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滘中学德育处主任、思政课教师张建文:
“激励孩子全面而有个性发展”

■张建文(右四)和学生探访叠滘社区乡贤孔树先生。
个人档案
姓名:张建文
荣誉称号:中学政治高级教师,桂城街道政治学科带头人。南海区优秀教师,南商教育基金“最美思政课教师”、南海区教育教学科研先进个人、南海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个人、南海区征文比赛优秀指导老师,桂城街道优秀班主任、优秀共产党员、教师读书心得先进个人。
走进叠滘中学的校门,一眼便能看到校道旁遒劲挺拔的大树,历经风雨仍枝繁叶茂。醒狮、龙船、十番……校园文化宣传栏上,满是叠滘特色的水乡文化元素。
叠滘中学创办于1982年,学校坚持“全面发展,成人成才”的办学理念,让学生德智并兼、身心两健、学创俱佳、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自1991年踏上讲坛,张建文从事教育工作已有30个年头。2007年,她来到叠滘中学担任德育处主任兼思政课教师。一路秉承着“情境育人,知行合一”的德育理念,张建文将思政教育植根水乡沃土,激励学生做“全面而有个性”的叠中人。
以悟道取代灌输做好学生引路人
初中阶段的思政课特点鲜明,横跨多个学科,综合性、开放性、实践性、生活性较强,对教师教学的要求也较高。
教学中如何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有机统一,让学生真真切切地融入思政教育、体验到思政的魅力?张建文多年来对这个问题进行思考与探索。
乘着桂城教育局提出的构建学校-家庭-社区“1+1+N”教育生态理念的东风,张建文充分挖掘阐发乡土文化时代价值,融入学科教学。
每年5月,学校会联手社区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例如为初一学生开设真人图书馆讲座,舞狮、龙船、武术、十番等富有乡土文化气息的体验类课程;带领学生深入社区聆听乡情报告会,体验各类民俗文化活动,探访老人、做社区文化导赏员等。张建文将体验活动与思政教育相融,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中华文化的力量、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她还邀请叠滘本地的老党员黄宝煜来到课堂,从亲身经历讲起,带领学生们回顾党的光辉奋斗历程以及叠滘多年来的沧桑巨变,知往鉴今,以启未来。
她还跨学科“化身”美术教师,教学生用中国画的形式将南海本地的红色资源呈现出来。中共南三花工委旧址、区梦觉故居、珠江纵队独立第三大队队部旧址……一笔一画的勾勒、一个个历史故事跃然纸上,让红色之花在学生心中绽放。
鼓励学生全面发展给梦想插上腾飞翅膀
“其实在我眼里,没有好生差生之说。”张建文认为,每位学生都有值得发掘的长处。作为教师,她会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全面发展。
课堂上,为了加深学生对重点难点知识的理解,张建文引导学生以小品的形式将课程内容表演出来,在表演中体验思政的乐趣。她因材施教,推荐张浩特参加了学校话剧社,发挥特长。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训练,张浩特与11位同学共同表演的反映叠滘水乡传统文化、体现当代工匠精神的话剧《守艺人》获得了佛山市中小学校园艺术节金奖。从叠滘中学毕业后,张浩特带着《守艺人》剧本在新学校组建了新的话剧小组,他说:“我想把叠滘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到更远的地方,让更多人们了解水乡之美。”
同时,张建文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现就读于南海一中的学生黄向涛也曾是叠滘中学义工队的一员,他在公益中找到自我价值、立下远大理想,“张老师说得没错,初中的学习不应止步于课堂,这几年的义工经历让我开阔了视野、提升了能力,并认识到许多优秀的榜样。我日后也会继续帮助更多的人。”
“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要勇于为自己的梦想插上翅膀。”张建文告诉学生,“无论你们日后从事何种职业,老师都希望你们做对社会有用的人。”
传道授业,立德树人,张建文以有趣有料的课堂,发挥榜样的力量,引领学生不断积极向上。“让思政教育扎根中华文化沃土,让每一个孩子向阳生长。”张建文一直在路上。
文/珠江时报记者许可可通讯员李芳毅邓付生图/叠滘中学教师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