、干在前,南海区委以上率下,一级带一级,层层作示范。

    2021年3月,南海成立以区委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先后印发《党史学习教育工作安排》等110份制度文件,构建“3+3+N”学习宣传教育体系(区、镇街、村(居))三级为主导+区管学校、医院、企业三领域为重点+N个社会组织及非公企业等单位为延伸),全区掀起党史学习教育热潮。

    知史爱党,知史爱国。这是一次初心的寻访,也是一次精神的洗礼。

    发挥“关键少数”作用,全区县处级以上领导、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和基层党组织书记在支部、村(居)讲党课超5598场次;区委宣讲团和基层宣讲团在全区开展形式多样的宣讲超500场次。

    党史学习教育路上“一个都不能少”。2021年,南海成功举办“永远跟党走”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动,创新开展党史“三个100”、“学习强国”学习运动会等群众主题宣教活动,引导超300万人次参与社会面宣教活动,全区4903个基层党组织和7.9万名党员实现全覆盖学习教育,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

    有50年党龄的南海老党员黄宝煜站上讲台讲党史,九江百姓代表走上海寿轮渡讲党课……利用田间地头、榕树头下、第二课堂、轮渡上等宣讲阵地,广大党员发挥自身感染作用,用身边人讲身边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

    挖掘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2021年以来,南海全面深挖改造提升中共南海县委旧址等14个红色革命遗址,打造7个党史学习教育参观点,推出4条红色研学游路线,命名6个红色研学基地,面向社会特别是青少年超250万人开展红色主题教育系列活动,让“请党放心、强国有我”铮铮誓言响彻南海大地。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南海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社会实践活动,推动55项区领导认领的重点民生实事和153项区级重点民生实事如期完成,设立1.5亿元民生“微实事”专项经费,专门解决村(居)超686项民生“微心愿”,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进一步提升。

    筑牢思想根基,凝聚广泛共识。2021年岁末,全区掀起“思想再解放、改革再出发,建设现代化活力新南海”大讨论热潮,打造魁星阁论坛,推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在南海落地落实。

    一场场人气满满的宣讲会,一次次涤荡心灵的红色之旅,一桩桩筑初心、解民忧、聚民心的民生实事,一场场“思想再解放改革再出发”的大讨论,让共识在宣讲中增进,思想在学习中升华,为南海高质量发展凝聚不竭动力。

    塑造城市品牌形象绽放千年古郡新魅力

    2021年12月30日,“2021中国幸福城市论坛”在北京举行,并发布2021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榜单,佛山市南海区获评“2021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城区)”。这是继2017年、2019年、2020年后,南海区再次登榜,充分彰显了活力新南海的城市形象。

    一座充满活力的城市,一定是充满年轻态、感召力的城市。南海提出建设“现代化活力新南海”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要绽放千年古郡新魅力。

    2021年,南海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守正创新,奏响时代强音,聚焦中心工作宣传、聚焦城市形象塑造、聚焦文明城市创建、聚焦文明实践矩阵,不断壮大主流声势,塑造城市品牌形象,为改革发展凝聚强大合力。

    围绕党史学习教育、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等主线,南海新闻舆论工作聚焦城乡融合、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一流营商环境、氢能产业大会、疫情防控等全区中心工作宣传,唱响奋斗新时代的昂扬旋律。

    聚焦城市形象塑造,南海先后官宣“南海·蓝海”“南海好功夫”城市形象宣传口号。新时代下,“南海好功夫”不仅是功夫文化本身,也是南海精神的具象展示,还是南海向世界彰显改革锐气和文化自信的新力量。2021年,《功夫南海》MV全网发布,大大提升了“南海好功夫”知名度。

    用文明的力量推动城市的发展。2021年,南海区再次掀起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热潮,全力推进15项创文重点专项工程,深入推进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创建,建成志愿V站53个,培育“南精灵”等60多个品牌志愿服务项目,加强道德人物培育选树。

    南海区西樵镇中心小学科研主任、特殊教育教师陈燕梅,被誉为为折翼儿童修补翅膀的“天使妈妈”。在她的努力推动下,西樵中心小学特教班从最初1个班5名学生发展到现在2个班22名学生,西樵镇的特教力量也从1名教师发展到现在有100人的关爱特殊儿童团队。2021年,陈燕梅获得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在南海区,像陈燕梅这样的好人还有很多。截至目前,南海区获得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2人、中国好人9人、广东好人21人、最美佛山人29人、佛山美德之星和佛山好人72人、南海好人及善美之星272人。越来越多的身边榜样,滋润着这座城市的心灵,也使其变得更有温度。

    2021年7月13日,大沥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新所正式启用。当天,大沥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地图上线,为群众打造了“指尖上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这是南海区以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重点,打通文明创建“最后一公里”的成功缩影。

    截至目前,南海已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点)884个,形成串点成片的文明实践矩阵。南海区还打造出一批省级实践所(站)示范点。其中,狮山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大沥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被列为首批省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所。

    通过整合特色阵地资源,南海高质量、高标准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点),把阵地建到群众身边,倾听、收集更多群众的服务需求,为群众实现“微心愿”,打通文明创建“最后一公里”。

    坚持文化创新焕发城市发展新活力

    文化,是城市的根与魂。南海是岭南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在传承中创新,开放包容的千年古郡南海正绽放文化新活力。

    南海着力推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从去年底开始,南海醒狮便频频刷新“打开方式”:南海元素霸屏动漫电影《雄狮少年》,在河南卫视小年夜晚会上“打头阵”,邀请嘻哈圈“校长”刘夫阳与国潮厂牌新乐府唱作《蓝狮阿明》,“南海狮团”出道并触网爆红……创新的表现形式让醒狮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焕发出新活力,也让现代化活力新南海的建设工作有了新的载体和新的展示形象。

    城市的魅力来自于对历史记忆的继承和创新。南海出台《南海区文物保护与发展战略总体规划》,统筹规划广府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并加大康有为故居、西樵山采石场遗址、桑园围等历史文化游径建设。此外,南海还通过创新“文博+文创”发展新路径,为区内12家文博类场馆量身定做“南海有礼”系列文创产品,被评为“2021年度文化和旅游创意产品开发案例”。

    文化不仅是城市最独特的名片,也是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因素。在南海,文化润民照进了老百姓的幸福生活。南海加快推进南海文化中心、南海体育中心、南海艺术中心“三大中心”以及有为馆等大型场馆建设,全区已建成290个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205间公共图书馆,145个社区体育公园,构建了“十分钟文化圈”“十分钟体育健身圈”,生动描绘了群众的“幸福半径”。

    南海全力推进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发展。去年,南海区承办佛山市第十届运动会,南海区代表团更是包揽了代表团金牌奖、群众体育组和竞技体育组团体总分奖三个“第一”。此外,南海区百村(居)男子篮球赛、“黄飞鸿杯”狮王争霸赛、“佛山功夫角”之南海专场等超1000场体育赛事活动,更是掀起了全民健身新高潮。

    着眼于满足人民精神文化新期待,南海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南海持续擦亮艺术四季、公共艺术展、艺术广东·国际艺术交流展等精品活动品牌,并培育了一批本土群众文艺精品,包括原创粤剧《红军不怕远征难》、原创本土粤语话剧《水尾村的笑声》等。

    一座城市的活力,更体现在文旅产业这片“新蓝海”上。南海加快构建东部“文化+创意”,中部“文化+商业”“文化+科技”,西部“文化+旅游”的发展格局,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影视产业展示招商服务中心”建成投入使用,宋城·佛山千古情项目、碧+文化产业园项目加快推进,文旅产业集聚区建设成效显现。2021年全区旅游接待总人数约221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超200亿元,过夜游客总人数约649万人次,以文旅体产业融合发展为城市增加活力和温度。

    此外,南海着力培育和发展新兴文旅产业。虎牙全球研发总部、欢聚集团等一批优质项目落地,“理想村”首期示范项目、西岸民宿综合项目加快建设。南海区政府还与清华大学共建“西樵山书院”,并引进“全球AI文创大赛”“全球红人大会”“大地艺术节”等品牌活动,进一步提升南海国际影响力。

    统筹/珠江时报记者付艳霞文/珠江时报记者柯凌娜黎小燕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