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0年07月20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A01版:封面

    • 做好产业扶贫消费扶贫就业协作 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 挖掘“功夫网红” 擦亮南海武术名片
    •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最高获 60万元贴息
    • 二十国集团承诺 采取一切措施 支持全球经济复苏
    • 多国人士批评美国 将所谓“香港自治 法案”签署成法

    第A02版:要闻

    • 佛山中考今日下午开考
    • 南海家装专属页面天猫上线
    • 本科招生5110人 新增两个本科专业
    • 禁毒知识 直达企业

    第A03版:关注

    • 种苦瓜 过好日子
    • p42

    第A04版:经济

    • 南海企业获得企业组冠军
    • 快来申报服务贸易专项资金
    • 产业景气指数接近去年同期水平
    • 市民组团 体验放心消费
    • 桂城总商会 升级商会品牌活动

    第A05版:今日南海

    • 被锦旗背后的故事感动 在救援行动中完善自我
    • 面对面交流 提升志愿服务
    • 走进敬老院 温暖老人心
    • 司机及时伸援手 帮助乘客上下车

    第A06版:文化

    • 夏令营搬上网 带孩子游书海
    • 小选手大才艺 表演专业获点赞
    • 游古村行正道 描绘南海蜕变
    • 2020文旅企业 贷款贴息申报开始
    • 老书法家办展览 展出作品200幅

    第A07版:城事

    • 沥北社区:零警情的宜居社区
    • 贤鲁岛喜提华南地区新晋网红景区
    • 市民参加知识竞赛 学习健康素养
    • 男童被卡悬半空 民警闻讯急施救

    第A08版:时事

    • 火红“宅经济” 意外崛起还是未来趋势?
    • 北京市突发公共卫生 应急响应级别调至三级
    • 香港新增108例 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 部分公务员 可居家办公
    • p42
  • 数字报首页
下一篇

A03:关注

种苦瓜 过好日子

狮山镇谭边社区的大顶苦瓜成了“致富瓜”“扶贫瓜”,引来德国旅游团连续7年造访

2020年07月20日

■大顶苦瓜刺身。

扫码一下 看大顶苦瓜的前世今生

七月下旬,南海区狮山镇谭边社区的瓜农陈晚华终于清闲下来,他地里的大顶苦瓜多已摘完,被送到不远处的年年好景酒楼。在大厨的巧手摆弄下,这个圆碌碌的小瓜被赋予新生,摇身变成108道特色菜肴,诱惑着无数饕客的味蕾。每年4月至9月,谭边社区特有的大顶苦瓜上市,吸引区内外游客前来品尝。这一比普通苦瓜含糖量高出10%的小瓜,苦里带甜,引得德国旅游团连续7年造访,魅力无穷。它不仅满足了海内外食客的口腹之欲,也让谭边社区居民和南海区狮山镇对口帮扶地区的贫困户尝到了致富“甜头”。

一个瓜的“走红”史

走进谭边社区,瓜田四处绿意盎然。大部分苦瓜已经采摘完毕,只有黄色的小花点缀其中,引人注目。

在谭边社区,大顶苦瓜已有数十年种植历史。比起普通的苦瓜,形似“雷公凿”的大顶苦瓜含糖量要高出10%,吃起来更加爽口和甘甜。大顶苦瓜外观青绿、口感爽脆的特点,也令其始终在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年过六旬的陈晚华,有着近35年的瓜果种植经验。在他年少时,父辈们只是将大顶苦瓜作为一种普通蔬菜种植,种植面积很小。

改变源于一次调研。

陈晚华介绍,1997年前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组成专家组来到谭边社区,对当地水质、土壤进行调研化验。经过三年的实地种植,结果显示当地水质清甜、土壤养分丰富,非常适合大顶苦瓜生长。

调研结果一出炉,大顶苦瓜便走上了外销的“快车道”,曾畅销港澳,引得越来越多人种植这一特色产品。2002年,谭边社区还获得“大顶苦瓜品牌村”的美誉。

大顶苦瓜的“走红”,带旺了周边的酒楼餐厅。而大厨们使出浑身解数做出的苦瓜美食,又让大顶苦瓜焕发了新活力。

位于谭边社区的年年好景酒楼是大顶苦瓜名店。早上9时许,酒楼的厨师们已经忙着将大顶苦瓜去瓤并切成一片片薄片,准备将其做成店内最知名的菜式:大顶苦瓜刺身。

爽脆、甘甜的口感,是大顶苦瓜刺身的灵魂,这道由本地粤菜师傅首创的新式菜品一经推出,就受到了热捧。其实,年年好景酒楼自2005年开始制售苦瓜刺身,该酒楼总经理范永成表示:“苦瓜刺身的创新灵感来自顺德鱼生。”

此后十余年间,小小的大顶苦瓜踏上了中西方结合的粤菜美学之旅。如今,包括苦瓜刺身在内,全身“功夫”已有108式。从刺身到煎、焖、焗、炸,从热菜冷盘到点心主食,小瓜变幻出过百种风味,藏着美食大学问。

一个瓜的“致富”经

一个大顶苦瓜从瓜农的大棚,到端上消费者的餐桌,最近不过几百米。在谭边社区的大顶苦瓜种植基地附近,藏着不少美食店,这为大顶苦瓜的产销对接提供了便利,食客们也能品尝到最新鲜、品质最好的苦瓜,实现瓜农、商家、消费者的多赢。

靠着大顶苦瓜,陈晚华一家每年就能获得三四万元的收入。陈晚华记得,种瓜35年,最高峰时,他承包了4亩地种植苦瓜,苦瓜上市时,他和家人每天要摘1200斤苦瓜。“辛苦,但是值得。”陈晚华说,大顶苦瓜让他们一家过上了“甜”日子。

靠着大顶苦瓜这个特色农产品,年年好景酒楼也打响了名号。范永成介绍,15年间,这家店从最初的200平方米扩充至如今的5000平方米,日均客流量也翻了十倍。

客流量大,原材料需求量随之增加。为此,酒楼积极开拓进货渠道,以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向本地瓜农收瓜。如此,年年好景能够确保原材料新鲜度,瓜农也能解决销路问题,互利共赢。

大顶苦瓜不仅是范永成和陈晚华的“致富瓜”,也是许多贫困户的“脱贫瓜”。7月15日,1000斤来自狮山镇对口帮扶的云浮市云城区前锋镇前锋村的大顶苦瓜,被装车运回年年好景酒楼。

目前,大顶苦瓜已成为前锋村产业扶贫的主要项目之一。该项目通过以购代捐的形式进行帮扶,由年年好景酒楼输送种子和技术,产出的苦瓜按照兜底价卖给该酒楼,所得收益为村集体所有。

一边是脱贫致富的村子,一边是消费旺盛的城市,又是一种双赢的实践。“扶贫干部带动村民增收,我们也有了优质货源,这样的合作非常棒!”范永成说。

一个瓜的品牌路

一连7年,每年6月,一个来自德国的旅行团都会在年年好景酒楼预定5桌大顶苦瓜宴,品尝这一狮山特色美食。今年,远方的客人未如约而至,热情好客的范永成有些可惜:“如果不是受疫情影响,他们肯定会再来。”

小小一个瓜,赢得外国友人的青睐,折射出食客对大顶苦瓜魅力的肯定,也折射出狮山镇将大顶苦瓜品牌化的努力。

狮山镇城乡统筹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该镇通过软硬兼施,对特色农产品进行扶持,不断提升大顶苦瓜的种植水平。一方面,加大资金投入进行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如改善排灌系统等,为乡村振兴打好基础。

另一方面开展培训帮扶,定期邀请专家为瓜农进行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农产品质量。2018年,该镇还曾与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共同合作,借力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专业的农产品培育技术,推动大顶苦瓜的产业发展。

目前,谭边社区的大顶苦瓜种植以散种为主,未形成规模。对此,狮山镇城乡统筹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该镇将会继续推广种植大顶苦瓜,探索土地集约化模式,如引入大型企业、以合作社等模式进行规模化种植,提升大顶苦瓜的产量。

在开展种植帮扶的同时,狮山镇还积极探索举办苦瓜节、开发旅游线路等路径,提升大顶苦瓜的知名度、美誉度。同时将大顶苦瓜文化融入社区居民的生活中,提升居民对大顶苦瓜文化的认同感。

目前,谭边社区力生村正借力乡村振兴战略进行滨水长廊绿化改造,拟将大顶苦瓜文化元素融入其中,依托滨水长廊休闲公园打造大顶苦瓜品牌村基地,助力弘扬大顶苦瓜文化。

统筹/珠江时报记者杨慧文/珠江时报记者杨慧梁凤兴图/珠江时报记者穆纪武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