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1年02月08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 习近平《让多边主义的火炬照亮人类前行之路——在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对话会上的特别致辞》单行本出版
    • 南海区政协十三届六次会议开幕
    • 委员连抛“金句” 区长热情“邀题”
    • 南海区十六届人大六次会议今日开幕
    • 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头等大事来抓
    • 龙头引领 打造铝业千亿产业集群
    • 禅城融媒体中心新址启用

    第A02版:特别报道

    • 委员建言献良策 区长回应亮干货

    第A03版:特别报道

    • 发力新业态 助推优质产业融合
    • 巧用大数据 让市民生活更“智慧”

    第A04版:6481933

    • 忠诚履职显担当 服务大局谱新篇

    第A05版:丹灶观察

    • 创新丹灶:让制造业升级 让奋斗者圆梦
    • 云上花市火爆 线下摊点热卖

    第A06版:要闻

    • 全面排查重点场所 严把安全责任关
    • 花档忙补货 迎接热销期
    • 龙头引领打造铝业千亿产业集群
    • 南海区十六届人大六次会议今日开幕
    • 26名优秀查治标兵获表彰
    • 关于南海区部分路段启用电子监控设备的通告
    • 桂城街道灯湖片区水质净化厂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第二次公示

    第A07版:视野

    • 牛年春节“数”味浓

    第A08版:要闻

    • 未来三年打造新型绿色交通出行品牌
    • 自主研发健康油脂 助力打造健康南海
  • 数字报首页
下一篇

A08:要闻

南海将通过创新引入“步行巴士”、打造“儿童友好路径”、建设公交示范社区等,缓解学校周边交通拥堵问题

未来三年打造新型绿色交通出行品牌

2021年02月08日

近期,随着中小学生放寒假,不少南海市民发现,南海中心城区早晚高峰拥堵情况有所减缓,尤其是各中小学、幼儿园周边路段,与平时开学期间相比,道路通行速度明显提升。

根据南海区综合智慧交通协调中心编制的《南海区道路交通运行状态分析报告》显示,开学期间,南海中心城区早高峰开始时间由7:45提早至7:15,晚高峰结束时间由19:15延迟至19:45,高峰交通运行指数上涨约20%,全天交通拥堵持续时间增长约1小时。

解决校园周边拥堵问题,已然成为改善城市交通通行状况的重要一环。记者从日前发布的《佛山市南海区交通综合治理实施方案(2020年~2023年)》(下称《实施方案》)中了解到,为缓解学校周边交通拥堵问题,未来三年南海将探索创新引入步行巴士、打造儿童友好路径、建设公交示范社区等举措,打造新型绿色交通出行品牌,改善城区居民出行体验。

背景

接送学生车辆加剧道路拥堵

每逢上、放学时段,大量接送学生的私家车集中出现在各学校门口,是造成学校周边道路交通拥堵的一大原因。在一项专门针对学生家长的意愿调查中,大多数家长既不满意学校路段出现拥堵,但也因为种种原因不得不驾车接送学生。

在学校离家较远的家长看来,大部分学校没有校车,家长不得不用私家车接送学生,直接造成学校周边交通压力日渐增加。从便捷性考虑,大多数家长表示愿意尝试校车服务,以减少每日送学生上、放学的通勤时间。

而学校离家较近的家长则表示,采用步行或者非机动车送学生上学后,再返程回家换小汽车上班,过程也费时费力,只好直接驾车送完学生再前往上班地点。如此一来,接送学生上、放学的车流与城市通勤车流就在早晚高峰时段同时叠加,而先去学校再去上班这段路程,就使每位家长的平均通勤距离增加了3.6公里。

对策1

政校企三方协作定制校车运营线路

在《实施方案》中,针对学校离家较远的学生,南海区拟探索新型校车运营模式,建立“政府——学校——企业”三方协作体系,明确责任职责,推广校车服务。

项目拟采用政府招标购买校车服务的模式推广实施,由政府健全校车安全管理制度,并出台管理细则,审核校车运营企业资质,再由学校与校车运营企业签订校车安全管理责任书,细化安全管理措施,校车运营企业提供校车运营服务及落实安全责任,做好保障措施。

最后,政府、学校、企业协同,根据全区各学校学生住家地址分布和意愿情况,共同规划校车运营线路方案,确保校车稳定运营。此举将改写以往校车只到一所学校的历史,校车具体运营路线将灵活执行,满足更多学生接送需求。

对策2

推行“步行巴士”打造“儿童友好路径”

在调查中,不少家长对学生自行步行上学放学持否定态度,主要担心学生路途中的人身安全问题。因此,对于学校离家近的学生,《实施方案》提出选取试点学校引入“步行巴士”的新理念,打造特色“儿童友好路径”,升级学校周边交通拥堵问题治理策略。

“步行巴士”概念起源于英国,其主要指一群儿童在两名或两名以上成年人护送下步行上、放学的出行方式,目前在巴西以及深圳等地已推广应用。其中一名成年人作为“司机”,走在队伍的最前端,其他成年人则作为“售票员”,跟随在队伍中间及尾部。与常见的巴士一样,“步行巴士”同样有固定路线、车站和时刻表。

“步行巴士”线路长度一般在一公里以内,沿途设置站点2~3个,同样根据学区分布、学生人数、“乘车”意愿、道路条件等灵活制定。组织运行人员

包括学校教师、家长志愿者、社区志愿者等组成“送学小组”轮班制接送,定时定点“发车”,由“送学小组”成员负责带队护送学生上、放学,保障学生安全,并通过微信群等向家长反馈“步行巴士”运行情况。

“步行巴士”线路起点站、中途站、终点站均由家长、志愿者、学校教师负责照看学生并引导进校园,全程跟进学生并清点人数。与此同时,“步行巴士”学生均配备醒目的交通安全背心和雨具,手持警示标牌、小彩旗等,提升安全系数。

同时,“步行巴士”线路沿途将配套打造“儿童友好路径”,包括全程彩绘喷涂标识,配套增设风雨连廊,打造儿童固定步行专用路径通道,斑马线增加卡通立体效果,道路交叉口设立抬升区域,降低来往车辆速度,有效提醒周边交通参与者在相关区域留意慢行。

对策3

小区楼下设停靠点

提供“家门口”公交服务

近年来,随着南海的快速发展,众多商业楼盘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部分片区存在公交站点少、接驳距离远、公交需求大的特点,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居民出行,从而增加驾驶小汽车出行的需求,影响道路通行效率。

为缓解这一问题,《实施方案》也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将从线路优化、站点建设和候车服务等三个方面着力,发展多模式、高标准的公共交通,实现智慧化出行链条,打造“出行即服务”的公交示范社区。

线路优化将通过对片区内部对外联系需求进行分析研究,挖潜社区内部现有的公交首末站及空置空间条件,增设公交首末站服务能力,调整公交线路,串联社区主要对外客流集中

点,通过高水平的公交服务,打造不依赖小汽车出行的公交示范社区。

站点建设则从优化小区内部通道断面着手,通过压缩绿化带、断面及部分停车位空间,在小区各楼栋下增设社区公交停靠点,提供“家门口”的公交服务,达到“零距离接驳”的服务水平。

候车服务方面,在发挥公交站台载体功能的同时,南海区也将考虑建设集无线WiFi、自动售卖,天气温度、公交预报站、公交线路信息、全时段视频监控等多功能于一身的社区公交候车站台,提升候车服务水平。同时,将加快推进片区公交线路统一接入“车来了”实时公交平台,既能提升乘客乘车体验,又能通过大数据分析乘客乘车候车需求,提供更合理的公交出行方案。

文/珠江时报记者吴志恒通讯员孙加鹏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