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免费停车位 解决职工停车难
狮山松夏园区找准工人的揪心事、烦心事,解决停车难、出行难问题


■狮山多个部门单位实地查看并商讨新增公交车站点选址问题。
松夏产业园区聚集超2.3万名产业工人,园区内停车位供不应求成为困扰企业和职工的老大难问题。近日,狮山镇松夏产业社区服务中心联合南海区交通运输局狮山分局、佛广高新分公司等单位,实地查看并商讨新增公交车站点及选址问题,争取辐射到周边村居、商贸广场,并与城市中心、交通枢纽站接驳,解决企业职工及周边群众出行难问题。
狮山镇园区产业服务中心自去年成立以来,以1+6服务架构探索社区化产业服务模式,全方位为企业和产业工人提供更多精准、精细的优质服务。为此,其下设的松夏产业社区服务中心与驻点直联团队深入企业走访,找准产业工人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将反馈的停车难、出行难等问题纳入“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民生项目清单,以坐不住的紧迫感和等不起的责任感,把一件件民生项目落实好。
新增500多个停车位缓解职工停车难
松夏产业园区于1993年开发建设,经过20多年发展,如今园区内分布着385家企业,聚集超2.3万名产业工人。但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也接踵而至,首先就是产业园区停车难这一难题。
“我们走访企业时,听到最多的就是停车难。”松夏产业社区服务中心主任孔海峰表示,针对企业及产业工人的诉求,驻点直联团队与该中心、交警部门联系,寻求解决方案。
经过多次沟通,交警部门允许在松兴路、凯旋路、创业路等园区支路及次干道路边规划停车位,企业职工可以免费停放车辆。
这个消息让园区车主很开心,因为这个园区停车位供不应求,不少车主只能把车停在路边,但又怕被抄牌,这下终于可以放心停车了。
为了能让产业工人早日“安心”,松夏产业社区服务中心协助有关单位划停车位,腾出空间,增加免费停车位396个,加之前期完成的100多个,今年园区共新增500多个免费停车位。
对于这一民生工程,园区内不少产业工人纷纷点赞:“有了停车位,再也不用担心车辆被抄牌,可以安心上班了。这一民生实事,提升了我们产业工人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完善公共设施优化营商环境
除了反映停车难问题,企业和员工还反映园区内的松夏大道、工业大道沿线没有人行道,上下班高峰期行人只能在机动车道上行走,存在安全隐患;公交车班次少、间隔时间长,企业员工出行难……
针对以上问题,松夏产业社区服务中心驻点直联团队协调相关部门单位,多次实地查看了解现状,并多次召开协调会。
经过多方不懈努力,10月8日,松夏大道人行道及园区内部分市政设施改造提升方案出炉。
松夏大道人行道全长约2550米、宽约3米,10月12日完成施工招投标工作,10月22日施工单位开始进场施工。
“没有人行道,员工上下班很危险,大家都把这件事作为今年园区的头等大事,定期沟通、协调,尽快落实前期工作,到目前进场施工,旨在尽快解除安全隐患,让产业工人安心安全上班。”孔海峰说。
与产业园规划布局形势相一致,全国各地的人才选择来到狮山发展,狮山聚集了数十万产业工人。
如何留住他们?唯有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打造“产业工人半小时生活圈”。而加快路网互联互通,完善公共交通设施配套是关键。
“园区大部分产业工人还是选择乘坐公交上下班及出行,但经过园区的公交线路及班次少、间隔时间长,给他们的出行造成困难。”松夏产业社区服务中心驻点直联团队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团队联合有关部门,对公交站点增设选址、公交线路调整可行性进行多次调研。
在对企业员工乘坐公交车的人数、时间、地点进行统计后,10月21日下午,松夏产业社区服务中心联合交通管理等部门,来到园区主要干道、辐射的塘联村及万石村进行公交站点选址,协调优化线路,并商讨28个公交站遮雨棚的建设。
目前,南海区交通运输局狮山分局已在松夏工业园东风路新增松夏工业园东风路(双向)公交站点,新增278公交线路进入东风路,同时调整280公交线路,在上下班高峰期加密线路班次,将原本40~50分钟的发班间隔缩短为30~40分钟。
调整后的280路、新增的278路,将辐射周边村居、商业广场,并与城市中心及交通枢纽站接驳,半小时内可以满足购物消费、休闲娱乐等,最大化满足产业工人的出行需求,打造产业工人半小时生活圈,助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文/图珠江时报记者李福云通讯员肖小元孔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