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流涌动
南海各部门、社区、志愿者齐齐“送温暖”,让市民感受浓浓暖意

■在核酸检测点,志愿者查看市民登记信息。 ■民警为老人撑伞,与医护人员合力将其转移到救护车。 ■志愿者为核酸检测点、疫苗接种点的一线防疫工作者,以及周边辛勤劳动的服务工作者送上姜茶。 ■南海区救助站工作人员为流浪乞讨者送保暖物资、食物。
连日来寒潮来袭,南海天气阴冷并伴有风雨。寒风吹紧了人们的衣领,也考验着南海的服务“温度”。南海各部门、社区、志愿者齐齐出动,救助老人、开展“送温暖”活动、坚守核酸检测一线,让市民感受到浓浓的暖意。
部门
“扫街”送温暖 救助流浪者
2月19日晚上8点30分,南海区救助站站长朱远强带着4名工作人员组成“夜间巡查小分队”,带着御寒衣被和干粮,穿梭在狮山镇公共场所、公园、桥底等地方“扫街”,每发现一名露宿街头的流浪乞讨者,都会上前仔细询问、劝说,送上一些御寒的物资。
几块硬纸箱搭建的临时床,几床棉被,一些生活杂物……在狮山镇官窑社区的草暖公园一处凉亭里,有三名流浪乞讨者露宿在此。朱远强告诉记者,与流浪乞讨者交谈中得知,他们因习惯了流浪生活并不愿意前往区救助站接受帮助,也不愿意返乡,我们只能为其送保暖物资、食物、饮用水以及留有联系方式的宣传单。
在松岗社区的文化公园里,得知有两名流浪人员长期露宿。朱远强和队员们开始“地毯式”巡查,看到公厕有一名流浪乞讨者正准备打地铺睡觉。“天气这么冷,想回家吗?身份证还在吗?需不需要我们帮你买票?你愿意去救助站?可以免费吃住。”南海区救助站工作人员阿平不断劝导该男子进站接受救助,了解后得知该男子丢失了身份证,不能购票回家,于是联系相关部门帮忙协调解决身份信息问题,叮嘱他要注意保暖,有需要时联系救助站。
截至2月20日,南海区救助站出动车辆13辆、人员72人/次,劝导流浪乞讨者进站接受救助,并为救助者提供必要的御寒物资和就医帮助,帮助有返乡意愿的人员购票返乡。同时,各镇街的民政工作人员也深入公共场所、公园、桥底等地方“扫街”,充分发挥“兜底线、救急难、惠民生”的职能,让流浪乞讨者以及临时遇困人员得到及时救助,让他们在寒冷中感受到温暖。
志愿者
风雨中坚守做好核酸检测服务
2月20日,寒潮来袭,桂城来(返)佛人员核酸检测服务仍在继续。不少志愿者,迎着风雨、默默坚守在核酸检测点为来(返)佛人员提供志愿服务。
当天中午12点,在佛平二路口北侧维也纳酒店核酸检测点,南海青年志愿者甘添禧脱下防护装备,跟工作人员做好交接,就得赶回去,参加下午1点的班会。甘添禧现在是桂林理工大学大三的学生,因为疫情原因暂时未能回校,留在家里上网课。即便学业繁重,一有空余时间,甘添禧还是踊跃地报名参加防疫志愿服务。
为前来检测的人员答疑解惑、核验信息、分划批次,从早上9点一直坚守到中午12点结束。天气寒冷,过来检测的人员不多,即便是没人的间隙,甘添禧也未曾坐下休息过。雨水沿着棚沿流下,积水在甘添禧来回走动间打湿了他的裤脚。“参加志愿活动是我践行信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遇到的人和事,他们给我的反馈对我的成长都是有帮助的。”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甘添禧要求自己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用实际行动努力向党靠拢。
当天,桂城的志愿者分批次为核酸检测点、疫苗接种点的一线防疫工作者,以及周边辛勤劳动的服务工作者送上姜茶,用双手传递桂城温暖,彰显志愿温情。
不畏严寒站好最后一班岗
在狮山体育馆核酸检测点,记者看到群众陆续前来,在此坚守的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不畏
严寒,在风雨中指引群众有序进行核酸检测。
“服务真快,10分钟搞定,为狮山的高效点赞。”从潮汕返回狮山的陈先生表示,天这么冷,还下着雨,现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热情为我们服务,温暖了我们的心。据唐边社区工作人员唐浩忠介绍,他们从2月16日开始支援核酸检测服务点,从下午3点值班到晚上9点。“今天是最后一天,虽然天气冷,人不是很多,但是也要站好最后一班岗。”
社区
探访独居老人送上关怀与温暖
“最近气温速降,您要注意添衣保暖呀。”“婆婆您好,您要照顾好身体,生活上有什么需求跟我们社区工作人员说。”……2月20日上午,大沥镇联滘社区开展入户探访活动,为社区高龄、独居、孤寡等长者送上关怀与温暖。
当天上午,联滘社区党委书记谭振涛带领社区两委干部、社区工作人员、幸福院社工来到滘口经济社旧村内独居长者们的家中,亲切地与他们详谈,了解其身体状况,叮嘱他们注意添衣保暖,照顾好身体。据了解,当天联滘社区探访了13名独居老人和3名孤寡老人。
“谢谢党和政府、社区的关心和惦记,逢年过节或者天气寒冷、炎热的时候,都能收到社区的关怀和祝福,我觉得很开心!”社区长者杨婆婆说。而另一位长者黄叔也表示,在社区的帮助下,家中的生活条件也变得更好了,“祝愿联滘社区的发展越来越好,蒸蒸日上!”
线上送温暖一样暖人心
2月19日,在狮山镇罗湖社区党委的带领下,一众党员志愿者开展“幸福开春——红色专线电访活动”,通过电话联系形式,线上为50位特殊长者送上关心和慰问。
“阿姨,你在忙些什么呢?”“最近身体怎么样呀?”“天气这么冷,又下雨,尽量别出门。”……在罗湖社区幸福院,党员志愿者使用手机或者座机,以一对一方式和老人家们聊了起来,并将了解到的信息一一记录在红色专线电访记录簿中。
在电访过程中,志愿者发现84岁的独居长者招婆婆声音有些疲惫,连忙问起婆婆近日的身体状况。“一到阴冷天气就骨头疼,现在去医院好难的,又要麻烦小孩,还是自己买些膏药贴一下就好了。”招婆婆说。志愿者马上做好记录,并且提出,日后可以帮忙链接专业的医护人员上门服务。得知这样的消息,招婆婆十分感谢,表示社区对她们这些独居老人真是关怀备至。
当天,党员志愿者通过电话联系形式,线上为50位特殊长者送上关心和慰问,包括4位孤寡长者、1位失独长者、1位失能长者、20位残疾长者、24位高龄独居长者,并收集了长者提出的需求,接下来社区将进一步了解长者情况并持续跟进。
暖心故事
老人雨夜被撞民警撑起 “保护伞 ”
2月17日晚上9时许,里水派出所所长曾庆常、中队长莫满锐在辖区巡查河道后返回派出所。途经富寿公园路段时,看到一名头发已花白的老人躺在地上,无法动弹,旁边一名男子急得不知如何是好。
经了解,该男子是货车司机薛先生,当晚其驾车途经富寿公园路段时,因避让不及,与坐电动轮椅回家的老人发生碰撞,致使老人摔倒在地。了解情况后,民警第一时间通知医院安排救护车前来救治。
老人年事已高,倒地后无法起来,民警也无法得知其是否受伤,天上又下起雨。为避免搬动老人造成二次伤害,曾庆常从车内取出雨伞和衣服,蹲下帮老人撑伞挡雨,并将衣服为老人盖上保暖,随后询问起老人的详细情况。从老人断断续续的话语中,民警得知老伯姓马,今年已经83岁,家住附近。
由于该路段车流量较大,期间,莫满锐在现场指挥交通疏导车流,同时通知勤务指挥室调度警力前往事故现场支援。
与此同时,民警通过电话与老人儿子马先生取得联系。当得知其父亲目前状况后,马先生立即前往医院陪伴父亲作进一步检查治疗,对里水派出所警辅人员和医护人员的及
时救助表示感谢。
事后,民警回访得知,马老伯身体已无大碍,但因年事已高,目前还在医院住院检查。
文/图 珠江时报记者陈志健戴欢婷刘杭丁当彭燕燕李福云通讯员巢海文吴婉珊陈健平李润霞何燕慧钟锦明林玉莲林海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