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1年10月22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 习近平向新西兰新任总督基罗致贺电
    • 湾区立南海 当惊世界殊
    • 聘任首批引才大使 开通首条人才快线
    • 增加扶持资金 助力初创文创企业成长
    • 能工巧匠聚佛山 三大赛道比技能
    • “双十一”将至 今年有啥新玩法

    第A02版:要闻

    • 击楫中流 破浪前行
    • 经济发展:站上新台阶构筑新格局

    第A03版:要闻

    • 产业集聚引人才 人文服务留人才

    第A04版:要闻

    • “潜力股” 项目齐聚 真功夫惊艳评委

    第A05版:要闻

    • 榫卯之间传技艺 专注木雕一辈子
    • p46

    第A06版:要闻

    • “梦家圆”让新南海人融入社区
    • 环卫工人收到“节日礼包”
    • 发现违法生产活动应制止并举报
    • 湾区立南海 当惊世界殊

    第A07版:教育

    • 超 400所学校参赛 规模为历届最大
    • 模拟列车进站 传授物理知识
    • 南番骨干教师深入课堂听课评课
    • 参加省市区级竞赛 成绩优异有重奖

    第A08版:视野

    • “双十一”提前啦! 看看有哪些新玩法
  • 数字报首页
下一篇

A02:要闻

击楫中流 破浪前行

2021年10月22日

    以创新的思维谋发展,以改革的举措破难题。过去五年,南海区经济社会发展逆势突围,乘风破浪,留下了非同一般的艰辛奋斗足迹。

    过去五年,是南海实体经济朝着集群化、高端化迈进的五年。

    南海制造是中国制造的优秀代表之一,实体经济是南海的立命之本。在“十三五”期间,贸易摩擦、疫情等不利因素,让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变得更为错综复杂,实体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也比以往更严峻。南海区谋定而后动,坚定地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启动实施“腾云计划”,布局数字化智能化加速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并取得了一定的先发优势;同时以构建“两高四新”现代产业体系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通过育龙头、搬大树、建大平台等方式,培植一批战略新兴产业,成功申报国家“两业”融合发展试点。目前,“两高四新”产业增加值已超千亿元,占GDP比重提升至33%,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40%。

    新旧产业双箭齐发,让南海实体经济在双循环发展新格局中保持稳步向前,经济总量不断跃上新台阶,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000亿元大关,奋力谱写了新时代南海改革发展的壮丽篇章。

    过去五年,是南海创新发展活力加速释放的五年。

    “十三五”期间,南海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从287家增至2268家,增量和总量连续六年排名全市第一;引进、组建42家科创平台,并与本土企业实现精准对接,省、市级工程技术中心总量分别达246家、484家。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坚守实体经济的同时,南海区促进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既是立足发展的“刚需”,也是着眼长远的大计。

    过去五年,是南海民营经济梯队建设逐步完善的五年。

    一直以来,一句“只见星星不见月亮”道出了南海区缺少大企业的痛点。但在几十年的改革开放发展磨砺中,习惯了低调的南海企业已有相当一部分积累了雄厚的技术和资本基础,做大做强只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过去五年里,南海区下定决心对这批企业“拉一把、推一把”,挖掘并认定出109家南海制造业全国“隐形冠军”企业,通过授予品牌荣誉,增强企业做大做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并配套系列政策进行扶持,以激发企业新动能。而这些冠军企业也没有让南海失望,在近年来复杂的经济环境下,展现出了惊人的韧性,并成为南海培育本土“月亮”级龙头企业的中坚力量。

    中流击水,破题不止。成就有多令人自豪,前路就有多催人奋进!南海厚植实体经济的强劲韧性和积蓄的创新力量正激发出无限动力,为下一轮经济发展取得新的成果插上腾飞的翅膀!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