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实时监督指挥 前方得令马上行动
南海卫监数字化综合监管执法平台助力南海疫情防控指挥

■南海卫监数字化综合监管执法平台,成为助力南海疫情防控指挥的“利器”。(通讯员供图)
珠江时报讯(记者/黄源力通讯员/南卫监)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南海区公共卫生应急指挥工作是如何进行的?昨日,记者从南海区卫生监督所了解到,南海卫监数字化综合监管执法平台,利用一套用于规范执法的执法记录仪和一个集实时视频传输、对讲等多功能的系统平台,组合成南海区公共卫生应急指挥工作“利器”。
平台有妙用延伸应用至疫情防控关键点
基于规范卫生监督执法的需要,南海区卫监所全力打造执法全过程记录的远程指挥网络。今年1月上旬,在一线卫生监督员和后勤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南海卫监数字化综合监管执法平台投入实际应用。
南海区卫监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日常监督执法中,成熟运用执法记录仪与指挥系统平台,有力地支撑着南海区卫监所开展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医疗卫生监督和打击非法行医等各项工作。此外,南海区卫监所还根据实际应用,出台了执法记录仪使用管理规范和全过程记录工作制度,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日常的“有所准备”,让南海区卫监所在此次战“疫”中经得起考验,执法记录仪与指挥系统平台也在此次战“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时间回拨到1月下旬,广东省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南海区卫监所根据上级安排和工作要求,对定点收治医院、发热门诊、集中隔离点、公共场所等疫情防控关键点开展了检查指导工作。
基于南海卫监数字化综合监管执法平台,南海区卫监所迅速组建了区卫监系统指挥调度中心,极短时间完成全区覆盖的监督检查任务。
一套用于规范执法的执法记录仪,和一个集实时视频传输、对讲等多功能的系统平台,使南海卫监数字化综合监管执法平台,成为南海区公共卫生应急指挥工作“利器”。
这个集合了实时画面传输、群组对讲、轨迹定位的强大系统平台,让南海区卫监所所长叶纯坤得到了启示:为何不将此平台技术延伸,应用于联防联控医疗指挥调度以及各发热门诊、隔离病房等防控关键点呢?
这个想法触发了区域疫情防控工作的思维拐点,经过讨论研究,南海区卫健局决定将这一项技术在全区卫生健康系统中推广应用。
后台实时指挥对存在问题及时督促整改
“这里是南海区卫生监督所调度指挥中心,请第1组卫生监督员立即前往检查桂城医院预检分诊情况。”在后台的指挥系统平台,南海区卫监所相关负责人发出了指令。前方卫生监督员闻令而动,迅速到达指定机构开展疫情防控卫生监督检查工作。
在疫情防控期间,南海区卫健局组织南海区医管中心,将该平台技术应用逐步部署到全区医疗机构的发热门诊特诊区、采样区、隔离病房等重点部门,并组织医疗专家通过后台指挥系统,开展疫情防控督导工作,督查各医疗单位落实防控措施落实情况。
近期,该系统平台还将运用于各公立医院新生儿科、重症医学科、手术室、ICU等重点区域和关键环节院感防控,还有院感督导员制度落实、医院环境与物体表面消毒、120急救平台调度的救护车出车及病患院前急救情况实时监控等新场景应用,助力医疗管理质量全方位提升。
南海区卫监所相关负责人表示,得益于该平台能够实现声像的可视化实时传送,指挥部人员坐镇后台,便能够实时掌握在线单位疫情防控情况,对存在的问题能够立即进行指挥调度与督促整改,并对下步工作提供实时数据支撑。
同时,得益于指挥系统平台能够同时实现“一对多”或“多对一”的双向声像传送,使有限的医疗专家资源在后台,便能同时协助前方多个防控点位,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疫情防控的效率。
另外,在专业医护人员人手不足及医用防护物资紧缺的情况下,实时在线可减轻一线的工作压力,减少了非一线医护人员与患者不必要的重复接触,降低了暴露风险,同时也降低了医用防护物资的损耗,实现了人员、防护物资的“节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