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客按需点餐 主动打包剩菜
记者走访狮山的饭店、学校,发现市民消费观念在改变,“光盘行动”成用餐新风尚

■“老师,我将盘子里的饭吃完了。”罗村中心幼儿园大三班小朋友骄傲地展示“光盘”成果。

珠江时报讯(记者/彭燕燕摄影报道)“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勤俭节约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光盘行动”正是对这一美德的传承和发扬。日前,记者走访狮山的饭店、学校等地发现,“光盘行动”已经成为市民用餐的新风尚。
昨日,记者走进狮山多个饭店、酒楼时发现,“不剩饭不剩菜”等文明餐桌宣传海报,以及在饭桌上设置的旋转文明餐桌提示牌随处可见,在部分顾客离桌后尚未收拾的餐桌上,剩菜也都被打包带走了。
“顾客们在餐桌上的文明意识挺到位的,普遍都会主动参与文明餐桌实践行动。”狮山罗村富弘广场一家茶楼的服务员陈美花表示,狮山镇市场监督管理局会发放文明餐桌提示牌、宣传海报等,茶楼都很配合,主动将其摆放、张贴在醒目处,温馨提醒顾客文明用餐,平时很多来用餐的顾客都会主动将剩菜打包。“我们自己也会在顾客点单的时候,根据顾客的用餐人数和年龄特点,指引顾客按需点餐,根据经验预估顾客如果点多了,也会主动提醒顾客减量。”
正在该茶楼用餐的狮山市民曾小雯表示,她明显感觉到大家的消费观念在改变,文明意识在提高,“平日里外出吃饭,大家都会自觉‘光盘’,请客聚餐点菜也更加理性,估计差不多够吃就不再点了,如果不够才再加。”
“老师,我将盘子里的饭吃完了。”6月5日的午餐时间,记者在狮山镇罗村中心幼儿园大三班外面,就听见大三班学生郑若希与老师的对话。在教室里面,记者看到,受疫情影响,班级活动室被临时“改造”成“饭堂”,每一张餐桌上用透明隔板隔开了座位,孩子们每4人一桌用餐。
“我们幼儿园的孩子一般都会将饭吃完的,孩子们也会按需添饭并将其吃完。”狮山镇罗村中心幼儿园副园长罗雪芬介绍,“光盘行动”是用餐新风尚,老师在平时都会自觉培养孩子的文明用餐习惯,将“光盘行动”从娃娃抓起,让“勤俭节约”的种子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提高孩子的文明素养。
文明,是一张亮丽的城市名片。日前,狮山镇召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推进会,狮山镇委书记林健表示,提升市民群众、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才是创文最终的目标。“光盘行动”也是一种值得创导的文明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