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亩村改正当时 勇做融合先行者
大沥积极创建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先行区

■全球创客小镇效果图。 (通讯员供图)

■南海国际会展中心与凤池社区等合作单位签署合作协议。 (资料图片)

■大沥镇大沙工业区清拆现场。 珠江时报记者/方智恒摄
开启万亩村改行动、全球创客小镇正式动工、南海国际会展中心首次亮相、海北等片区被纳入广佛新城建设……正在努力创建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先行区的大沥镇,今年以来动作频频,亮点多多。
9月27日,南海召开全面建设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工作推进大会,正式印发了《佛山市南海区建设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实施方案》。作为南海城乡融合路上“先行者”的大沥,坚持“一轴两翼同发展,三城多园齐改造”的思路,正通过三旧改造等举措,力促城乡融合,以更好的城市环境、产业水平,为探路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广佛全域同城化,贡献应有的“沥量”。
万亩村改
全力塑造区域发展优势
“大沥镇奇槎西片区城市更新、三旧改造拆迁行动,开始!”8月28日,随着大沥镇党委书记刘浩文一声令下,一片旧厂房开始被正式拆除。奇槎西片区改造项目面积约821亩(毛地面积),主要为旧工业区,建筑形态较为落后。按照规划,该片区将以环境优美、交通便捷、配套设施完善、城乡统筹发展的和谐社区为目标,打造集居住、商业生活配套等一体的滨水综合区。
该项目的启动,是大沥镇三旧改造工作的又一个突破。今年年初,大沥镇实施大沙工业区拆除行动,吹响了万亩村改的冲锋号。此外,大沥还推动东风藤厂、城南市场等一批公资物业改造,提供横滘水泥厂地块建设育德学校,解决周边学位紧缺问题。镇内的南光树脂厂通过微改造,意向引入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
南海要推动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全力塑造区域发展优势,其中一个重要突破口就是村级工业园改造,通过突出连片开发,推动空间布局优化,着力打造珠三角核心区城乡融合发展新高地。
作为南海土地开发强度最大的镇,大沥在城市转型方面一直面临着颇大的挑战。“三旧改造是大沥的出路和空间所在。”刘浩文说。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是大沥镇创建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先行区的重要抓手。为此,2020年,大沥镇立下“军令状”——完成1万亩村级工业园改造目标。同时,通过区、镇、社区联动,大沥依法在河西、东秀等社区大力度拆除了不少违建物业。
这些成绩,少不了大沥镇各级党员干部和社区的努力。大沥通过成立专责组常驻改造的工业区、机关干部在园区设岗24小时值守、镇村干部提前介入等方式,从而加快了各个改造环节的进度。村居也积极配合,部分社区更出现了全民动员、全员参与的积极氛围,充分体现了“积极改”的意愿和决心,为大沥高效推动三旧改造提供了强力支撑。
接下来,大沥还将努力完成创客小镇奇槎片区、钟边、河东工业园的拆除等工作,紧盯拆除整理1万亩的全年目标,扎根城市中轴,拓展东西两翼,精准发力推动三旧改造,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双转型,城市产业两升级”。
除村级工业园改造外,旧村改造也将是大沥接下来的工作重点。为加快旧村改造步伐,大沥将优化旧村改造流程,增强社会资本参与改造的积极性,引导千灯湖中轴线、紧邻广州片区的旧村改造,打开旧村改造新局面。大沥还计划出台工作指引,指导村(居)集体经济组织为旧村居改造项目选定服务机构。
如今,大沥积极推进三旧改造,以高水平规划引领城市现代化、以城市现代化促进产业高端化。随着三旧改造的加速,大沥也将全力推动招商引资,引导更多社区参与到“工改工”“工改产”中来,力争做到提早谋划、提前布局,承接孵化出优质项目。
片区崛起
联动发展提升区域价值
8月7日,全球创客小镇启动建设,成为南海城市中轴北延线建设迈出的重要一步。本次启动建设的全球创客小镇项目首期总建筑面积约150万平方米,投资额约300亿元,为千灯湖城市轴线北延过河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数年后,一个集居住、生活配套、休闲娱乐、高新技术生产为一体的主题产业社区,将在这里崛起。
在今年的区委全会报告中指出,要集中力量做大做强做美南海中心城区,推动千灯湖片区北延东拓,进一步拓展延伸千灯湖城市轴线。全长12.8公里的千灯湖城市轴线,其中7公里就在大沥。紧抓自身的地理优势,近年来大沥积极抢抓广佛全域同城化和千灯湖中轴线北延过河的发展机遇,积极实施整体谋划、连片开发、引入项目、完善配套、优化环境。
目前,南海规划了244平方公里的城乡融合发展示范片区,其中便包括了大沥中轴片区。大沥中轴片区占地14.6平方公里,定位为现代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及国际贸易和展销示范区。千灯湖金融服务业与大沥商贸业,将在这里充分实现跨界融合,从而加快城市过河、产业过河、环境过河。通过推进22大重点项目,腾挪8982亩城市产业新空间,实现3年总投资额超106亿元,中轴片区,正在迎来崛起的风景。
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南海推进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等机遇叠加之下,大沥必须通过整合资源、推动整体发展提升,以片区联动发展的方式,握拳出击带动大沥提升区域价值,全镇实现整体、跨越式发展。因此,早在2019年,大沥定下了东、中、西三大片区的发展布局,并坚定地强化东部、中部、西部建设指挥部,落实领导包干负责制,做到“一个项目、一位领导、一套人马、一份方案、一跟到底”。
如今,东部、中部、西部建设指挥部坚持以城乡融合为目标,以道路贯通、征地拆迁、土地整理为突破口,以城市更新、产业转型、环境再造为抓手,推动城产人融合发展,形成“你追我赶”的氛围,实现改造一片、提升一片、发展一片。
如今,东部片区正统筹推进大沙工业区乃至海北三乡等地的更新改造步伐,全面加快海北新城的城市化进程;中部片区则通过大沥智慧安全小镇等一系列重要的产业平台,并以盐步“老龙礼俗文化精神”示范片注入“百里芳华”的人文情怀;西部片区通过沥中新兴产业载体等,推动构建产业创新体系,并以结合旧城活化刻画“大沥记忆”。
在统筹三大片区发展的过程中,未来大沥还将抓好全球创客小镇和河西沿江、聚豪、岳利沙、洛溪旧村等重点项目改造,打造南海艺术中心等城市新地标。同时,以广佛新城以及东部片区规划建设为契机,推动黄岐、盐步、海北等紧邻广州片区村改提速,努力在交通、产业、人才、服务上,与广州实现更大的合作和互补,打造“规划、投资、建设”高度融合的同城化示范片区,努力当好广佛全域同城化排头兵。
产业撬动
瞄准万亿安全产业蓝海
“目前项目的建设进度符合预期,计划在明年上半年正式投入使用。”9月23日下午,在南海国际会展中心“首秀”的媒体发布会上,作为运营方代表,广东保海会展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郑玲玲透露了这一消息。发布会上,该公司与广东会展组展企业协会等八大单位合作协议。
作为新展贸经济平台,南海国际会展中心将利用“产业+会展+衍生服务”产业链优势,全面带动周边区域的产业更新和升级,进一步拉动会展相关产业群的发展。在南海国际会展中心的合作单位中,出现了大沥镇凤池社区的身影。这个“明星村”的展贸经济之路,一直为各界津津乐道。未来,凤池通过与南海国际会展中心的合作,必将为大沥城乡融合之路提供产业生态的新样本。
产业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基石,南海如今正通过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城乡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作为地处“广佛黄金走廊”的产业重镇,大沥一直有四个“金饭碗”,即“中国铝材第一镇”“中国有色金属名镇”“中国内衣名镇”“中国商贸名镇”。推动产业进一步转型升级,是大沥镇创建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先行区的其中一个重要抓手。
安全产业是国家重点支持的战略产业,未来产值有望达到万亿水平。2019年,中国安全产业大会永久落户南海。为更好承办该项盛会,实现“以会带展”、“以展促产”,南海区委、区政府决定在广佛国际商贸城片区,建设南海国际会展中心。其建成后,将作为中国安全产业大会永久会址和安全产业展贸中心,推动南海区安全产业实现全链条发展。作为南海国际会展中心所在地的大沥镇,正在以泛安全特色产业为基础,打造智慧安全小镇,形成高品质安全服务产业集聚区。
今年8月,省发改委将34个培育对象纳入第三批省级特色小镇培育库,大沥智慧安全小镇即是其中之一。它以泛安全特色产业为基础,利用广东有色金属总部大厦等产业载体,配合太平安全智造产业园、九龙公园安全教育主题公园等项目,打造集安全产品研发设计、展览推广、安全工程设计、安全教育普及、应急演练演示、安全检测检验、安全监理评价、安全金融服务等于一体的高品质安全服务产业集聚区。大沥镇镇长游剑锋表示,大沥将借中国安全产业大会永久会址落户大沥和智慧安全小镇入选省库契机,加快商贸城周边工业园升级改造,为高端展贸及安全产业打造高品质载体。
文/珠江时报记者李翠贞通讯员关艳娟刘成梁景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