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清:从献血者到献血服务队义工

如果让你伸直手臂献血,坐着几乎不能移动,持续一两个小时,你能坚持下去吗?接受采访当天,陆清正是以这样的姿势,献出了2个治疗量的血小板。从献血者到南海献血服务队义工,陆清尽自己所能,用爱心为生命加油。
自1999年开始参加无偿献血以来,至今陆清已合计献血85次,献血量累计达3.16万毫升,相当于超6个成年人的全身血量,所捐献的血液使150多名患者获益。由于常年积极无偿献血,陆清曾获国家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
回想起第一次献血,陆清记忆犹新。“1999年,单位组织献血,当时觉得自己体质不错,就主动报名参加了。既能促进自身新陈代谢,同时又能帮助别人,何乐而不为呢?”就这样,他第一次献出了200毫升的全血。“献血后,没有任何不适感,于是我就想着把这件事坚持下去,一直到自己无法捐献为止。”陆清说。
做一次好事容易,难的是能把好事坚持做下去。单位组织的献血活动把陆清领进了“门”,而后陆清便主动“寻找”采血车或自行前往血站进行献血,久而久之,对无偿献血方面的知识也日渐丰富起来。
最初几年,陆清只是献全血,约每半年献一次,当得知捐献成分血(单采血小板)更加珍贵,临床更加紧缺,而且捐献的间隔期也短(每个月可捐献一次血小板),陆清便开始捐献单采血小板的成分血。
“相比于全血,血小板对患者更有针对性,特别是肿瘤、白血病等重症患者,每次捐献完,身体内的血小板数量在2到3天内就会自动恢复,一点也不影响健康。”说起献血方面的知识,陆清俨然成了半个“专家”。
2015年9月,陆清主动加入南海献血服务队,利用自身优势,为市民科普献血知识。“一个人的力量是单薄的,我希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呼吁更多的人加入献血队伍。”陆清说。
加入南海献血服务队以来,陆清累计服务3078小时,获得五星级义工称号,同时2016年至2019年连续4个年度被评为“南海献血服务队十佳义工”。
家庭、工作和无偿献血、志愿服务等各项事务,陆清安排得井井有条,并享受当中的乐趣。陆清说,“我在南海一家制造业企业工作,一到休息时间我就会参加无偿献血活动,或是到血站做志愿服务,献血和参加志愿服务让我的生活更加充实而有意义。”
明年,陆清的儿子就满18岁了,到达法定可以献血的年龄。父子俩已经约定好到时候一起去献血,以此为儿子过一个有意义的成人礼。
文/珠江时报记者黄源力通讯员何锦添图/珠江时报记者方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