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制造业转型升级牢牢占据南海发展C位
(上接A01版)
在推动制造业升级中,要继续保持战略定力。保持战略定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领导干部要保持定力,二是企业家要保持定力。对政府而言,要推动房地产与实体经济良性互动发展,尤其要避免东部地区制造业的空心化。即使在桂城这样的城市化最发达地区,高端制造业仍应成为重要追求,村改也应确保以“工改工”为主。南海已明确要划定不少于190平方公里工业用地红线,5年内逐步将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提升至25%。有清晰的目标和举措,这就是战略定力的体现。对于企业而言,不能因为制造业赚钱太慢,就转行赚快钱。制造业转型升级,不是转行,而是升级。
在推动制造业升级中,要激发科技创新的动力。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当务之急是要激活科技和金融两个翅膀,打造“主体坚固、两翼有力”的活力新南海。一是要继续做量,把研发投入占比提上去,同时要存量提效,利用好全区34个重要创新平台,加强科技成果的转化。另一方面,大力推动企业上市。上市是最好的转型升级,例如蒙娜丽莎集团上市4年来,即使陶瓷行业大环境不断调整,其仍连续多年实现快速增长,这是享受资本红利的效果。
在推动制造业升级中,要充分释放两业融合的潜力。很多人会问,制造业占据C位,是不是可以忽视服务业的发展?并不是,关键是要融合,而不是非此即彼。有研究表明,将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程度提高1%,制造业效率可以提升39.6%,深圳、上海等制造业最发达的地方,也是生产性服务业最好的地方。南海坚持制造业立区不动摇,必须高度重视并做大做强生产性服务业。南海制造业突围的痛点,在于长期停留在加工环节,而位于“微笑”曲线两端的研发、设计和品牌环节缺乏,应把推动价值链迈向高端作为重点。因此,南海制造业的转型不是“单打独斗”,而是两业融合的“协同作战”。南海应以国家“两业”融合试点为契机,大力发展工业设计、现代物流、金融等产业。
在推动制造业升级中,要推动全社会形成合力。“不转型等死,转型找死”,不可否认,当前一些中小企业还存在这样的偏见。企业是转型升级的主体,推动制造业升级,最根本的是要激发企业转型的内在动力,要实现政企同心,形成同频共振。
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是省市的要求,是南海的雄心,是企业的期盼。应进一步增强制造业升级在各项工作中的C位意识,为制造业发展配置C位资源,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以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紧迫感、使命感,坚决打赢制造业升级这场非打不可、必须要赢的关键战役,不断彰显南海制造业大区的C位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