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民服务守初心 擦亮城管党员“红”
丹灶城市管理局基层党员风雨无阻坚守岗位,为城市管理贡献力量

■杨元澎在施工工地巡查。

■何竞超与信息采集员对排水设施进行排查。

■陈根业向乱堆放当事人派送通知书。

深夜查处违运渣土运输车、劝导小贩规范经营、打击两违行为……众所周知,城管工作是一项复杂而琐碎的工作。如何迎难而上?党员的力量必不可少。今年“七一”,珠江时报联合丹灶城市管理局走访3名基层党员,看看他们如何在城管岗位擦亮党员“红”。
杨元澎
连续49天“白+夜”投身战“疫”最前线
连续49天,上完白班再上夜班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丹灶中队执法组长杨元澎就经历过。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丹灶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组建转运工作组,作为党员的杨元澎自告奋勇报名。从1月29日起,他开启了白天开展查治工作、夜间义务转运重点人群的铁人模式。“这是一项很有挑战性的任务。”杨元澎说,没想到,一天之中最长的休息时间竟是午休,而且连续坚持了49天。
“真的不轻松,每天都要与自己的意志作斗争,特别是深夜的转运执勤,往往要顶着又冷又渴又饿的身躯坚守岗位。”杨元澎说,为不浪费防疫物资、提高工作效率,执勤中途不得穿脱防护服。这意味着,在连续六七个小时的工作时段,要尽可能地避免喝水、吃饭、上厕所等事宜。
除了身体备受考验,心理也承受着不小的压力。原来,因为转运工作需要,杨元澎几乎每天都要与重点人群共处一车。“说实话,还是挺担心的。”杨元澎坦言,他每次出车都会打开车窗、确保空气流通,做好个人防护。
担心归担心,遇到突发情况的杨元澎反而变得格外冷静。有一次,由于没跟上前方开路的引导车,杨元澎只好自行带队前往。“如果只是开车,自然不成问题,问题在于导航行车线路的手机放在防护服内。”杨元澎说,解开衣服拿手机存在一定的风险。“好在,事后证明我运气还不错。”
为什么要自告奋勇报名参与一线防疫工作?杨元澎回应道,“我是一名党员,为群众服务是我的使命;同时,我还是一名退役军人,主动响应参加紧急任务是本能反应。”
何竞超
沉着应对快速行动处置32个城市管理案件
2019年6月27日,或许是丹灶城管人何竞超最为头疼的一天。这一天,他接到佛山市考评小组下派的32个案件,要求尽快清除贵广铁路丹灶段沿线及周边区域的乱堆放问题。
“32个案件,分散在两个社区的不同角落,确实不好处理。”党员、数字城管中心负责人何竞超回忆道,任务当前,他迅速带着全体队员分头行动,实地排查并做处理。
好在,有了社区工作人员的协助,顺利找到部分乱堆放的事主。在城管和社区的协助下,少部分乱堆放问题当场解决。但有的事主咬定乱堆放的杂物并非自己所为。如何让当事人承诺过错并主动承担责任,何竞超着实费了不少功夫。
“如果当事人不承认,我们就走访周边商铺或居民,通过调查取证核实堆放杂物当事人。”何竞超说,在事实面前,当事人只好承认其行为并配合部门清理杂物。
“无论是党员身份还是城管身份,其目标都是真心实意为老百姓服务,尽最大努力解决民生问题。”何竞超说。
陈根业
台风前夜上街提醒经营者紧急收档
规范城区经营秩序、查处抛洒遗漏、拆除破旧广告牌……无论是在寒风凛冽的严冬,还是烈日炎炎的酷暑,党员、横江中队执法副组长陈根业始终坚守工作岗位,认真对待城管工作的每一项任务。谈及10年城管经历,最令他印象深刻的还是2016年的台风前夜。
“台风马上就要来了,你马上带同事出街,通知还在经营的商铺收档。”前一天刚刚值完夜班的陈根业接到这一通知后立即动身。
晚上9时30分,陈根业和同事沿着丹灶城区的主干道一点一点地巡查,提醒仍在营业的店铺尽早收档。眼见户外雨势正常、风也不算大,部分经营者认为陈根业是“大题小做、无需过度紧张”。对此,陈根业唯有耐心劝导,征得对方理解和支持。
这其中,最让陈根业头痛的是一个在建施工工地。“第一轮巡查经过,就提醒施工人员停止施工,第二轮途经却发现还在施工。”陈根业主动联系工地负责人,在他的劝导之下,工地终于停止施工、工人转移至安全场所。就这样,陈根业在风雨中巡查到凌晨2时,才安心回到办公室值守夜班。
陈根业说,相对于其他的优秀党员,自己做的并不多。正因如此,希望用敬业奉献的工作态度,践行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为丹灶城市管理奉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文/珠江时报记者周钊泷通讯员黎淑玲图片由通讯员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