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水推行垃圾分类两年取得初步成效,今年将推行生活垃圾各类示范点四分类创建
试点社区超七成居民 参与垃圾分类

▲到了垃圾收集时间,志愿者便会指导市民进行垃圾分类。 (通讯员供图)

▲垃圾分类渐成新风尚。
近日,南海区召开垃圾分类推进会。会议提出,今年南海将率先对20个居住小区、28个村居和全部公共机构实行生活垃圾四分类试点工作。其中,里水镇新兴社区、海纳中央公馆、万科金色溪谷三个小区入选其中,率先试点。
早在2017年末,南海区试点推行生活垃圾源头细分工作,截至目前,里水垃圾分类试点有40个。推行垃圾分类两年来,里水居民对此满意度和支持度日益增加,新兴社区试点区域居民垃圾分类参与率超过七成,有效夯实了里水实施乡村振兴,加强人居环境治理的基础。
分类意识深入人心
“垃圾分类,美丽里水。各位社区街坊,垃圾收集时间又到了!”伴随着响亮的广播声,两辆垃圾分类收集车徐徐驶进新兴社区侯王庙一街。居民纷纷拿出已经分类好的垃圾出门交给工作人员。
中午时分,在新兴城区居民区总能听到这样的声音,垃圾分类车一到,市民黄伯就如往常一样,拿着几袋垃圾出门投放。厨余、可回收物、其他垃圾,他都准确地投放到分类垃圾桶里。黄伯说,垃圾分类实施以来,每日一早一晚,他都会提前把垃圾分类好,准时拿出来投放。
以前,黄伯没有分类意识,认为垃圾只要扔进垃圾桶就好了,反正有人打扫,最终拉去填埋。实行垃圾分类后,社区工作人员上门派发宣传单,邀请居民参与垃圾分类宣传晚会,向大家普及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和好处,看多了,黄伯心里有些触动,开始有意识地分类,但效果不太明显。
真正让他有所改变的,是他的孙子。黄伯说,有一次家里遥控器电池用完了,他随手一扔,孙子看到了,奶声奶气地跟他说,爷爷,老师说电池是有害垃圾,不能随便扔,会污染水源,我们都没水喝啦。被孙子的话提醒,黄伯捡起废电池,打算等上街的时候扔进专门的有害垃圾收集桶。
“垃圾分类知识,需要广泛宣传。”新兴社区垃圾分类督导现场主管彭明明说,刚开始实施垃圾分类时,居民不熟悉,总会分错,经常要帮忙重新整理,耗时耗力,后来经过宣传,意识提高了,流程顺利了很多。
彭明明介绍,新兴社区采取“定时上门收集+误时定点投放+专人专车专线”投放模式。社区内规划了4条收集清运线路,每条线路配置两辆垃圾分类收集车,车上设置了可装不同类别垃圾的箱子,能对各类垃圾实行分开收集运输。
里水镇市政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试点工作成效明显,新兴社区试点居民区垃圾分类参与率达到70%,减量率约40%。
垃圾实现变废为宝
记者在街道拐角处看到,绿色、蓝色、灰色和红色等四个垃圾桶整齐地摆放在误时投放点。“错过分类收集时间的居民,可以把分类好的垃圾拿到误时垃圾投放点进行分类投放。”彭明明说,通过垃圾分类,新兴社区实现了垃圾减量和资源化回收利用。近半垃圾得到了循环再生利用或无害化处理。
“实行垃圾分类后,街道变干净了很多!”居民心姨告诉记者,在垃圾分类以前,街头巷尾设有垃圾桶,但并非每个人扔垃圾时都能投入桶内,大包小包的垃圾堆在垃圾桶周围是常事,“很臭,还引苍蝇和老鼠”。
垃圾分类带来的不仅是环境的改变,更是资源的优化配置。里水镇市政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垃圾分类回收得来的废旧玻璃和电池等达到一定量后,它们会被具有相关符合资质的公司回收循环再用,实现分类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变废为宝。
彭明明表示,在新兴社区,可回收物中的玻璃被送往广东华兴玻璃股份有限公司回收处理,塑料、纸皮等可回收物被送往废品回收站。餐厨垃圾由瀚蓝绿电固废公司统一处理,有害垃圾则交由具备有害垃圾处置资质的专业公司处理。
华兴玻璃工作人员唐小姐介绍,回收后的玻璃瓶经过清洗、破碎、去杂质后,会送入玻璃熔炉,塑造成新的玻璃制品。
城乡垃圾分流处理
据了解,从2017年12月起,里水镇大力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目前已选取住宅小区22个,学校、幼儿园共17间,合计共39个单位作为试点,采用“三分类”的分类方式(即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及其他垃圾)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同时在新兴社区试点建立了“四分类”分类方式(即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及其他垃圾)。
“以垃圾末端处理为抓手,以创新思维继续推进垃圾分类。”里水镇市政办相关负责人称,垃圾分类是一个系统工程,今年里水的垃圾分类工作将会继续深入推进和不断扩面,同时计划引入智能分类回收箱,让垃圾分类更加智能化。
当前,里水即将出台《里水镇城乡垃圾大类分流减量工作三年实施方案》,2020年底前,将建成生活垃圾、工业垃圾、建筑垃圾、农资及农业生产废弃物、园林绿化垃圾、医疗垃圾六大类城乡垃圾的分流处理体系,完善大类分流独立收运处置体系。
同时,将试点大力推行生活垃圾各类示范点四分类创建,将居民生活垃圾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四类。2020年,里水拟通过选取12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为“农村四分法分类试点”,选择新兴社区、海纳中央公馆、万科金色溪谷这3个居住小区试点创建“居住小区四分法分类试点”。
此外,还将实现公共机构、学校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将对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其他公共机构及所有公办学校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实现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
文/见习记者陈志健通讯员杨敏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