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举行“江河两岸、沿路两边、高架桥下”环境整治及景观提升推进会
一批桥下空间今年“变身”公园

■位于广佛江珠高速与穗盐路交界的雨水公园。 珠江时报记者/吴志恒摄

■在尖东社区体育公园,市民体验极限运动的乐趣。 珠江时报记者/廖明璨摄

■广佛江珠高速大沥段绿化景观提升工程效果图。
今年6月,南海将基本完成桥下空间利用方案制定以及重要道路、高速公路出入口及立交等景观提升、亮化改造;12月底完成整治及景观提升任务,实现“一年大变”。
为积极响应佛山市开展城市“畅通工程”暨“沿路两边、高架桥下”环境整治及景观提升行动,2月24日,南海举行“畅通工程”暨“江河两岸、沿路两边、高架桥下”环境整治及景观提升推进会。市交通运输局党组副书记、市交通运输事务中心主任骆健庭,南海区委常委、大沥镇党委书记何春云,南海区副区长黄智斌、向百名参加会议。
南海部署
年底前完成整治及景观提升
本次行动涉及辖区高速公路,重要国、省道,重要城市快速路、主干路等道路两边可视范围及高架桥下空间区域。接下来,南海将通过市容市貌整治、交通秩序治理、标志标牌整治、高速立交及出入口景观提升、绿化提升、桥下空间利用这6大举措,逐步提升“沿路两边、高架桥下”环境及景观。
目前,南海区各责任单位及各镇(街道)正组织开展“沿路两边、高架桥下”存在问题排查,制定景观提升项目计划。今年年底前,南海将基本实现“沿路两边、高架桥下”环境干净、整洁,车辆停放规范、有序,绿化及景观提升项目完工,违法搭建、破旧建筑整治和公路用地违规出租整治取得明显进展,一批桥下空间建设市民公园、停车场及绿化项目进入施工阶段或投入使用的目标。
黄智斌认为,“江河两岸、沿路两边、高架桥下”空间的正确“打开”和全面“激活”,不仅能够提升路域生态风貌、为城市增添韵味,还能盘活城市剩余空间资源,为城市品质提升和城市活力释放提供更多可能性。
对此,南海将成立专责机构统筹“8部门7镇街”,形成部门与镇街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的联动,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南海还将成立督办专班,定期通报整治进度。对进度落后的部门、镇街,南海区将约谈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对一直落实不到位的,将严肃追责问责。
此外,南海还将继续扎实推进“畅通工程”。2022年,南海计划打通4条断头路、综合治理交通拥堵点25个,完成240公里自行车及电动自行车专用道建设提升,完成2.2万平方米公交站场建设,强化交通秩序管控,大力建设智慧交通系统,提升城市交通智能化水平。
与其同时,为切实做好江河两岸环境整治及景观提升工作,南海区住房城乡建设水利局将出台河湖管护和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方案,有效提升河湖管护水平和环境面貌,建设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湖。
届时,南海将对全区所有纳入河长制湖长制管理的江河涌湖库存在的河道突出问题进行拉网式排查,重点排查“四乱”(乱占、乱采、乱堆、乱建)、妨碍河道行洪等河道突出问题,逐河逐段建立健全河道突出问题排查整治工作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逐河逐宗建立台账,依法依规分批开展清理整治,实行销号管理。
同时,南海区还将加快上级交办“四乱”问题和妨碍河道行洪突出问题排查整治工作,争取在5月31日前基本完成阻水严重的违法违规建筑物、构筑物清理整治。
黄智斌表示,要持续深入开展集中清理整治,形成河道岸线保护工作强大合力,抓实水域和堤岸保洁管理,防止清理反弹回潮,不断优化提升城市形象和品质。
大沥行动
3年整治提升
28个桥下空间
昨日,大沥镇举行“绘就美丽家园新画卷”行动发布仪式。仪式上,大沥镇发布《绘就“美丽家园新画卷”行动方案(2022-2024年)》,计划用三年时间改造提升16公里的江河两岸、整治提升20公里的道路两旁、整治提升28个桥下空间、完成15个“名企百园”项目,并于2022年内完成1000个“四小园”建设。
据悉,大沥镇在“江河两岸、沿路两边、高架桥下”等环境整治及景观提升的部分项目已取得阶段性进展,其中六大重点示范项目基本完工,于昨日同步向市民开放。示范项目中,有利用桥下空间改造的公园,有江河岸边的滨河公园,也有城市街道与历史文化相融合的省佛通衢广场。
其中,位于广佛江珠高速与穗盐路交界的雨水公园,投资400万元,改造为面积约600平方米的公园,园内海绵城市、绿化、步道等设施齐全。“改造前,这里的地被用来种菜,杂乱无章。现在变成小公园,环境干净整洁,让人感觉舒服多了。”路过雨水公园的黄女士点赞道。
大沥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游剑锋表示,今年大沥镇将继续围绕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的部署和要求,启动上百个市政提升和景观项目改造工程,重点抓好10个重点项目,努力构建“岸绿、路畅、景美、共享、宜居”新大沥。
桂城做法
改造桥下空间打造活力场地
2021年,桂城大力推进对现存桥下公共空间的改造利用,极限运动公园、佛山水道大桥南侧桥底彩虹连廊等一批活力场地出圈“爆红”,摇身一变成为年轻一代青睐的休闲娱乐新空间,进一步彰显了桂城网红城市魅力。
其中,尖东社区体育公园位于S47高速平胜桥下(季华立交),面积约2.8万平方米,引入街舞、滑板元素以及儿童游乐场,打造成具有现代特色、充满极限运动气息的佛山最大全天候街头极限运动公园。
在尖东社区体育公园,若是遇上街舞赛事,这里可搭建表演舞台,成为桂城街舞爱好者的集聚地;这里还有滑板运动舞台,旋转、跳跃、腾空起飞,在此都能随心所欲,尽情施展才艺,深受潮流青年们的喜爱与追捧;除了滑板运动舞台,公园还设计了长达330米的波浪滑板道,让滑板爱好者体验上下起伏的冲浪刺激感。此外,公园还设置了太空攀爬网、攀岩球等设施,满足市民的运动需求。
而2021年12月底完工开放的融通路桥跨线桥底空间,面积约2.17万平方米,设置儿童活动区、健身区、休闲运动场所及篮球场等,为周边市民提供日常休闲健身的好去处。
2021年1月,佛山水道大桥南侧桥底空间向市民开放,面积约8688平方米,通过提取“彩虹的色彩”,设计了一个以色彩为主导的桥下篮球场空间,并设有跷跷板、单双杠等儿童设施和健身设施。同样于2021年1月开放的海八路景观节点面积约6639平方米,设计以圆形构图,活动空间环环相扣,地面铺装采用彩色EPDM,打造缤纷多彩的户外休闲场地。这里设有儿童滑滑梯、跷跷板,是周边市民遛娃的首选地。此外,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台也一应俱全。
值得一提的是,经改造的高铁公园及三山森林公园已化“桥下灰”为“休闲绿”,形成独具特色的公共休闲景观园区。园内乒乓球、健身攀爬设施齐全,让市民在公园游玩的过程中,也能随时随地进行运动健身。
文/珠江时报记者周钊泷吴志恒通讯员周炜华李翠姗李敏聪张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