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水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年内实现全覆盖
先易后难推进 打造十个典型

珠江时报讯(记者/陈志健通讯员/朱嘉泳)昨日,里水镇召开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培训会议,全镇160多个公共机构单位的负责人现场参加了培训。据悉,早前里水已召开了城乡垃圾分类工作动员会,里水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今年实现全覆盖,接下来将制定考核措施,督促垃圾分类落实到位。
里水率先在公共机构实行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如何分类是推进这项工作的“关键”。瀚蓝智慧环卫有限公司经理助理章淑贤会上作了生活垃圾四分类的专题培训。
南海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环卫科副科长谭敏冰,现场解读了公共机构垃圾分类工作具体要求。当前,《南海区公共机构垃圾分类工作指引》(试行)已发布。根据指引,南海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将遵循包括制度管理、分类设施设置、宣传培训、桶边督导、建立监督管理机制、台账管理以及搭建完整分类收运体系的“七步法”,并于年内实现全覆盖。
公共机构包括全镇党政机关和学校、科研、文化、出版、广播电视等事业单位,协会、学会、联合会等社团组织,车站、机场、码头、体育场馆、演出场馆等公共场所管理单位。“里水将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有序推进公共机构垃圾分类工作开展,同时做出十个精品类型。”
里水镇党委委员刘夏远强调了三点意见,他希望可以做到“人人都有‘强迫症’,日日都做‘大喇叭’,个个都成‘金手指’”。每个负责人会后要将相关精神传递给单位的所有人,将垃圾分类工作推向全社会的各个角落。
刘夏远说,所谓强迫症,指的是垃圾分类的仔细认真,公共机构要作为垃圾分类的领头羊,包括保安、保洁等岗位,每个人都要参与进来;大喇叭,指的就是要做好宣传大喇叭,将垃圾分类的政策、要求,传递到千家万户。金手指,指的是人人都做好监督员,接下来将会制定考核指标,各单位要养成互相督促的习惯,确保每个人都能执行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