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里水之光” 迈向“湾区名镇”
以更大的闯劲和创造力,打造“梦里水乡湾区名镇”,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镇域样本

■里水镇党委书记黄伟明开课,指导学员提升组织建设能力。

■训练营学员组队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训练营学员积极互动。

■里水突击队临时党支部坚持党建引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 通讯员供图
2月18日,里水镇2022年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训练营结营,全镇40个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通过三天“充电”,收获满满。他们是推动里水镇发展的主力军,通过不断学习、提升、实践,努力成为奋斗路上的一道“光”,将凝聚更多前进力量,知难而上、披荆斩棘、勇往直前。
锻造更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里水以更大的闯劲和创造力再出发。今年,里水镇围绕区委提出的“抓改革、促转型”总要求,抢抓发展新机遇,从产业发展、城乡融合、环境治理、城市建设、基层治理五个维度发力,聚焦高质量发展,塑造发展新形态,全力打造令人向往的“梦里水乡湾区名镇”,建设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镇域样本。
直面短板
消除党建与工作“两张皮”现象
“我村有一班人,总是打着集体利益的旗号,阻挠各种事项表决。”“应对各种任务已分不开身了,哪有精力跟群众交朋友?”……
一直以来,里水镇部分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在基层任务繁重、人手紧缺的常态下,注重抓经济,忽略抓党建,长期存在党建与工作“两张皮”的状态,导致党组织战斗力不强、号召力不强,例如新上任的“两委”干部跟不上工作节奏,年轻的党员不愿意配合村务管理,有资历的村民不愿意说公道话等。
上述既是里水基层治理的难题,也是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遇到的困惑。2021年,里水镇通过“思想再解放,里水再出发”系列大讨论,提出了党建工作引领弱等七个短板,明确指出“党建工作存在组织弱化、虚化、软化、边缘化,党建引领力不足,无法形成合力,各自为战的现象多”。
党建工作实不实、党建引领力强不强,直接影响到各项工作在基层
执行力度与执行程度。而新的一年,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里水面临广佛环线轨道交通建设、佛北战新产业园、百里广佛滨水绿带、黄金水道建设等多个重要机遇,要在广佛青创城、农业连片集约等方面加力,每一个重点工作落地,都需要里水各方力量合力推进。
党建引领力提升非常关键。短板怎么破?力量如何凝聚?里水镇党委书记黄伟明明确表示,一定要将基层党建工作做实,消除党建与工作“两张皮”现象,破解基层队伍动员力不强、社会号召力不强、战斗力不强等问题,提升基层党组织战斗力。
抓党建,是基层党组织书记的天职。里水镇党委从2021年底即开始谋划新一轮的党建工作提质提气举措,精心策划了今年“新春第一课”——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训练营,组织了全镇村(社区)党组织第一书记、书记及组织委员参加。思想先破冰,有共识才能产生合力,以更强向心力、更快速度向着新目标奋进。
强心聚人
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战斗力
村(社区)工作,核心是组织,关键是书记。本次训练营重点抓好“头雁”能力提升,结合里水镇村(社区)存在的实际问题,针对性设计了三天特色课程,包括政治建设、团队管理、管理方法三大方面,由浅入深、环环相扣,让学员全程参与互动,在互动中主动思考,提升能力,找到新思路,增强当好“班长”的信心。
作为里水镇村(社区)“老班长”之一,沙涌社区党委书记李业华带着组织委员,全程融入训练营。他说,镇党委将村(社区)党组织的“领头羊”与抓落实的“搭档”一起组织学习,提升的是整个团队的精气神,给团队注入“强心针”。
作为南海区最年轻的“90后”书记,里水镇金旗峰社区党委书记林卓前说,经过训练,不仅认识到组织战斗力不足的深层次原因,还掌握了打造团队、联系群众、处理历史遗留问题、有效沟通等技能,对今后推进各项工作有更强的信心。
提振了头雁的自信心,更要坚定群众对党组织的信心。如何有效“聚人”?文教社区党委书记黄启良通过学习领悟到,抓党建、抓队伍不仅抓党员、干部、村民代表,更要从实事联系群众,融入群众生活中,要投其所好,例如一起唱粤曲、一起跳广场舞……根据不同类型的力量,采取不同的方式关心,服务好他们,争取
他们的信赖与支持。
鹤峰村党委组织委员李翠媚深刻认识到,要通过更多举措、有效机制,团结党员、村民代表、文明户、乡贤等骨干力量,才能真正激活党组织的“发动机”,凝聚更多力量推动乡村振兴。
强心聚人,旨在提升基层党组织战斗力。“给我三天时间,一定还一个全新的你!”里水镇党委委员邓永平带领团队用心精心策划训练营,务必要提高头雁政治站位意识,形成更大的格局,让基层头雁统一思想后,更好推动基层党组织战斗力的系列配套文件落地。据透露,里水近期将会结合党员准入、人才储备、党员干部培训、导师帮带等多个方面出台若干个工作措施,为里水镇重塑发展新形态、打造贯彻新发展理念镇域样本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吹响号角
全镇一心为梦想奋斗
元宵节后立马开班,里水镇党委希望通过这场训练营,让基层干部迅速进入状态,以“起步即冲刺,开局即决战”的姿态谋划、做好各项工作。黄伟明专门给训练营党员上了“第一堂课”,其中他提出的“愿景”概念,深刻地烙入了学员们的脑
海中。
“我们要让村(居)民有愿景、有追求,大家才会愿意跟着去努力。”黄伟明勉励所有干部,要将基层工作做好,决定性因素是要打造一支发自内心追求目标的队伍,将目标当成自己的理想与事业,并且将目标愿景让团队、群众听明白、理解好。
“必须跳出里水看里水,从更高的层次、更广的维度、更大的格局审视自己,大胆对标先进地区,扬长避短、精准发力,迈开阔步再启航。”1月11日,中共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第四届党员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召开,黄伟明提出里水要聚焦高质量发展,塑造发展新形态,全力打造新发展理念镇域样本。今年,里水镇围绕区委提出的“抓改
革、促转型”总要求,将聚焦产业发展、城乡融合、环境治理、城市建设、基层治理五个维度全面发力。
眺望着可触达的目标,才可能迸发出惊人的闯劲和创造力。所有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只有跳出自己所在的村(社区),坚持以群众利益为出发点,坚持问题为导向、系统性谋划,才能明确一个党群向往并愿意为之奋斗的美好“愿景”。
“书记一肩三挑,村民的预期目标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村民的共同愿景,一定是幸福的、自豪的。”一个个村(社区)的发展目标,就是里水镇梦想的构成内容。反之,里水镇追求的梦想,也将通过村(社区)的一个个目标来实现。
对这两者的关系,里水镇宏岗村党委书记李汉荣心里想得非常透彻。“要以全镇的高度、格局去思考问题,宏岗村要确保经济平稳发展,民生服务要更扎实,为全镇发展贡献力量。”李汉荣表示,要立足全镇大局,抢抓机遇为宏岗村谋发展,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想方设法抓好落实。
全镇一盘棋,每个村(社区)党组织都是一个战斗堡垒,都是推动里水镇迈向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全镇上下一心,每个愿意支持、推动家乡发展的里水人,都是梦里水乡再创辉煌的追梦人。
一年之计在于春。朝着新目标,定好新思路,打造新队伍,必有新作为。里水镇已吹响新一轮发展的嘹亮号角,为梦想而来,一起向未来。
/记者手记/
活成一道光照亮梦里水乡
“给我三天时间,一定还一个全新的你!”这不仅是本次训练营的目标,更彰显了里水镇党委今年提升基层党组织战斗力的决心与信心。
为期三天的训练营,没有豪言壮语,只有肺腑之言及实实在在的方法论;没有玩手机开小差的学员,只有认真笔记争先回应的上进生。这不是传统的“培训班”,而是一场形式够新颖、内容对“胃口”的训练,学员们掌握的知识和技巧不是单纯由讲师教,而是通过自己思考、讨论、实践得出的,使思考、学习、表达、组织、政治能力综合提升。
“三天充电,三年续航。”鹤峰村党委组织委员李翠媚的这句感慨,道出了学员们的心声。从这个团队的学习力,足可预见这个团队该有的战斗力、竞争力。
基层干部的学习提升,将贯穿全年。里水镇将以镇委党校为阵地,强化分类培训,加速干部成长。这里的“成长”目标,并不仅是个人或团队的成长成才,而是要形成一种自带光环、能发挥更大影响的团队魅力。
正如黄伟明勉励基层干部时所说:要把自己活成一道光,还要让更多的人相信自己才是黑夜的光亮。那么,里水的基层干部要怎样才能成为一道“光”?训练营结束,里水干部的学习思考一直在路上。
里水镇党建工作办主任朱海扬说,要通过系列战斗力提升举措,让全镇党员干部发光发热,成为引领里水各项事业发展的一座座灯塔。里水镇委党校工作负责人黄洁清深信,培训就如一道“光”,要帮助干部扫走心中的阴霾,扫走迷茫,增强信心,激发动力。
北沙村党委书记李兆锋也表态,不仅要自己储备足够的能量成为一道“光”,还要把握和培育“高能量”人群,让他们接收“光”,让“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作为金旗峰社区党委组织委员,李静要带领更多居民群众一起追逐“光”,并将一道道“光”传递给身边人,带动身边人。
相信,随着党员干部自身拥有这一道光,并深深扎根在基层,与群众融为一体,从群众所需、群众所盼出发,知难而上、披荆斩棘、勇往直前,一定能将这道光传递给更多里水人,直至照亮整个“梦里水乡湾区名镇”。
文/珠江时报记者 欧林菊通讯员 陈淑仪图/陈家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