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花市火爆 线下摊点热卖
丹灶直播销售年花交易率近7成,“小农丁”线上平台成交额13.7万元

■丹灶镇开展“春暖丹灶·云购年花”花农年花直播销售活动。

“行花街”是广府地区春节前的“例牌节目”。为避免疫情防控期间市民聚集,丹灶镇不集中组织举办2021年新春花市活动,转而采取“线上+线下”多渠道模式,解决市民和花卉种植户买卖年花,助力花农拓宽年花销路。
●线上 超13万人次逛赏云上花市
综合居民采购鲜花需求大、花卉种植户售卖方式单一等因素,丹灶镇农业农村办公室和各村(社区)走访镇内多个花木场,了解鲜花库存情况和售卖路径,最终制定了以直播销售、“小农丁”网络平台销售、多个媒体平台刊登年花销售点信息、村(社区)和楼盘设临时摆卖点等多渠道销售模式,满足居民和花卉种植户买卖年花的需求。
“1分钱抢购优惠券,可到指定花场凭票消费抵用。”2月4日、5日,丹灶镇开展“春暖丹灶·云购年花”花农年花直播销售活动,在线观看超过13万人次,点赞数近27000次,成功下单交易率近7成。
“六个花苞的兰花原价65元/盆,直播间售卖最低价38元/盆。”丹灶镇石联社区南丰经济社四岭岗花场农户陈锦辉受邀做客直播间,以优惠价作为直播福利与粉丝互动。“第一次体验直播卖花感觉很新奇,希望年前能把花卖完。”陈锦辉准备了4000余盆兰花,通过直播平台、“小农丁”网络平台双联动下,目前已经售出了75%。
●线下 增设临时摆卖点
线上有平台,线下如何买卖?为合理统筹年花销售问题,丹灶镇制定了年花销售工作方案。方案中提及,线下销售可根据人口居住分布情况,在楼盘、社区等增设临时摆卖点,供周边居民分批购买。
“摆摊第四天,如今仅剩下200多盆。”年桔零售商杜邓崧与往年一样,进货了600多盆年桔,“得知可在临时摆卖点售卖的消息,我立即向市政部门提交申请。”杜邓崧在云峰路拐角处和横江公园附近找准了位置,根据部门审批要求提交申请,于4天前入场摆卖。“居民对年桔需求量大,目前不担心销量问题,年前应该能卖光。”杜邓崧说。
往年,丹灶镇迎春花市设在云峰路,吸引了众多市民逛赏。而今年,云峰路仅有两档临时售卖摊,顾客陆续上门光顾。“平均日销量约100盆,厂企团购最高70余盆。”与年桔摊并排的菊花摊出自炳记花木场,有万寿菊、蝴蝶金菊等多类品种,均价8元的靓花,吸引顾客到场挑选。“有了临时摆卖点,方便我们线下零售。”工作人员黄惠娴介绍,今年炳记花木场种植了3万盆鲜花,以批发和零售相结合的形式出单,剩余千盆菊花可在年前售罄。
“我帮你把花搬上车吧。”身穿红色马甲的志愿者正协助黄惠娴,将顾客购买的鲜花搬运上车,并向顾客告知养花细则。这也是丹灶镇年花销售工作方案内的暖心服务,由丹灶镇团委组织一批志愿者,分别安排在镇内21个临时摆卖点,协助花农售卖年花。
●探索 传统产业积极“触电”
疫情之下,为了满足消费者需求,丹灶镇将买卖年花作为民生实事来抓,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将线下售卖年花的单一传统模式,朝着线上售卖的多渠道电商模式探索。
疫情防控期间,线上经济成为拉动经济的主力,区长、镇长也成为产品带货的队伍,为许多本土产品销售开拓了市场渠道。在这直播带货东风吹拂下,丹灶镇抓住发展浪潮,致力将传统产品朝着电商模式探索发展,此次年花售卖便是农产品线上售卖的首次尝试。
丹灶镇农业农村办公室联合全镇28个村居开展调查工作。据前期调查数据汇总获悉,全镇共有盆花45万盆、菊花切花约580万支。调查过程中,花卉种植户表示销售渠道单一,存在鲜花滞销的可能性。
汇集全镇花卉种植情况后,丹灶镇多部门共同制定了年花销售工作方案,其中便将直播销售和“小农丁”线上平台销售纳入主要线上平台。相关工作人员将汇集花卉信息纳入电商平台后,让居民可以通过手机端逛赏“云上花市”,购买心仪的年花。
自开展线上售卖鲜花至2月6日,丹灶镇直播销售成功下单交易率近7成,“小农丁”线上平台销售订单量2600单,成交额13.7万元,为花卉种植户打开了线上销路。
截至2月6日,丹灶镇内盆花剩余10万盆、菊花切花剩余100万支。丹灶镇将销售年花带入电商模式后初显成效。下一步,丹灶将持续探索创新工作模式,为乡村振兴工作注入多元发展新动力。
文/图珠江时报记者吴玮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