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1年10月22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 习近平向新西兰新任总督基罗致贺电
    • 湾区立南海 当惊世界殊
    • 聘任首批引才大使 开通首条人才快线
    • 增加扶持资金 助力初创文创企业成长
    • 能工巧匠聚佛山 三大赛道比技能
    • “双十一”将至 今年有啥新玩法

    第A02版:要闻

    • 击楫中流 破浪前行
    • 经济发展:站上新台阶构筑新格局

    第A03版:要闻

    • 产业集聚引人才 人文服务留人才

    第A04版:要闻

    • “潜力股” 项目齐聚 真功夫惊艳评委

    第A05版:要闻

    • 榫卯之间传技艺 专注木雕一辈子
    • p46

    第A06版:要闻

    • “梦家圆”让新南海人融入社区
    • 环卫工人收到“节日礼包”
    • 发现违法生产活动应制止并举报
    • 湾区立南海 当惊世界殊

    第A07版:教育

    • 超 400所学校参赛 规模为历届最大
    • 模拟列车进站 传授物理知识
    • 南番骨干教师深入课堂听课评课
    • 参加省市区级竞赛 成绩优异有重奖

    第A08版:视野

    • “双十一”提前啦! 看看有哪些新玩法
  • 数字报首页
下一篇

A05:要闻

榫卯之间传技艺 专注木雕一辈子

南海红木艺人几十年如一日钻研红木雕刻,将红木家具发展成特色文化产业

2021年10月22日

    ■杨虾和梁沛根在讨论设计图。

    南海拥有悠久的红木家具发展历史,在清朝就曾作为广作家具的一支重要力量备受皇室青睐。红木雕刻艺术至今已有百年历史,久负盛名,700多家红木家具企业、超万名技术工人在桂城集聚。

    一代代红木艺人在传承中将这项手工工艺发扬光大,并把红木雕刻做成了致富一方的特色文化产业。今年84岁高龄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广式家具制作技艺传承人杨虾,以及其弟子南海区红木行业协会会长梁沛根便是典型的代表,他们用几十年如一日的专心来诠释工匠精神,使得木雕技艺得到很好的传承。

    坚守初心不慕繁华

    杨虾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广式家具制作技艺传承人

    笔筒、鸟笼、橱柜、书桌……在杨虾家里,一件件制作精良的红木工艺品摆放整齐。这些作品都出自杨虾之手。

    杨虾是南海桂城石石肯人,也是目前广式家具生产中唯一五代相传的传人。

    如今84岁高龄的他仍坚持画红木家具的设计图,出于对红木手工雕刻技艺的热爱,他十分重视传承,希望年轻一辈能把南海红木这个文化品牌发扬光大。

    精于设计而不止于设计

    “我雕刻的家具数量已经数不清了。”杨虾表示,一件广式家具的产生起码需要几个月以上的打磨,培养一位手工制作红木家具的匠人最少需要十年。杨虾的祖辈都是红木家具的匠人,杨虾17岁跟着父亲学习红木手工雕刻技艺,成为第四代广式家具生产的传承人,至1958年加入合作社成为“木匠”工人。退休后,在家人的支持下开始教导儿子制作红木家具。如今,杨虾虽然已不再雕刻红木家具,但他还坚持创作家具设计图,并指导儿子将其雕刻出来。

    杨虾对红木手工雕刻技艺情有独钟,设计了一辈子红木家具的他对图纸设计十分严格。杨虾认为,设计图的创作需要根据技艺结合实际,否则即使设计图设计得再精美,不能把作品雕刻出来那也是废稿,设计者需要将设计图纸结合工艺美术、人体力学和榫卯结构等,同时还要有挑选木材的好眼光,分辨其软、硬程度,根据质地雕刻。杨虾指出:“一位能独立设计、雕刻一件作品的匠人需要涉及的领域是很广的,不仅精于一个工种,还需要懂得其他工种的流程,比如画图、开木料、木工、雕花、打磨、油漆等。”

    因为对红木家具手工雕刻技艺的热爱与专注,杨虾雕刻出了很多闻名的“作品”,“酸枝大理石屏龙福宝座”便是其中一个代表。在广州亚运会期间举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上,这个作品作为唯一的广式家具代表入选。从设计到成品出来,这幅作品他就足足花了三年时间。

    寄望年轻一代跟上时代潮流

    改革开放后,人民的生活质量在逐步提高,居住环境改善,如今购买红木家具的人也越来越多,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参与进来。据杨虾回忆,以前只有广东广州、江苏苏州、北京、福建仙游这几个地方做红木家具,如今已在全国各地开花。据5年前广东省家具协会统计,广东省大约有20万人在家具制造业扎根。

    虽然如今红木家具遍地开花,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家具制造者不专业、家具行业“不伦不类”,出现不法商人以次充好等现象。面对这样的情况,杨虾倡议政府要监管好家具市场,净化市场环境;企业要诚信经营,杜绝欺瞒消费者的现象。同时家具行业也缺乏设计人才,“如今能静下心来好好搞设计的匠人不多了,希望企业能把目光放到设计这方面,做出自己的风格。”

    对如今南海红木行业的年轻人,杨虾期望他们能把南海红木这个金漆招牌发扬光大,每一件制作的红木家具都要做精、做靓,提升改进,还希望他们能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能根据现代市场的需求有一定的创新,跟上时代的潮流。

    在10月20日的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第五届全国家具职业技能竞赛广东南海赛区“桂城杯”开幕式现场,杨虾早早来到会场,看着年轻的选手陆续进场,他开心不已,感慨地说:“就是要多举办这样的赛事,让红木手工雕刻技艺可以得到发扬和传承。”可以看到,这是他对这个行业的热爱,因为热爱所以才更希望看到南海红木产业得到振兴、得以传承。

    不忘使命传承技艺

    梁沛根

    佛山市广式家具技艺制作非遗传承人、南海区红木行业协会会长

    在南海桂城红木行业,梁沛根是个“灵魂”人物,他深研技艺精髓,用心传承雕刻技艺。建厂三十年间,培养了众多广式红木家具制作人才,为平洲乃至珠三角地区红木家具的发展和传承作出贡献,被业界尊称为“校长”。

    一辈子只做了一件事

    梁沛根从小在父亲的影响下接触广式家具的制作,1979年高中毕业后接管父亲在广州木雕工艺厂的工作。聪慧好学的他,深研技艺精髓,用苦行僧的毅力,全方位学习红木家具的制作流程。也是在这个时候,他遇见了恩师杨虾,技艺得到了快速提升。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许多有手艺的匠人纷纷选择“下海”创业,梁沛根也在这样的背景下离开木雕厂,到花县(现广州花都)教徒弟。一年后回到家乡佛山平洲的平洲房管所红木家具厂担任厂长。1989年,学得一身好手艺的梁沛根创立了中南木雕工艺厂,在发展企业的同时,一直身体力行,以“传教帮”的方式,教授年轻一辈红木制作和雕刻技艺。如今,中南木雕工艺厂在2019年被评为佛山市的广式家具技艺制作非文化物质遗产项目保护单位。

    南海红木家具属于工艺家具的一种,涉及到众多的工艺流程,如设计、开料、雕刻、打磨、上漆等。每一个流程都需要学习相关的知识,梁沛根在此不断钻研。“如今的生产力提高了,原本‘开大料’是需要人力拉锯子锯开的,现在只用一台机器就能做到,但是机器雕刻始终是无法取代人工的,我一辈子就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手工雕刻。”梁沛根认为,学习红木雕刻技艺是永无止境的,一辈子沉浸在制作传统的红木家具这一件事上让他感到满足、愉悦。

    与多方商讨成立聚集区

    南海红木文化在桂城是十分有历史底蕴的。民国时期,由于优越的地理环境,许多平洲人会到广州制作“酸枝台椅”。改革开放后,南海红木行业蓬勃发展,桂城是较早开始制作红木家具的乡镇,1978年,很多“星期天师傅”在每个星期天从广州赶到平洲教导徒弟,培养了一大批红木家具行业生产技术的人才。

    改革开放后,桂城的红木家具业得到蓬勃发展,并形成了完整产业链,在周边区域形成一定知名度。2017年,梁沛根在政府支持下牵头主导成立了南海区红木行业协会并担任会长,促进了红木行业内互动交流,并且聘请杨虾和《红木家具通用技术条件》国家标准第一起草人的曹新民等8位业界资深专家、学者担任协会顾问,与新会区、中山市、台山市等红木行业协会签约缔结为友好协会,南海红木家具行业逐步走向抱团发展。

    顺着这样的背景,梁沛根开始进一步思考如何把红木产业做强、做大,他内心也隐隐有了一个答案——南海区红木行业协会正在商讨成立聚集区,促进南海红木形成品牌效应的同时,让红木家具产业健康、长远发展。

    文/珠江时报记者李冬冬实习生张雅琪通讯员李芳毅梁捷罗惜坤(图片由通讯员提供)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