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吃多餐适量运动 早睡晚起情绪稳定
医生建议老年人秋冬季节要谨防心脑血管、呼吸道等常见病

重阳已过,时令进入深秋,气候逐渐转凉,中医有个说法是“阳气由升浮逐渐区域沉降”。身体会出现躁郁、困乏,心脑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等也容易高发。老年人该如何安然度秋,保持“元气满满”的身体呢?
/积极预防/
远离这些秋冬季高发疾病
1.心脑血管疾病
心脑血管疾病是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秋冬季节天气变冷,会使人的血管收缩,而且早晚温差大,一冷一热容易导致血管痉挛,使血压增高或不稳定,心脏负担加重。
因此,老年人要注意保暖,适当活动。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精神紧张和情绪激动。注意劳逸结合,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还要定期进行心脑血管系统体检,平时适当选用一些溶栓、降脂、扩血管和防心肌缺血、缺氧的药物。
2.呼吸道疾病
秋天天气干燥,老年人容易患上呼吸道感染。呼吸道感染不愈往往成为其他疾病的主要诱发因素,会导致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特别是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患者更易发病。
在预防方面,原有慢性支气管炎的老人要加强个人防护,注意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避免与感冒患者接触。饮食上,不吃辛辣刺激、油腻、易过敏的食物,忌烟酒。
3.消化道疾病(肠胃病)
天气转凉,人体受寒冷刺激后血液中的组织胺增多,胃酸分泌旺盛,胃肠发生痉挛性收缩,机体抗病力及适应性也随之降低,故有胃病的老年人冬季就容易旧病复发,甚至引起胃出血、胃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因此,秋冬季老年人要特别注意胃部保暖,饮食宜选温软、淡素及易于消化的食物为好,并做到少食多餐,忌食生冷,戒除烟酒,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改善胃肠血液循环。
4.风湿
在秋冬季,要避免风寒湿邪侵袭。老年人日常要防止受寒、淋雨和受潮,关节处要注意保暖,不穿湿衣,湿鞋等;不要贪凉受露、暴饮冷饮及卧居湿地等。另外,劳动或运动后,里衣汗湿应该及时更换,不可趁身热汗出未干便入水洗浴;垫被、盖被应勤晒太阳,以保持清洁和干燥。
5.心理疾病或不良情绪
老年人看见秋天萧瑟的景色容易触景生情,在精神上产生孤独感、悲伤的低落情绪,极易导致抑郁症的发生。老年朋友应适当走出户外参加一些适宜活动,如登山、赏菊等。注意体力不要透支太多,不要进行大运动量活动。
/学会养生/
三大妙招让你“元气满满”
1.要重视饮食调养
在冬季,老年人宜热食,但燥热之物不宜多吃,否则内伏的阳气会郁而化热,损伤身体。老年人在秋冬季节三餐不宜吃得过饱,以少吃多餐为佳。
在食物方面应有所选择,羊肉性温,暖中补虚,补中益气,开胃健力,是老年人冬季的食补佳品。鲤鱼性味甘平,能治咳逆上气,下水气,利小便,老年人在冬季亦可多吃。老年人在冬季应适当多吃些营养丰富的食物,以使机体能摄取足够的养料和热量,更好地抵御寒冷。同时,要注意食物多样化。
2.要注意生活有规律
老年人体质较弱,为了蓄养体内元气,提倡早睡晚起,以保证有充足睡眠。临睡前最好用热水洗脚,使脚部血管舒张放松,血液循环流动,促使脑子里的血液往下流,从而提高大脑的抑制作用,这样就会入睡快,睡得甜。由于气候寒冷,要注意保暖,衣服要和暖贴身,以防寒气袭人,引起腰背寒痛。
3.要适当参加体育锻炼
秋冬季气候渐冷,但老年人也不要整天待在室内,应该根据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到室外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如打太极拳、散步,这样既可以使体质得到增强,又可以改善机体的御寒能力。
文/珠江时报记者许可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