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渔喽!
品河鲜赏鱼村体验渔民生活

■展示渔获,笑逐颜开。

■休渔期结束,西江又现鱼肥虾丰景象。

■晒网晒出风景。

■小小渔船,承载浓浓疍家文化。
经历了四个月的休整,7月1日零时,2020年休渔期结束了,渔民们又开始了捕鱼的日子,大家又有生猛河鲜可以品尝了。
渔文化节线上举行
“开渔喽!”铜锣敲响,10艘渔船插上崭新的渔旗,一起驶向西江。7月1日上午,“党建引领·乐善和谐”2020沙口社区第二届“渔乐善行”线上开渔文化节举行,标志着西江正式开渔。
受疫情影响,沙口社区联合九江广播站通过微直播方式全面展示开渔仪式、渔船出港捕鱼以及首日渔获情况。9点半,仪式正式开始。沙口社区党总支部书记梁锡培为渔民授旗,一个个渔民满心欢喜地接过渔旗向渔船走去。插好渔旗后,梁锡培敲响铜锣,10艘渔船便驶向西江不同水域进行捕捞。
一般渔船出港捕鱼就两个人一艘渔船,一人负责掌舵一人撒网……”直播过程中,梁锡培与主持人进行互动分享,介绍渔民如何捕鱼,宣传沙口社区独特疍家文化。
捕捞是九江沙口社区居民的生产活动之一,他们以此为生,乐此为业。目前,沙口社区总人口2000多人,渔民人口就占800多人。
仿佛回到“渔民时代”
说起捕鱼,一定不能少了位于桂城三山的北区渔村,这里被认为是南海最后一个纯渔民村落。曾经,这里的人们入夜撒网,以船为居,船内是家,船外是生活。昨日,珠江时报记者再次来到这里,仿佛又回到了“渔民时代”。
“为了捕到最新鲜的河鲜,我们都是‘抢点’开捕作业,我五点多就在河里守着了。”老渔民陈阿姨说,等了4个月,终于等来开渔后的“第一网”。一个上午,她渔获超过20公斤,品种丰富,主要是鲤鱼、黄骨鱼、鲷鱼、河虾等西江特色鱼种。
北区渔村市场,也伴随着开渔而热闹起来。下午3点半后,这里就会响起此起彼伏的买卖声。
这里,鱼、河虾、泥鳅等时令河鲜被分类放在盆里,一字排开,活蹦乱跳地等待着被选择,最终成为餐桌上的一道美味。
图/珠江时报记者刘贝娜通讯员梁平文/珠江时报记者肖莎莎见习记者朱明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