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0年07月20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A01版:封面

    • 做好产业扶贫消费扶贫就业协作 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 挖掘“功夫网红” 擦亮南海武术名片
    •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最高获 60万元贴息
    • 二十国集团承诺 采取一切措施 支持全球经济复苏
    • 多国人士批评美国 将所谓“香港自治 法案”签署成法

    第A02版:要闻

    • 佛山中考今日下午开考
    • 南海家装专属页面天猫上线
    • 本科招生5110人 新增两个本科专业
    • 禁毒知识 直达企业

    第A03版:关注

    • 种苦瓜 过好日子
    • p42

    第A04版:经济

    • 南海企业获得企业组冠军
    • 快来申报服务贸易专项资金
    • 产业景气指数接近去年同期水平
    • 市民组团 体验放心消费
    • 桂城总商会 升级商会品牌活动

    第A05版:今日南海

    • 被锦旗背后的故事感动 在救援行动中完善自我
    • 面对面交流 提升志愿服务
    • 走进敬老院 温暖老人心
    • 司机及时伸援手 帮助乘客上下车

    第A06版:文化

    • 夏令营搬上网 带孩子游书海
    • 小选手大才艺 表演专业获点赞
    • 游古村行正道 描绘南海蜕变
    • 2020文旅企业 贷款贴息申报开始
    • 老书法家办展览 展出作品200幅

    第A07版:城事

    • 沥北社区:零警情的宜居社区
    • 贤鲁岛喜提华南地区新晋网红景区
    • 市民参加知识竞赛 学习健康素养
    • 男童被卡悬半空 民警闻讯急施救

    第A08版:时事

    • 火红“宅经济” 意外崛起还是未来趋势?
    • 北京市突发公共卫生 应急响应级别调至三级
    • 香港新增108例 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 部分公务员 可居家办公
    • p42
  • 数字报首页
下一篇

A08:时事

火红“宅经济” 意外崛起还是未来趋势?

2020年07月20日

买菜靠网购,吃饭靠外卖,教育靠网课,开会靠视频……疫情以来的“宅生活”带火了“宅经济”,一批新业态迎来爆发式增长,相关企业利润大涨。

“宅经济”到底是一场意外崛起,还是未来趋势?还会有哪些投资新“风口”?

“宅经济”带动企业利润“涨涨涨”

7月,位于湖南浏阳的盐津铺子智能烘焙生产线,几乎看不到操作人员。阵阵飘香中,成千上万个小面包在传送带上“行走”,然后被装箱发往全国各地。

“疫情期间对代餐食品的需求爆发式增长,我们的面包、蛋糕、薯片等烘焙类产品供不应求,鱼豆腐等销量也高速增长。”盐津铺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学武告诉记者,预计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25亿至1.3亿元,同比增长将近一倍。

“宅生活”给多个行业带来利好。钉钉、腾讯会议、百度网盘、猿辅导等远程办公、教育软件用户数量激增;叮咚买菜、盒马鲜生、拼多多交易量抢眼;阿里巴巴、腾讯、美团、京东等互联网公司市值屡创新高。

在已发布的上半年业绩预报中,“宅经济”相关上市公司利润涨幅惊人。速冻食品企业三全食品,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390%至420%;小家电热销的小熊电器,预计净利润增长80%至110%;游戏娱乐公司三七互娱,预计净利润增长35.5%至45.2%。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在国际贸易大幅萎缩的背景下,上半年“宅经济”产品出口也较快增长,笔记本电脑、手机出口分别增长9.1%、0.2%。

看似“意外”走红其实早有准备

在部分专家和市场人士看来,“宅经济”走红看似一场“意外”,其实背后是相关企业早有准备、提前布局,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带来的市场变化,能够快速调整、顺应新需求。

“我们此前就看到快节奏、‘宅生活’的趋势,因此对产品重点作出调整,推出了沙琪玛、小面包、酸辣粉等系列新品;花大价钱改造的智能制造‘无人工厂’,也在疫情期间凸显优势;再加上这几年大力发展电商业务,上半年业绩飘红在意料之中。”张学武表示。

实际上,无论是运动健身、智能家居、方便速食等相关产品热销,还是移动办公、远程教育、在线娱乐等相关服务需求激增,或是“直播带货”等销售方式备受青睐,这些“风口”在疫情前就已经显现。只不过疫情按下了“快进键”,加速了这些趋势,也倒逼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

“直播救急,数字化救命。”护肤品牌林清轩创始人孙来春这样总结。拥有数百家门店的林清轩年初一度业绩下滑90%,靠“电商”加“直播”很快实现“V”形反转。不仅线上销售额激增,6月份线下销售额也同比增长54%。

“过去是穿着数字化‘新鞋’走在传统零售的‘老路’上。直到疫情发生后,我们才发现2014年开始布局的数字化建设和原来积累的粉丝流量,为企业带来了生机。”孙来春说。

不少企业家认为,“宅经济”本质上是互联网经济,核心是数字化。新产品、新服务大幅提升了消费体验,迎合了新一代年轻人的消费习惯,红火是趋势,也是必然。

“宅经济”下还有哪些“风口”?

“宅经济”还能火多久?企业和广大投资者还能抓住哪些“风口”?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李勇坚表示:“在信息技术进步及普及、商业模式创新等因素影响下,‘宅经济’仍会继续火下去,未来一段时间都会以较快速度发展。”

专家指出,寻求投资机会,不仅要关注疫情带来的短期影响,更要把握疫情过后哪些消费行为和习惯随之改变,哪些改变将长期存在。

“疫情之后还会诞生很多新的商业机会。”长期研究企业的北京大学教授陈春花认为,线上娱乐、游戏、教育、知识付费和远程办公,零售业及物流配送、社区服务的线上线下融合,智慧城市和大健康等领域,都会迎来不错的发展。

大势所趋,机会所在,从政策调整也能一窥端倪。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不久前发布的9种新职业中,与“宅经济”密切相关的互联网营销师、信息安全测试、在线学习服务师名列其中。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3个部门近日公布《关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的意见》,包括在线教育、互联网医疗、线上办公、数字化治理、产业平台化发展等15种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将得到政策全面支持。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随着国家大力推动“宅经济”、数字经济发展以及5G时代来临,一大批“新风口”“新机遇”将随之而来。但企业能否站上“风口”、抓住机遇,归根到底取决于自身眼力、魄力和实力。  (新华社)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