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建专家南海寻亲 期待你提供线索
乡村振兴专家孙君寻找外公陈元泉的八位兄长及其后人,市民如有线索请致电本报

■孙君(左一)和他的母亲陈宝玲(前排中间),多年来一直在寻找 陈氏八兄长。 受访者供图


扫码看陈氏寻亲资料
近期,乡村振兴专家孙君向珠江时报梁心帮办栏目求助,希望本报帮忙寻找他外公陈元泉的八位兄长及其后人。陈元泉79年前离开南海,由于时间久远及其他客观原因,孙君能提供的有效信息相对较少,期待广大市民提供寻亲线索。
据孙君陈述,陈元泉是广东南海县人,民国时期曾是国民党军医,约1943年离开南海去往安徽,解放后留在当地生活。陈元泉兄弟九人,他排行第九(元字辈)。陈元泉之女陈宝玲(孙君母亲,或为宝字辈),今年81岁,小时候在南海生活,直到1956年离开。
陈氏寻亲资料
孙君外公:陈元泉,1943年离开南海
孙君外婆:赵有珍,湖南湘潭人
孙君母亲:陈宝玲,1956年离开南海,后一直居住在安徽省当涂县大桥镇小吴村
陈元泉儿女:大女儿:陈宝林二女儿:陈宝群三女儿:陈宝农四儿子:陈建平
陈元泉是“元”字辈,后面可能是“宝”字辈。
助力南海乡村振兴再次燃起寻亲热情
孙君是安徽人,1961年生,现任北京绿十字生态文化传播中心主任,长期致力于新农村环境建设,进行了大量试点工作,著述颇丰,是乡村振兴方面的知名专家。
2月10日,孙君受南海区人民政府邀请,参与南海区乡村振兴项目建设。南海是他外公和母亲的故乡,此次回到南海,让他再次燃起寻亲热情。
孙君向记者讲述,他外公陈元泉是广东南海县人,民国时期曾是国民党军医,约1943年离开南海去往安徽,解放后留在当地生活。
陈元泉兄弟九人,他排行第九,其余八人均已失联,孙君想寻回的便是这八人及其儿女;这八人如果还健在,应有百岁了。
孙君母亲名叫陈宝玲,1941年生,今年81岁。1956年以前,陈宝玲在南海和安徽两地奔波,1956年正式离开南海,后一直居住在安徽省当涂县大桥镇小吴村。陈宝玲离开南海时只有10多岁,她对自己曾经生活过的家乡印象模糊,仅记得的是:住在一条陈姓大村,村里有个小山坡,山坡前有一条河,村里瓦房密布。
四处奔走几十年来寻亲从未间断
为了找到外公的兄长及其后人,几十年来,孙君一旦有空就四处奔波,查找档案,寻访相关部门。
起初,孙君想通过档案查找到外公祖籍的村居。他首先到当涂县找档案,没找到。后来当涂县有一部分行政区域划到芜湖市,他又前往芜湖找,依然没有结果。孙君说:“档案寻亲这条路行不通,所以我们把目光投向了南海。”
去年9月23日,孙君的侄子孙汉带着奶奶陈宝玲来到南海、广州。由于民国时期广州部分区域归属南海,所以祖孙俩先后辗转广州市白云区的白沙村、沙贝村、钟荣村和南海的泌冲村,询问陈氏族人,但历时三天依然无果。
今年2月10日,孙君受邀参与南海区乡村振兴项目建设,为他寻亲带来了新机遇,他非常激动,第二天就赋诗一首以表达寻亲的迫切愿望。这诗题为《南海寻根》,诗中写道:身在南海村祠旁,同根同族两相休。看谁都像陈家人,花落无声泪下流。异域无边总回首,四代同堂皆为愁。念念不忘念念忘,千里单骑向天求。
“只要能找到亲人,不管需要怎么做,我们都会配合。”孙君说。
市民如有线索请致电本报
孙君来到南海后,向本报《梁心帮办》栏目求助,希望通过媒体的力量,为他寻到亲人。
接报后,本栏目一方面积极了解有关细节,为孙君寻亲梳理有效线索。另一方面将链接社会资源,多方寻找陈氏宗亲。
接下来,本报将根据《南海姓氏概况》,派出帮办记者深入各村居访问陈氏族人,也将联动广佛媒体帮助寻亲。
广大市民朋友如有线索,欢迎致电本栏目(联系人杨记者18928636338,梁记者18923134567)。
文/珠江时报记者 杨世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