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区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部署今年改革重点任务
破题起势 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2020年南海区承接
中央改革试点项目2项
南海区西樵镇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工作
推进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工作
省改革试点项目5项
1
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
2
广东省新一轮深化“三旧”改造综合试点
3
建设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合作试验区(广东园)
4
深化社会治理网格化改革
5
土地储备项目预算管理改革
4月10日召开的南海区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区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2020年改革工作安排》,明确2020年南海区改革重点项目共计31项,涵盖7个领域,其中新增项目11项。
市委常委、南海区委书记闫昊波在会上表示,今年是全面推进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的开局之年、攻坚之年,要举全区之力推进实验区建设,打造南海改革的“金字招牌”,并以实验区建设为牵引,推动各领域改革取得新突破。
开好局起好步
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南海机遇”
2019年,南海区紧紧围绕省委“1+1+9”工作部署,强化统筹谋划,全年共部署推进30项改革重点项目,各领域改革齐头并进,取得新进展。特别是2019年7月,省委深改委正式批复同意南海区建设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为南海破解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为继续用好改革关键一招,加快推动南海区高质量发展,《区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2020年改革工作安排》(下称《改革工作安排》)明确,2020年南海区改革重点项目共计31项,涵盖7个领域,其中新增项目11项。这是推进南海区全年改革的“任务书”和“作战图”。
“如果说去年实验区建设的工作重心是‘谋篇布局’,那么今年的工作重心就是要‘破题起势’。”闫昊波说。
实验区建设是南海区今年和今后一段时期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的重中之重和总抓手,围绕实验区建设,南海已下定决心集中力量和资源,打硬仗、啃硬骨头。
会上,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潘永桐介绍,一方面,南海要攻克体制机制创新的难点,以实验区建设为契机,建立完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农村集体资产托管统租等体制机制,改变农村现有发展模式,加快推动农村高质量发展。
另一方面,要破除“城不城,乡不乡”的痛点。以城乡融合发展示范片区建设为抓手,尽快落实一批引领性强的大项目,带动全区城乡融合发展加快推进。同步推进村级工业园区升级改造,以村级工业园区升级改造的强大攻势,推动实验区建设开好局、起好步。今年,区委、区政府已明确要拆除整理2.5万亩村级工业园区,力争突破3万亩。
实验区建设是南海全面深化改革的“纲”,南海提出要纲举目张,统筹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如何抢抓“双区驱动”机遇窗口期,构建开放发展新格局?
今年,南海将提升参与大湾区建设的平台的建设水平,高水平建设好粤港澳合作高端服务示范区,加快推进三龙湾南海片区建设,强化与广州南站片区联动,发挥粤桂黔高铁经济带的重要衔接作用。同时,做好广佛全域同城化文章,加快实现同城化交通路网无缝对接,积极探索机制创新,在广佛共建四个万亿级产业集群中凸显南海担当。
补短板强弱项
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各地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出了新的课题。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中,今年南海区把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摆在了重要位置,围绕困扰发展的痛点、难点,聚焦社会治理体制机制性问题,进一步补齐短板、完善制度。
其中,在医疗卫生方面,南海将开展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改革,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水平。着力改革完善疾病防控救治体系,健全重大疫情应急响应机制,建立统一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完善公共卫生重大风险研判、评估等机制。
在食品安全方面,南海将深化屠宰行业改革,优化全区屠宰行业布局,改革“代宰制”模式,实行生猪采购、屠宰、冷链配送的产供销一体化经营模式,提升生猪定点屠宰厂(场)管理规范化、现代化水平。同时,持续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守护市民“舌尖上的安全”。
此外,今年南海还将深化市政管理服务体制机制改革,组建环境服务集团,提供全链条、全方位、高质量的市政服务。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扎实推进品牌教育创新行动,促进教育均衡优质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南海区“织密三级党建网格”入选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在推进社会治理体制机制改革方面,今年南海将坚持党建引领,以推进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工作为契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包括继续织密三级党建网格,完善村(社区)监督体制机制,以社会治理网格化为核心推进大安全体系建设,进一步健全基层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机制等。
(下转A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