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人吴炜全在创新中传承金箔锻造技艺
千锤百炼始成金 精雕细琢方成器


■吴炜全为工艺品贴金箔。

■金箔梳子。

■吴炜全为贴了金箔的工艺品扫除金粉。

■吴炜全在演示如何打金箔。

■金箔龙。
在南海区狮山镇联和社区总排村的大片民居中,藏有一座古色古香的岭南老宅,门口挂着“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金箔锻造技艺传习所”的牌子。这是狮山镇罗村联和金箔锻造厂(简称“联和金箔厂”)所在地。
上世纪七十年代办厂至今,老宅里的一砖一瓦,从老宅里“走出去”的每一件金箔成品,都记录着吴氏家族三代人坚守、传承金箔锻造技艺的故事。虽然随着时代变迁,如今金箔厂不像以前那般“热闹”,但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金箔锻造技艺佛山市级传承人吴炜全从父亲吴深龙手上接棒后,不断努力地为佛山金箔锻造探索新的生存之道,让这项岌岌可危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新光芒。
起源
子承父业三代人的坚守与传承
佛山金箔锻造技艺最早是由宋元时期中原移民传入的传统手工技艺,在岭南发展已有近千年历史;由于使用范围有限,加上黄金价格不断上涨,佛山金箔行业逐渐萎缩,这门用传统技艺和独有配方锻造金箔的手艺,于2012年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由吴炜全经营的联和金箔厂,是广东省唯一的传承单位。
联和金箔厂由吴炜全的爷爷吴宝光创建,于1978年正式挂牌开张。吴宝光是原佛山“昌盛号”金箔行的老艺人,师承佛山金箔锻造技艺的第一代传人黄权成。吴宝光打造的金箔被称为“吴氏金箔”。
自18岁起,吴炜全的父亲吴深龙便跟随吴宝光学习金箔锻造技艺。在多位老艺人的指导下,吴深龙成为极少数掌握全套金箔锻造技艺的人。40多年来,吴深龙一直坚守这门手艺。凭借娴熟的锻造技艺,他打造出来的金箔广受好评,不仅远销港澳台、东南亚等地,还被广泛用于国内多家寺庙的佛像装饰。2014年,吴深龙被评定为广东省唯一一位金箔锻造技艺传承人。
如今,吴炜全从父亲手中接过佛山金箔锻造技艺的接力棒。在传承的同时,他正努力用创新的理念探索金箔新的生存之道,让这门岌岌可危的传统手工艺焕发新的生机。
传承
挑起重担一心一意“守”艺
出生于1986年的吴炜全,是听着“叮叮当当”的锻造声长大的。在旁人看来,对于深受爷爷吴宝光及父亲吴深龙影响的他而言,子承父业是水到渠成的事。但当时吴炜全未曾想过当父亲的接班人。
2008年吴炜全大学毕业时,佛山金箔行业已不如昔日辉煌。是选择传承“枯燥乏味”且前途渺茫的金箔锻造技艺,还是出去“闯一闯”?最终,他选择了后者。
在刚开始工作的半年时间里,吴炜全时常需抽空回来帮父亲。他渐渐意识到,这是爷爷和父亲一直坚守的技艺,如果在自己这代断了未免太可惜。于是,2009年他辞去工作,决定一心一意传承金箔锻造技艺。
从一克黄金变成一张张薄如蝉翼、光亮柔软的金箔,至少需要7天时间,要经过配比、熔金、拉薄、打铠、切箔等十几道工序,大部分是慢工细活,需要人工操作,而且每一道工序都环环相扣,稍微出错很可能要重新开始,对技术要求极高。每一张金箔,都历经了“千锤百炼”。
为此,吴炜全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由于部分工序需人工操作,他长期以固定姿势锻造金箔,颈椎发生了移位;用1280℃的炭炉熔金,手被灼伤是家常便饭……吴炜全透露,用于捶打金箔的大锤有12斤重,捶打的时候要快且准,需要长时间的练习,“当时我每天至少练习8小时,直到拿起锤子连续不间断捶打1680下,才算可以出师。”
在学习的过程中,吴炜全也会不断地思考总结,通过改进方法提高效率。如今,吴炜全已掌握了全套的金箔锻造技艺。2018年,他成为了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金箔锻造技艺佛山市级传承人。
创新
品牌化发展开创金箔 “新时代 ”
如今走进联和金箔厂,可见昔日用来生产金箔的老宅,已“变身”为面向大众开放的金箔锻造展示馆,这里已划分出金箔展销厅、打箔房、切箔房、熔金房等区域,其中金箔展销厅中陈列着金箔装饰的木梳、金箔书签、金箔生肖吉祥物等“吴氏金箔”的文创产品。
吴炜全说,2016年年底应邀参加了清华美院的非遗研修班后,他认识到,只要找对路子,金箔锻造技艺是可以创新、走出去的。历经一年多谋划,他自行构思设计出改造方案,在2018年花了近半年时间改造联和金箔厂。
联和金箔厂翻新改造后,迎来不少学生、家长、企业等组团参观、体验。吴炜全也专门设置了一个DIY课堂,教大家用金箔贴些小饰物,体验金箔锻造的魅力,“疫情结束后,我们将会逐步推出系列课程,让更多人了解金箔锻造这项非遗技艺。”
“唯有创新理念与探索品牌化发展,才能打造一个属于金箔锻造技艺的‘新时代’。”吴炜全说,开放场地后,为了提高自家金箔的影响力,他打造了自创的“吴氏金箔”工艺品品牌,尝试推出木梳、书签、挂饰、茶宠等金箔产品。此外,他还开设网店,拓宽产品销售渠道。
在吴炜全看来,打造生活化、接地气的金箔产品才是出路。他计划打造一个子品牌,进一步细分产品功能,使金箔产品更“亲民”。“金箔锻造不仅是一门手艺,更是一种文化。”吴炜全说,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力量,让更多人了解和体验这项非遗,更希望能够将金箔锻造手艺这张佛山历史文化名片一直传承下去。
谈及未来,吴炜全表示,要让金箔锻造技艺跟上时代的步伐,他会打造更加生活化的金箔产品,尝试打开更多市场,扩大品牌效应,“资源整合对于金箔锻造技艺的传承与创新也非常重要,希望政府能为我们对接更多的资源,将这门技艺发扬光大。”
统筹/珠江时报记者孙茜文/珠江时报记者原诗杰图/珠江时报记者穆纪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