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生态环境局南海分局通过四结合+四强化,推进村级工业园环境整治
对环境问题突出企业坚决予以取缔

■桂城街道夏西平稳工业区拆迁现场。实习生/廖明璨摄
珠江时报讯(记者/林应涛通讯员/杨科)2020年,结合建设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的任务要求,南海提出了村级工业园整治提升,明确拆除整理、复垦复绿、建设产业载体及综合整治等四大任务,并确定了具体目标。记者从佛山市生态环境局南海分局获悉,该局将通过“四个结合”和“四个强化”,全力推进2020年村级工业园环境整治,为完成既定目标贡献力量。
■强化治理
3年整治685个村级工业园(区)
早在2014年,市生态环境南海分局(下称“生态环境南海分局”)就着手对全区村级工业园进行环境整治。近三年来,该局对全区685个村级工业园(区)进行了3轮的环境整治,清理淘汰的企业有2542家,整治提升7375家,强化监管3143家。
该局有关负责人坦言,“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付出了大量的精力,也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为今后的整治工作奠定了基础。”
在推进村级工业园整治的过程中,生态环境南海分局不断创新机制,推出了染源信息公开、村级工业园准入四评制、村级工业园长效管理契约制等制度。其中“黑色物业”公示制度更得到上级的认同,并在全市推广实施。
通过治理,一批批村级工业园(区)实现了升级。从早期的狮山朗下工业区、大沥谢边工业区、里水沿河工业区,到后来的里水大步工业区、桂城绿色工业服务中心等,都是村级工业园(区)成功升级的典型案例,证明了南海区坚持的村级工业园环境整治是一条正确的道路,不仅改善了环境,让市民得到环境红利,而且促进了产业的转型升级,有利于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目标不变强力推进村级工业园整治
多年来,村级工业园环境整治一直都是生态环境分局的重点工作之一,每年该局都会在区里下发整治计划后,迅速制定在生态环境领域的方案,并推进落实,今年也不例外。
“虽然前期受疫情影响,但是区委区政府仍提出目标不变,这意味着我们要更加努力,做更多的事。”该局有关负责人说。
据了解,在生态环境领域,今年该局将通过“四个结合”和“四个强化”来推进村级工业园整治工作的开展。
四个结合包括结合污染防治攻坚战,以村级工业园重点源治理带动区域环境整治;结合重点信访案件办理,对环境敏感、环境问题突出、群众反映强烈的行政村(居),展开新一轮村级工业园整治,对触犯红线、不符合安全生产要求、不符合产业整治、没有治理价值的企业坚决予以清理、取缔等。
四个强化包括强化基层治理,即建立村级工业园基层管理和考核机制,倒逼切实履行环保职责;强化过程管理,即在确保前期治理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监管效率和监管精度,实现对污染源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全过程管理等。
“‘四个结合’是响应‘大拆除’号召,‘四个强化’则是贯彻‘大建设’的方针。”该局有关负责人说。
四个结合
01
结合污染防治攻坚战,以村级工业园重点源治理带动区域环境整治;
02
结合重点信访案件办理,对环境敏感、环境问题突出、群众反映强烈的行政村(居),展开新一轮村级工业园整治,对触犯红线、不符合安全生产要求、不符合产业整治、没有治理价值的企业坚决予以清理、取缔;
03
结合排污许可证的发放,通过分类处置、限期整改等方式,从根源上处理历史遗留的“小散乱污”问题;
04
结合第二次污染源普查,深入挖掘第二次全国污染普查数据信息,进一步理清全区村级工业园的产业、企业、排污等现状信息,为后续的长效管理打下坚实基础。
四个强化
01
强化基层治理。即建立村级工业园基层管理和考核机制,倒逼切实履行环保职责;
02
强化过程管理。即在确保前期治理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监管效率和监管精度,实现对污染源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全过程管理;
03
强化源头审批。要推行“区域环评+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环评审批改革,实行区域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保留优质传统产业,逐步淘汰落后产业,促进产业集聚;
04
强化集中治理。继续加强工业园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深化“一镇一中心”示范项目,通过治理集中、产业集聚、土地集约三步走,优化园区整体环境,创造引入高端企业条件,引领园区转变,从环境整治迈向产业升级等。