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1年10月22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 习近平向新西兰新任总督基罗致贺电
    • 湾区立南海 当惊世界殊
    • 聘任首批引才大使 开通首条人才快线
    • 增加扶持资金 助力初创文创企业成长
    • 能工巧匠聚佛山 三大赛道比技能
    • “双十一”将至 今年有啥新玩法

    第A02版:要闻

    • 击楫中流 破浪前行
    • 经济发展:站上新台阶构筑新格局

    第A03版:要闻

    • 产业集聚引人才 人文服务留人才

    第A04版:要闻

    • “潜力股” 项目齐聚 真功夫惊艳评委

    第A05版:要闻

    • 榫卯之间传技艺 专注木雕一辈子
    • p46

    第A06版:要闻

    • “梦家圆”让新南海人融入社区
    • 环卫工人收到“节日礼包”
    • 发现违法生产活动应制止并举报
    • 湾区立南海 当惊世界殊

    第A07版:教育

    • 超 400所学校参赛 规模为历届最大
    • 模拟列车进站 传授物理知识
    • 南番骨干教师深入课堂听课评课
    • 参加省市区级竞赛 成绩优异有重奖

    第A08版:视野

    • “双十一”提前啦! 看看有哪些新玩法
  • 数字报首页

A04:要闻

2021年广东“众创杯”创业创新大赛之技能工匠争先赛决赛结束

“潜力股” 项目齐聚 真功夫惊艳评委

2021年10月22日

    ■

    创业选手上台路演。

    ■本次比赛不乏女性创业者。

    ■评委点评。

    ■获奖创业团队合影。

    ■情景剧表演《梦想的起点》。

    不比传统的车钳刨铣,比的是与智能制造紧密结合的高新技术、“色香味”俱全的新式粤菜、直击痛点难点的家政服务方案……10月21日,历经四个多月的发动、初赛、培训、复赛,2021年广东“众创杯”创业创新大赛之技能工匠争先赛迎来总决赛,获奖选手可享受总额超200万元的项目资助。

    大赛最终决出4名金奖、6名银奖、8名铜奖以及若干名优胜奖。其中来自佛山的项目获得广东技工主赛道团队组1铜、广东技工主赛道企业组1金2银3铜、粤菜师傅专项赛1金1银1铜、南粤家政专项赛1金1银1铜的优秀成绩。

    这是赛事举办的第五年。通过五年沉淀与积累,这个赛事已成为技能人才展示才华的平台,一批知识型、技能型、创业型劳动者脱颖而出,通过将项目落户佛山等途径助力佛山高质量发展。

    更专业  项目聚焦生产生活需求

    “2020年你们的营业额是多少,客户源有多少是百万级以上的?”“这个项目有哪些高精尖技术?专利所属人是谁?”“分析时你们对比的主要指标是什么?”……大赛决赛采用项目路演与答辩的形式进行,其中项目展示8分钟,评委点评提问4分钟。面对评委们提出的问题,选手们无惧挑战,细致解答,以专业流畅的阐述,得到了好评。

    路演答辩时,获得广东技工主赛道团队组金奖的“趣乡-乡村民俗文化内涵与盲盒经济的创新融合”项目一亮相,就以精致、可爱且带有浓郁广东民俗特色的手办吸引了现场评委和观看网络直播的观众。

    “希望通过赛事获得融资扶持,打造特色IP,擦亮广东‘乡村文化’品牌。”项目负责人彭文珊表示,参加大赛的这四个多月,团队得到专业老师指导,让他们对创业也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尤其是在设计思路、营销推广等方面有了新的调整。

    获得广东技工主赛道企业组金奖的是来自佛山南海企业的“稳固新型环保建筑装饰构件应用及发展”项目,这一新时代高科技环保建筑材料,物理性能与瓷化产品相似而又优于传统瓷化产品,具有轻质、防水、防火、不开裂、超耐候、环保等多个优点。

    广州盛宣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刘邦景认为,进入决赛的项目都经过精心打磨,创意与技术兼备,聚焦市民生活痛点难点问题,并给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同样对本届项目点赞的还有深圳市点亮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合伙人朱斌斌,“不少项目重视产品创新,各有特色且质量很高。”

    作为投资人,朱斌斌对获得粤菜师傅专项赛金奖的项目“基于生态模拟的水产智能运输解决方案”印象深刻,该项目主打“无水活鱼运输”理念,解决了目前冷链运输活鱼损耗的大问题。他认为,粤菜师傅专项赛是消费餐饮类的专项赛事,在这一赛道中的参赛项目具有示范作用和引领作用,相信未来进行市场推广后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在南粤家政专项赛的赛场上,一个个为解决问题而生的技能人才创业项目接连登场,其中金奖项目“智清杰A9家电、软装、管道智能清洗设备创业计划书”以设备全方位一体、方便携带,清洁人员只需上门一次便可完成全部清洁的优势,向评委展示出家政服务业更便捷高效的工作模式。

    现场评委还针对所有参赛项目的可行性、创新性、示范性等方面给出了具体建议。广东博思职业培训学院院长李慧娟在点评中表示,决赛中涌现的家政类项目非常具有示范性,未来要深度思考的是如何把传统产业做强、做大、做精,以及转向智能化,更接地气、更符合家庭需求。广州蓝山商裕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黄辉则补充道,一个成熟的项目需要市场模式和技术创新“两条腿”走路,希望未来参赛项目可以继续深挖用户需求。

    更高质  精准对接三大工程

    36个充满创意的项目、精彩的答辩、青春的激情、对梦想的执着、导师的鼓舞令人动容。大赛自6月底启动以来,社会反响热烈。数据显示,共有767个项目、超过3000多名参赛者报名,总报名数较去年增加近20%。

    作为国内首开先河的、为技能创业者量身定制的双创赛事,众创杯肩负着多重职责和使命,它不仅仅是一场全省性创业创新大赛,更是一个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引擎,在全社会掀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

    赛事承办方介绍,今年大赛为不同创业群体量身打造广东技工主赛道、粤菜师傅专项赛和南粤家政专项赛三大特色赛道,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精准对接“粤菜师傅”“广东技工”以及“南粤家政”三项工程,希望通过本次赛事,催生更多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和新业态,挖掘培育优质双创“潜力股”,以创业带动就业。

    参赛项目不仅涵盖粤菜师傅、家政服务、现代农业、教育培训等传统行业,还有互联网+、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产业以及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3D打印、无人机应用、文化创新等热门产业,实现了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融合发展和“比翼齐飞”,充分体现了本届技能工匠们创业、创新、创造的能力。

    对于参赛项目团队来说,除收获技能技术等多方面的成长,更有真金白银的奖励。

    广东技工赛分团队组和企业组,各设金奖1名、银奖2名、铜奖3名、优胜奖6名,其中团队组金奖、银奖、铜奖分别按10万元、8万元、5万元的标准给予省级优秀创业项目资助,企业组金奖、银奖、铜奖分别按20万元、15万元、10万元的标准给予省级优秀创业项目资助。

    粤菜师傅专项赛和南粤家政专项赛各设金奖1名、银奖1名、铜奖1名、优胜奖3名,其中金奖、银奖、铜奖分别按20万元、15万元、10万元给予省级优秀创业项目资助。此外,大赛还配套“12+N”系列支持措施,持续助力技工创客在广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根据统计,本届大赛启动以来,多轮比赛的网络直播点击量累计达到100万人次以上,广大网友纷纷留言点赞项目创新性强,为参赛项目带来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更深远 赛事聚集高技能人才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2017年首届技能工匠争先赛举办至今,累计超万个创业项目报名参与,赛事覆盖面与影响力日益扩大。目前,技能工匠争先赛已经成为广东持续时间较长、群众基础较深的创业扶持活动及创新大赛平台。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是佛山承办技能工匠争先赛的第五年。佛山以大赛为载体,汇聚优质资源、挖掘优秀项目为技能人才提供展示自身才华的舞台,进一步激发本市广大技工院校、中职学校和技能人才的创业创新热情。

    整个赛事中,由技校学生参与的广东技工团队组是赛场上最富有朝气的面孔。与“众创杯”其他单项赛不同,技能工匠争先赛要求,参加团队组比赛的成员至少一名为全国技工院校和中职学校在校学生,企业组参赛项目负责人须为技工院校和中职学校在校及毕业生,或具有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得益于此,更多佛山的技工院校或中职学校学生有了更大的舞台。

    赛事也为佛山推动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培养出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业型劳动者大军,为佛山“十四五”新征程及广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高技能人才支撑。

    其中,在2020年技能工匠争先赛中备受关注的“远距离探测非接触传感器及电磁材料关键技术开发”项目就落户佛山,目前其产品已经广泛应用于工业互联(装备自动化)、车联网(无人驾驶/辅助驾驶)、环境监测、智能家居、医疗健康、机器人/无人机避障等领域,同时出口至日韩等国参与全球竞争。

    “从初赛到决赛,见证了一批技能工匠的创业梦。小技能,大市场。微创新,接地气。”赛后,评委刘邦景发出了这样一条朋友圈,他相信,虽然技能工匠争先赛告一段落,但技能创业者们将带着满满收获,继续前行。

    文/图珠江时报记者郑慧苗通讯员周政杰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