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六大工程 提升基层治理能力
珠江时报讯(记者/陈志健通讯员/朱嘉泳)昨日,里水镇召开“守底线、强担当、提效能”作风建设暨社会治理能力提升工作推进会,会上解读了《里水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接下来,里水将实施六大工程,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推进里水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优秀代表分享担使命故事
会上,里水镇委副书记、镇长麦满良传达了南海区党员干部“守底线、强担当、提效能”作风建设推进会精神。7名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村级工业园改造、里湖新城征地拆迁、水环境治理等重点工作中有突出表现的优秀代表,围绕“守底线、强担当、提效能”进行主题发言。
南方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重症护理护师、佛山市首批援鄂医疗队队员陈铭乐首个上台,以“‘逆行’诠释医者担当”为主题作分享。在武汉,陈铭乐经历了异常艰辛的两个月,但看着一名名重症患者从重症监护室转入普通病房,见证生命复苏的感动,他认为再苦再累都值了。
里水金峰洲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邓铭军在抗疫期间,既当参谋员也当战斗员。他分享道,疫情期间有各种酸甜苦辣的瞬间,疫情也把社区跟居民的心拉近了,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是他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的最大收获。
里水大冲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经联社社长梁伟流则作了“啃村改硬骨头,谋大冲新未来”的主题发言。他说,大冲千亩科技生态工业园改造项目经历了长时间的鏖战,取得了阶段性胜利,7月中下旬将启动大面积的拆除行动,这些都得益于大冲社区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担当和责任。
力争实现“四个一”目标
会上,市委党校基层治理专家王静对《里水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进行解读。根据方案,里水将实施“六大工程”,包括组织力提升工程、高效提质工程、星火培养工程、“三治”融合工程、融和共治共享工程、网格化精细管理工程。具体要实现“四个一”目标:形成一套基层善治实施方案、构建一套基层治理现代化执行体系、创建一套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运转机制、建立一套旗帜鲜明导向明晰的党员干部工作进程性考核系统。
前期,王静团队已经对鹤峰、宏岗、赤山、贤僚、河村、大步、金旗峰、金峰洲等8个重点村居进行调研,详细分析了各村居的运作情况、优势基础,结合镇村两级中心工作,找到各自最佳切入点。例如,鹤峰要通过“石榴子”项目进一步凝心聚力,以“五好文明户”为主体,发展其为“党群思想感情联络员”,打造一套可复制、规范化、常态化的“群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宏岗要通过“标准示范”项目,梳理党建强能工作流程及规范化操作指引等。第一批8个重点村居的调研和制定特色项目工作方案等任务都将在今年内完成。
(下转A03版)
(上接A01版)
2021年和2022年,里水将会复制第一批重点村居的基层现代化治理执行体系工作模式,推动其他村居基层治理工作。同时努力建设镇委党校,形成镇委党校明确的工作职能,并设计相应的培训项目生成机制和培训实施机制,最终将逐渐成熟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执行体系推广到全镇。
全面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当前,里水面临四大发展机遇,包括广佛“1+4”高质量发展融合试验区、佛山一环创新圈“1+5+N”创新平台、南海区连片乡村振兴示范区、南海区城乡全面融合发展标杆镇。2020年,里水提出了广佛全域同城、城乡全面融合、村级工业园改造全面进攻、产业平台全面发力以及社会治理能力全面提升“五个全面”。
在这种复杂严峻的形势下,里水要推动高质量发展,里水镇委书记谭艳玲认为,归根结底关键在人,在干部队伍作风,要牢牢把握发展机遇,乘势而上,干好接下来的每一件事情。
“让群众因为知道而理解、因为理解而支持、因为支持而团结,从而最终达到共建共治共享的目标。”谭艳玲从守底线、强担当、提效能三个方面详细说明如何抓好落实。她表示,要将守底线作为第一准则、强担当作为第一要求、提效能作为第一要务,提升组织力、资源整合能力、管理能力、服务能力四大能力。要实行项目化作战,建立领导包干攻坚机制,坚持一个领导带一个团队,开展项目化作战;要实行挂图作战,用完成时间倒逼工作进度;要实行协同作战,牢固树立一盘棋的理念,不论是牵头部门还是配合部门都要围绕同一个目标各司其职,同频共振。
“里水的蓝图由我们实现,里水的明天由我们创造。”谭艳玲勉励全体党员干部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聚焦攻坚,敢于作为,用最强的干劲、最实的作风和最高的效率,为建设南海区城乡全面融合标杆镇、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最美岭南水乡、推动里水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